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亂世之間,群雄争霸,紛擾的戰争,讓許多人抓住了命運。

其中,誕生了許多讓人熟知的亂世枭雄,比如我們都認識的各位三國枭雄,這些人都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比起相關時期的曆史書籍,《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體,更加為人所接受,《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備受人們推崇,就連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歡閱讀,并且做出相關評論。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毛主席是帶領我們人民走向自由的偉大領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偉人,他從小就閱讀各類書籍,對于一些問題,也有自己獨特的了解。

毛主席對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非常的喜愛,對劇中人物的評論,也非常到位。

劉備的優缺點

以《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背景作為依據,劉備手下有五虎大将,皆武藝十分高強,可一人敵萬軍。

劉備手下的文臣,有被稱為“卧龍鳳雛”的諸葛亮與龐統等人,可謂是群英荟萃。

劉備屬于皇室後裔,論起輩分能讓旁人稱他一句“劉皇叔”,雖然他身份尊貴,但是身處亂世之中,他的日子也并不好過,不過劉備雖然不甚富足,但是為人十分爽快大方,是以他廣結朋友,手下就集結了一幫人才。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與劉備相比,孫曹二位手下陣容,就顯得沒有那麼的“豪華”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龐統二人,被譽為是奪得天下霸權得關鍵助力人物。

劉備同時擁有二人,雖然擁有如此多的人才萦繞,但是劉備的遠大志向,卻并沒有能夠實作,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于為何劉備身邊人才衆多,卻沒能實作統一這個問題,毛主席有自己的特别的見解。他曾經對這一問題專門作出了自己的批注,深刻讨論了這個問題。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毛主席認為,劉備之是以沒能實作他的抱負,有他個人的原因在,劉備有兩個缺點和一個優點,而他的兩個缺點,最終也導緻了他的失敗。

毛主席帶領人民,組成武裝力量取得了勝利,是以平時主席就很喜歡閱讀《三國演義》這樣的書籍,從中學習一些戰鬥的經驗。

主席通過不斷的研究發現,劉備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忠厚仁義。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小說作品,劉備給人的形象都是十分仁義的。作為一位上司人,在幾十年的上司生涯之中,他沒有屠城,沒有濫殺無辜,實屬是一位任君。

除此之外,劉備為人還十分忠厚。在劉表去世之後,原本根據諸葛亮制定的計劃,劉備完全可以拿下荊州,并以此為自己的據點,與曹操抗衡。

即使此時的劉備,并沒有多少威望,但是他依然可以擁立自己的朋友劉琦為主,自己也會一同獲利。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但是劉備與劉表有親屬關系,劉備并不想奪走自己先輩留下的土地,而劉表的後人劉琮,竟也沒能繼承自己父親的威名,最終将自己父親留下的領地,拱手送給了曹操。

這樣就讓劉備的處境十分不利,不得不從新野撤退,前往江夏。百姓聽聞劉備要撤退,都自願跟随他。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劉備為人的仁義,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劉備雖然知道帶着百姓行軍會有困難,但他依然沒有抛棄群眾,帶領他們一起上路。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但是這樣也導緻了劉備在長坂坡,帶着群眾前行時被曹操追趕,交鬥之後,劉備失敗。不過這也為他塑造了良好的上司形象,赢得了衆多的民心,也促進了他後續的發展。

為何會失敗

雖然劉備為人有很大的優點,但是毛主席分析劉備,還有兩個緻命的缺點。

一是太過重情,二是“志大才淺”。人的情緒在不同的條件下,是不一樣的,毛主席這裡說劉備感情用事,主要是指他伐吳的事情。

毛主席在做出這樣評論的時候,是在國共内戰的最後階段,這時解放軍的局勢由劣轉勝,已經取得了戰争的絕對優勢。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一天毛主席在與身邊士兵共同遊覽時,閑聊起了《三國演義》中的劉備。

毛主席此刻心緒萬千,他看着即将成功地解放戰争,想起了幾千年前的那位英雄,劉備為了報自己心中對東吳的仇恨,便把自己圖謀的江山大業抛在了腦後。

劉備是一位仁君,他極其愛護屬下,可是他單單為張飛、關羽報仇便起兵伐吳,其實這并不是一位上司人的合适做法,這樣感情用事的态度,讓毛主席十分不贊成。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除此之外,劉備還有另一個缺點,劉備此前的想法是要興複漢室,重新實作統一,可是縱觀他這一生的軍事成績,基本上是失敗更多,在劉備興複大業的初期,也往往是敗局更多。

他越挫越勇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這也能反映出他在一些大局事件的處理上,并不如孫曹二位,這也讓他逐漸在權力鬥争中落敗。

就是因為大局觀的欠缺,讓劉備損失了許多的人才。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比如早期曾經跟随過劉備的諸多将才,這些人在當時是一等一的人才,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覺得,自己所跟随的并非明主,最終又因為種種原因,轉投到了曹操的麾下,為其所用。

結語

毛主席通過書中的描寫,總結出劉備身上的失敗原因,分析得非常透徹。

其實曆史留給我們的不止是珍貴的文化瑰寶,還有我們應該學習的前人的教訓和經驗。

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卻沒能完成大業,毛主席:他有2個緻命缺點

沒有人是完美的,即使劉備身上有這樣的缺點,仍然不影響他成為一代英雄,與其他二位平起平坐,他們都是靠着自己實力掀起一番事業的人才。

我們此處說的劉備麾下人才濟濟,指的是小說中改變的故事,主席所提到的劉備也是書中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

在曆史上,曹操實力強悍,劉孫結盟才能與之一戰,對本身的實力與曹操相比,沒有任何可比性,是以即便是全能類型的諸葛亮,也并沒能将蜀國變成當時最強的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