天天看點

淺析宅男的成因、影響及其對策……

*注:本篇文章為往期精彩節目摘選

釋出于2017年1月20日

前言

在教育觀念上,總有人喜歡走極端:一提到給孩子快樂,就認為應該什麼都不學,豈不知玩中才可以樂學;一提到無條件的愛孩子,就會認為應該百依百順,豈不知有管教才是真愛……

淺析宅男的成因、影響及其對策……

傾聽

=Listen=

金榮:喂,您好,您的電話請講!

聽衆:您好,金榮老師!想跟您聊聊我兒子的一些情況,我兒子今年上高三,九月份開學說不想去了,理由是學不進去。

金榮:為什麼?一直學不進去還是隻有高三學不進去?

聽衆:高一開始就學不進去。

金榮:那應該是從國中開始就不想學了。原因是什麼?

聽衆:國中因為年齡小,再加上在老師的強制下還能學,高中開始上課就不聽了,他比較喜歡玩遊戲。

金榮:那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什麼樣的?你倆教育孩子的口徑一緻嗎?

聽衆:我們倆的教育口徑不太一緻,我夫妻比較強勢,她對孩子學習比較嚴格,我在這方面對她沒啥要求,覺得孩子開開心心就行了。

金榮:現在開心,以後就不開心了,甜是用苦換來的,我們要開心,也要有開心的理由,不是孩子想怎樣我們就讓她怎樣,這不是愛這是縱容。

聽衆:老師您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金榮: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的人生負不了責任,如果不努力把自己送到理想的平台,就沒資格過好日子。告訴兒子你爸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既然不願意上學了出去打個工、開個微店、搞個推銷别為難自己,爸媽能幫忙的一定會盡力幫忙。

聽衆:他現在不願意出去。

金榮: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要看心理醫生了,如果你再不讓他出門,再過幾年他就開始折磨你們,把你們折磨的筋疲力盡為止。我想告訴你上學對目前來說并不重要,能健康的活着,能夠好好的有個飯吃,能夠娶老婆,就算他幸運了。

聽衆:那現在讓他先打工嗎?

金榮:他能整天待在家裡不願出門,有一點肯定存在,就是與人合作的能力欠缺或者很低,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出去就會被打回來;你逼出去,再打回來;最後他徹底就不出去了因為怕,他除了能鬥過你們再誰都鬥不過;除了收拾你們,他誰都不敢收拾。是以首先要教會他怎麼去認清這個非常殘酷的現實,然後再學習提升自己目前的能力。

聽衆:那應該如何去做呢?

金榮:第一,孩子需要看心理醫生,你倆教育不了了。第二,生活中有機會跟孩子好好溝通溝通,聊一聊生活,聊一聊現在和未來,讓他把心裡話講出來,這樣你們幫忙也有個方向,要明确孩子那些地方行或不行,要把孩子不行和缺乏的能力補上來,如果他不會和人相處即便他能幹活都不見得能夠立足。因為你不欺負人,人會欺負你,是以這些東西,當父母的要看清楚,學習目前是次要的。

聽衆:嗯嗯,好的,謝謝老師。

金榮:不客氣,再見。

聽衆:再見。

金榮點評

淺析宅男的成因、影響及其對策……

在教育觀念上,總有人喜歡走極端:一提到給孩子快樂,就認為應該什麼都不學,豈不知玩中才可以樂學;一提到無條件的愛孩子,就會認為應該百依百順,豈不知有管教才是真愛;一提到讓孩子自由成長,就認為應該放任自流,豈不知有規則才有自由;一提到培養獨立性,就認為應該撒手不管,豈不知有引導才能自立“

培養”就是“陪着養”,我們整日忙于尋找着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那種品質的方法,可對孩子卻常常連陪伴的耐心都沒有。隻想用說教、打罵等簡單粗暴的速效方式教育好孩子,而無視良好的家庭關系的建構。關系先以教育,包含教育。有了穩固的親子關系,教育才會變得輕松,快樂,自然而然。舍得花時間陪孩子——童年是人的前半生,陪伴孩子時,一心一意,給孩子你最好的專注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