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維模型 黃金圈法則

本系列文章 主要是 分享 思維模型,涉及各個領域,重在提升認知

1 模型故事

黃金圈法則通過特定結構的表達,更有效的展示問題的核心。主要用于溝通、演講 及 學習效率的提升(自我溝通)。在生活中使用廣泛。

蘋果的釋出會,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why,就是“Think Different And Change The World”。不論是iPhone想糾正扭曲的手機市場,還是iPad如何像鉛筆一樣改變課堂,都是這個why的展現,這個是最内在的驅動力;然後是how,蘋果經常用視訊展示真實加工過程,因為精美的視訊勝于一切雄辯,比如展示Jet Black這個特殊的顔色的過程,Macbook Pro Unibody的切削過程等等;最後是what,頻繁在釋出會上用單一大圖展示出産品特點和細節,強大的工業設計能力也表現得淋漓盡緻。

紮克伯格在清華的演講更簡單的直接用三個故事展開,第一個故事是“相信你的使命”,這個就是講why,當他确定使命就是把人連接配接在一起後,一直專注于這個使命;第二個故事是“用心”,講的就是how,從一開始隻做一款給學生用的小産品來切入;第三個故事是“向前看”,講到了使用人群從一開始的學生到後來覆寫到更多人,同時升華了一下使命變成“連接配接整個世界”。至此,這個宏大的主題,小紮通過黃金圈法則诠釋得如此舉重若輕,是一場相當棒的演講。

總之,黃金圈法則看似簡單,然而普通人表達的方式往往憑直覺進行,大多是剛好和黃金圈相反,開頭就一味的講what,就是産品是什麼樣,如何如何好,偶爾能往下再講講講how怎麼做的,接着就希望能感染到聽衆進而說服對方,基本不會講到why。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學習了很多知識,但很少追根溯源、刨根問底,也就很難學的明白。

2 模型 黃金圈法則

美國作家西蒙.斯涅克因(一個國際知名廣告專業人)在TED演講中提出黃金圈法則而一舉揚名。黃金圈法則的核心思想是:在溝通表達的時候,按照一個特定的結構why->how->what進行表達。這個法則揭示了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影響力、為什麼人人都愛買蘋果的産品,以及為什麼有的人當老闆就是當的出色。如下圖所示,從内圈到外圈依次為:why是初心,how是過程,what是結果。

思維模型 黃金圈法則

簡言之,黃金思考法 是一種由内而外的思考方式,從内到外依次是why->how->what。

3 模型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