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 | 邊緣雲計算的概念了解

6月27日-28日,全國信标委雲計算标準工作組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标準研讨會在京成功召開。BoCloud博雲作為雲計算标準工作組成員與來自全國信标委雲計算标準工作組、中國開源雲聯盟等産學研用各界30餘家成員機關共計百餘人次技術專家參與了讨論。

觀察 | 邊緣雲計算的概念了解
7月2日,中國信通院在“2019可信雲大會”正式釋出了《雲計算與邊緣計算協同九大應用場景》白皮書。
觀察 | 邊緣雲計算的概念了解

對于這兩項工作,博雲有幸參與其中,一方面是學習和了解産業鍊中不同位置的廠商對于邊緣雲計算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在考慮博雲如何進入到邊緣雲這條賽道中來。

對于廣義的雲計算的概念,它強調是服務的傳遞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将可伸縮、彈性、共享的實體和虛拟資源池以按需、易擴充的方式供應和管理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網際網路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從這個次元上來說,邊緣雲計算必然具備雲計算概念的核心特征,是以邊緣雲計算就是雲計算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形式。

是以,雲計算和邊緣雲計算并不是兩個互相獨立的概念,而是一種包含關系。換句話說,類似彈性計算、對象存儲,邊緣雲計算也是一種雲服務,它将雲計算的能力拓展至距離終端更近的邊緣側,并通過雲邊端的統一管控實作雲計算服務的下沉,提供端到端的雲服務。

一個比較容易和邊緣雲計算相混淆的概念是混合雲。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的概念是從雲資源所屬的角度上來說,它解釋的是雲計算服務的提供商和使用者之間的關系。當使用者完全依賴外部供應商提供的雲服務時為公有雲,當使用者完全自建雲服務時為私有雲,二者兼有之時則為混合雲。考慮到雲平台建設的複雜性、使用者資料的安全性、技術架構的可控性,混合雲可能是未來大部分雲計算使用者的首選方案。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混合雲和邊緣計算并不是同一層面的概念,根本不具備可比行。當邊緣雲計算是由使用者自己建設時,它就屬于私有雲,當使用者租用的是外部供應商建設的邊緣雲計算時,其形态就是公有雲。

在2018年由阿裡和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釋出的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标準化白皮書中,對于邊緣雲計算的定義是這樣的:

邊緣雲計算是基于雲計算技術的核心和邊緣計算的能力,構築在邊緣基礎設施之上的雲計算平台。形成邊緣位置的計算、網絡、存儲、安全等能力全面的彈性雲平台,并與中心雲和物聯網終端形成“雲邊端三體協同”的端到端的技術架構,通過将網絡轉發、存儲、計算,智能化資料分析等工作放在邊緣處理,降低響應時延、減輕雲端壓力、降低帶寬成本,并提供全網排程、算力分發等雲服務。

從以上定義來看,邊緣雲計算的核心特征是通過在端和雲之間建構的跳闆,通過雲邊端的協同為業務架構提供更加靈活的選擇。作為雲計算服務的一種,差別于彈性計算、對象存儲等雲服務,通常來說,邊緣雲計算具備以下一個或多個特征:

  • 實體位置上靠近端測。受限于實體規律,隻有當端與服務的實體距離(指網絡信号在有線或者無線環境中的實際傳播距離)足夠近時,才有可能産生足夠低的響應延遲,以及足夠高的帶寬,滿足特定業務場景的網絡傳輸要求。
  • 不同于其它雲服務運作在數量較少的集中管理的大型資料中心裡,邊緣雲計算則廣泛分布于終端的附近,而且數量上要更多。
  • 為了滿足特定的業務場景,通常需要定制硬體,例如添加GPU、FPGA等元件等。在有些場景下,邊緣雲計算的風火水電等機房環境會比較惡劣,甚至有時需要通過定制硬體去适應高溫、高塵的惡劣運作環境。
  • 在服務傳遞的過程中,邊緣雲計算通常并不是最終的傳遞形态,使用者需要的反而是邊緣雲計算中承載的各類細分的雲服務,包括且不限于大資料處理、容器、資料庫、微服務、流計算、函數計算等。每個邊緣雲計算中所承載的雲服務類型,通常與端測的業務類型有關。比如視訊監控類業務,通常需要大資料處理、流計算等服務,對其它服務則沒有特别高的要求。

信通院在近期的可信雲大會上釋出了雲邊協同的九大應用場景,包括CDN、工業互聯、能源互聯、智能家庭、智慧交通、智能安防、智慧農業、雲遊戲、智能醫療等。應用場景是驅動力,接下來就是各個廠商在這方面的投入,搶占風口,可以預見這個領域裡的競争會非常激烈。當然,邊緣雲計算涉及到的雲、邊、端各類服務和裝置很多,其并不會像傳統雲計算一樣赢者通吃,處于産業不同層次的企業肯定需要合作,才能将這些美好的願景落地。

為了更好的協作,行業需要有标準,标準化是通過固化技術成果,實作快速創新推廣。可以看到,和傳統的雲計算類似,邊緣雲的建設仍然需要考慮機房、硬體、IaaS、PaaS、SaaS、營運運維統一納管等方面,既有推薦的标準化整體架構,也會針對每一層的推薦建設方案。同時,無論是對雲、對端,以及邊緣雲之間的互聯互通,也會有一定制定标準,才能真正達到雲邊端協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