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錄結構及檔案基本操作
1.Linux的檔案組織目錄結構(遵循FHS标準)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标準:
多數Linux版本采用這種檔案組織形式,FHS定義了系統中每個區域的用途,所需要的最小構成的檔案和目錄同時還給出了例外處理與沖突處理。
FHS定義的兩層規範:
a./下面的各個目錄應該放什麼檔案資料,例如/etc 應該放置設定檔案。/bin與/sbin則應該放置可執行檔案等等
b.針對/usr及/var這兩個目錄的子目錄來定義。例如/var/log放置系統登入檔案,/usr/share放置共享資料等等。

2.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
絕對路徑:以根"/"目錄為起點的完整路徑。以你所要到的目錄為終點
cd /usr/local/bin
pwd
相對路徑:相對于你目前的目錄的路徑,以目前目錄. 為起點,以你所要到的目錄為終點
cd ../../usr/local/bin
注:在進行目錄切換的過程中多使用Tab鍵自動補全,可避免輸入錯誤,連續按兩次Tab可以顯示全部候選結果。
3.對檔案的移動 複制 重命名 編輯等操作
--------------------------------------------------------------------------
建立檔案test
cd ~:在其他的目錄沒有權限,是以需要先cd ~切換回使用者的/home/shiyanlou
touch test:建立test空白檔案
建立目錄mydir
mkdir(make directories) mydir:建立mudir空目錄
-p:可以同時建立父目錄或者多級目錄
例子:mkdir -p father/son/grandson
cd father/son/grandson
pwd
/home/shiyanlou/father/son/grandson
複制檔案
cp(copy):複制一個檔案到指定目錄
例子:将之前建立的"test"檔案複制到/home/shiyanlou/father/son/grandson
cp test father/son/grandson
複制目錄
直接使用cp複制目錄會出現錯誤
正确方法
加上-r 或者 -R 表示遞歸複制,有點"株連九族"的意思。
cp -r father family
删除檔案
rm test:删除檔案test
rm -f test 删除寫有保護(隻讀)的檔案,強制删除
删除目錄
跟複制目錄同樣的指令 rm -r family
移動檔案
mv:移動檔案到指定目錄
例子:将檔案"file1"移動到"Documents"目錄
mkdir Documents
mv file1 Documents
重命名檔案
mv file1 myfile
批量重命名
touch file{1..5}.txt
批量将這五個字尾為.txt的文本檔案重命名為以.c為字尾的檔案
rename 's/\.txt/\.c/'*.txt 此處為正規表達式
檢視檔案
-n可以顯示行号
cat -n passwd:正序顯示
tac -n passwd:倒序顯示
more passwd:分頁檢視
file /bin/ls:檢視檔案類型
常用指令:
cd:切換目錄
.:表示目前目錄
..:表示上級目錄
ls -a:檢視隐藏檔案
-:表示上一次所在目錄
~:通常表示目前使用者的home目錄
pwd:擷取目前所在路徑(絕對路徑)
mydir:建立mudir空目錄
mkdir -p:建立多級目錄
關注90後夢想大師,夢想從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