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建立線程
我們都知道Java中通過實作Runnable接口或繼承Thread類,來完成一個線程的建立,那麼在Rust中是如何實作一個線程的呢?代碼如下。
fn how_to_create_a_thread(){
// 建立一個線程
let thread_handle = thread::spawn(|| {
println!("Thread inner");
});
// 阻塞線程,并等待其自己執行完畢
thread_handle.join().unwrap();
}
在Rust中,在
std::thread
,可以直接通過
thread::spawn(||{})
方式建立出一個線程,并且傳回該線程
JoinHandle
,可以通過
JoinHandle
進行join操作。
2. 如何實作線程資料共享?
2.1 單線程
不難猜出,同Java類似,通過加鎖的方式保證其資料安全。我們來看具體實作代碼。
fn test_single_thread(){
let m = Mutex::new(5);
{
let mut num = m.lock().unwrap();
*num = 6;
}
println!("m = {:?}", m);
}
在Rust中,通過
std::sync::Mutex
類,
Mutex::new(t: T)
,将需要共享的資料放進去即可,通過,lock()方法,對資料加鎖并擷取資料,這樣就可以對加鎖的資料進行操作。 但是與Java有所不同的是:Rust中的鎖實作了Drop接口,會自動釋放,不需要手動Unlock。用Java代碼解釋,就是類似實作了
AutoCloseable
接口,可以實作自動關閉。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Mutex implement AutoCloseable{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Exception{
}
}
try(Mutex mut = new Mutex(5)){
}
2.2 多線程
單線程實作資料共享看起來蠻簡單的,直接建立一個線程,然後運作就完了,就看不出來。那如何實作多線程呢?代碼如下:
// 多線程和鎖
fn test_mulit_thread() {
// 使用Arc實作clone功能
// 對Mutex::new生成的對象實作clone功能
// 如果不實作clone,隻能移動一次
let lock_sub = Arc::new(Mutex::new(0));
let mut thread_list = vec![];
for _ in 0..10 {
// clone 鎖對象,否則下方 move一次後,其他for循環将擷取不到鎖對象
let lock = Arc::clone(&lock_sub);
let t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let mut num = lock.lock().unwrap();
*num += 1
});
thread_list.push(thandle);
}
for handle in thread_list {
handle.join().unwrap();
}
println!("Result : {}", *lock_sub.lock().unwrap());
上方例子是标準實作多線程資料共享的方式。其實有如下疑問,可以說一下。
-
為什麼要使用Arc對象包裝?
Arc原名:atomically reference counted,原子引用計數。是Rc類型的原子擴充。包含clone方法,對對象進行clone。便于多線程操作同一個對象。
-
線程中move問題
move可以從字面意思了解,就是移動,把lock對象從一個作用域移動到了線程類。Rust對對象的所有權有嚴格控制,這個需要了解。
2.2.1 疑問
通過上面的方式實作了多線程,其實還有蠻多疑問的, 如果我就是不用Arc對象,而是采用普通對象,或者說Rc對象了,就真的不能實作多線程間的資料共享嗎?
2.2.1.1 普通對象
普通對象即:直接一個對象。 這有的方式不行,因為多線程間共享變量就必須用到多個對象,即對象的多副本,那麼就要實作Rc對象。
2.2.1.2 用Rc對象實作多資料共享
通過Rc對象,來實作多線程資料共享,代碼如下。
fn test_mulit_thread_by_rc() {
let lock_sub = Rc::new(Mutex::new(0));
let mut thread_list = vec![];
for _ in 0..10 {
let lock = Rc::clone(&lock_sub);
let t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let mut num = lock.lock().unwrap();
*num += 1
});
thread_list.push(thandle);
}
for handle in thread_list {
handle.join().unwrap();
}
println!("Result : {}", *lock_sub.lock().unwrap());
}
代碼同Arc沒什麼不同,就是把Arc對象換成Rc對象,然後試着編譯。出現如下錯誤:
45 | let t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std::rc::Rc<std::sync::Mutex<i32>>` cannot be sent between threads safely
标紅的提示:``std::rc::Rc<std::sync::Mutex>
cannot be sent between threads safely
,就是說Rc不是線程安全的。沒辦法,編譯不過去。不死心,我又換了一種寫法。代碼如下。
fn test_mulit_thread_by_rc() {
let lock_sub = Rc::new(0);
let mut thread_list = vec![];
for _ in 0..10 {
let mut lock = Rc::clone(&lock_sub);
let thandle = thread::spawn(move || {
*lock += 1
});
thread_list.push(thandle);
}
for handle in thread_list {
handle.join().unwrap();
}
println!("Result : {}", *lock_sub);
}
我放棄鎖了,不加鎖,能行嗎? 通過編入後,還是出現了
``std::rc::Rc<std::sync::Mutex<i32>>
cannot be sent between threads safely`這個錯誤,看來和Mutex對象沒有關系啦。
3. 總結
本文主要講述了如何實作線程,多線程,以及線程間的資料共享問題。但是我們知道,在多線程中,多線程操作資料,會出現死鎖等問題,這個還沒有說道。以後在慢慢聊。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你的每一個點贊,我都當做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