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作者:趣觀曆史
2021年,美國紐約植物園有一場奇特的藝術展出。許多人為了觀看這場展出,不惜漂洋過海。

在展出現場,有許許多多标志性的圖案:黃色的背景上有無數大大小小黑色的圓點,走進展場,“圓點”這種圖案随處可見。

圖檔傳到網上後,不少網友看到,都表示自己的“密集恐懼症”要犯了。

還有不少人表示,這些繪畫實在沒有什麼難度,自己随便都能畫出來。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藝術家,能夠畫出這種備受争議的作品?又想通過這些作品表達什麼?

這一切都指向了主辦這場藝術展出的藝術家。她叫草間彌生,既是藝術家,也是精神病人。

患有精神病的女孩

1929年,草間彌生出生于日本長野縣。

草間家族長期經營種子生意,已經從事這個行業一百多年,有着深厚的根基。草間彌生的母親将家族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卻沒有留意到草間彌生的異樣之處。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她從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與這個家族格格不入的地方。

10歲的草間彌生畫了一幅鉛筆畫,在這張畫上有一個陰郁而安靜的小女孩,女孩的臉上沒有一絲純真的笑容,她的母親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後來她開始出現幻聽、幻視,她眼中的世界和其他人截然不同。

她會從桌布上的紋理和花色開始,四處尋找同樣的東西,在找尋的過程中,草間彌生漸漸感覺自己被毀滅,時間和空間在她周圍旋轉着。

這樣真實的幻象讓她感覺到恐懼,想要逃離,卻失足跌落樓梯。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她告訴母親自己看到的這些幻覺,但是母親卻認為女兒隻是在故意顯示自己與衆不同。

草間彌生開始不停地畫畫,用自己幻想中的那些圓點重複幻境,母親對此非常不滿。

她認為畫畫根本不是他們家族中的女孩應該做的事,她希望草間彌生可以像家族裡普通的女孩那樣成長。

為了糾正草間彌生的這些“壞毛病”,母親将草間彌生的畫布全部毀掉,還讓她到工廠中去和勞工們一起幹活。

母親的粗暴讓草間彌生常常活在恐懼之中,特别是被關起來的時候。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有一段時間,母親更是變本加厲地想要管教彌生,每天都會打她,用腳踢她的屁股。

年幼的彌生,對此無法應對,一度精神崩潰。或許因為童年的這些經曆,精神疾病伴随了她一生。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童年的痛苦經曆讓草間彌生更具創造力 。

正是由于她童年的回憶,草間彌生創作出那些看起來像花卉卻面目猙獰的植物。

這些越來越龐大的詭異植物,成為她創作的主題,包括在洛杉矶曾經展出過的“午夜怒放之花”系列。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草間彌生一直在痛苦和創作中掙紮,她沒有找到一條自己能夠看到希望的道路。

母親對她這個女兒也非常不滿,她無法了解草間彌生的疾病,更無法了解草間彌生的藝術。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草間彌生26歲,那是1955年,草間彌生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草間彌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了美國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的藝術作品,她被深深地撼動了。彌生迫切地想要與這位女畫家溝通,向對方尋求藝術上的幫助。

但是她的英文并不太好,終于在一位表兄的幫助下,彌生給喬治亞寫了封信,希望對方能在藝術上為她指引道路。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女畫家深受感動,不但給草間彌生回了信,而且還表示會為她在美國推薦作品。

這讓草間彌生走向了人生的轉折點,1957年,草間彌生離開日本前往美國,母親以100萬日元為代價讓她永遠不要再回家。

一直以來,草間彌生對自己的母親都充滿了怨念,不被了解、被輕視、被指責,這一切都讓她不堪忍受,也許不再回家也是她自己的願望。

前衛藝術家

草間彌生在美國的早期生活并不順遂,她貧窮、孤獨,但又堅持不肯回日本。

由于語言不通,草間彌生隻能帶着自己的畫在各個畫廊中穿梭。可是由于她籍籍無名,想要哪怕賣出任何一副作品,都異常困難。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她的居住條件非常糟糕,在寒冷的冬夜常常被凍醒。每當遇到這種時候,草間彌生就會一直畫畫,直到天亮。

因為貧窮,她不得不在街邊的垃圾欄中撿拾别人丢棄的食物來熬一碗熱湯。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境況終于有所好轉。

1959年,草間彌生帶着五件作品參加了一次群展,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極具了個人特色,這些作品很快引起了紐約藝術界的矚目。

有評論家認為,草間彌生的這5件作品是前衛而有力的,那些色彩和斑點獨具獨特的風格。

1964年,草間彌生那著名的“千船會”的展覽開展,這樣的展覽極具震撼,引來了衆多藝術界人士的矚目和關注。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許多美國波普藝術家都曾經借鑒草間彌生的想法和思路,由于草間彌生一直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她的創作極具個性。

安迪·沃霍爾在1966年曾經舉辦過類似形式的展覽,草間彌生對這些借鑒心知肚明,也曾經在采訪中明确指出。

雖然草間彌生舉辦的“千船會”展覽引起過轟轟烈烈的讨論和震動,但是紐約主流藝術圈仍然不認可草間彌生的作品。

草間彌生在财務上仍然深陷困境,也時常不能得到預期的展出機會。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從1967年開始,草間彌生開展了一系列自己籌劃的演出。在這些演出和展覽中,草間彌生标志性的圓點出現在各種各樣的物體表面。

在位于華爾街的紐約證交所旁,草間彌生發起過一場行為藝術表演。

在這場表演中有4個裸體女性伴着鼓點的節奏扭動着,而草間彌生用藍色的顔料在這些女性裸露的身體上噴繪圓點,當警察聞風趕來後,便迅速将這場表演驅散。

草間彌生就這樣堅強又執拗地生活着,上個世紀60年代,她遇到了自己的夫妻——美國藝術家約瑟夫·柯内爾。

約瑟夫的出現讓草間彌生的人生多了許多柔情,盡管第一見面對方穿的衣服很古怪,但是對方熾熱的感情仍然很快打動了她。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柯内爾會每天給草間彌生寫信,曾經有一次在一天内就寫了14封信。草間彌生不斷地接到柯内爾的電話,兩人通話的時間多得别人誤以為草間彌生的電話壞掉了。

1966年,草間彌生帶着自己的作品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但是她并未得到組織方的同意,就将自己的裝置作品安放在綠園中央的意大利館前面。

這個由1500個金色球鏡構成的裝置十分醒目,草間彌生自己穿上金色的和服,端端正正地坐在作品中央。

旁邊還豎起一塊牌子:每一個金球售價2美元。藝術品像便利店的熱狗一樣明碼标價。

組委會将草間彌生和她的作品請了出去,草間彌生穿上紅色的緊身衣躺在金色球鏡中間,一時風頭無兩,蓋過了所有參展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1968年,草間彌生組織了一系列被命名為“人體炸裂”的裸體集會後,美國媒體越來越關注她。

草間彌生成為一個奪人眼球的先鋒藝術家,她常常畫着豔麗的濃妝,披散長發,穿着古怪又前衛,在公開場合表演行為藝術。

許許多多觀衆聞風而至,每個人需要支付兩美元。草間彌生憑借這樣的行為藝術獲得了不菲的收入,名聲也越來越響亮。

約瑟夫·柯内爾并不贊同草間彌生這種瘋狂的行為,他認為草間彌生應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作品上。

在草間彌生表演行為藝術時,常常顯得瘋狂而過度投入,還曾經裸露登場。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一些朋友開始漸漸疏遠草間彌生,他們認為她已經不再是藝術家,隻是在一門心思地追求名利。

平常的草間彌生與表演時迥然不同,她十分安靜并且内斂,與表演時的狀态形成強烈反差。

草間彌生在美國的種種作為,傳到了遠在日本的家人們耳中,他們對此完全不了解并且感到恐懼,擔心草間彌生會使家族蒙羞,于是和她斷絕了聯系。

雖然草間彌生憑借各種行為藝術名利雙收,據說她的巅峰時期曾經年入7億,但是她的藝術作品也受到了不少質疑和批判。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1969年,草間彌生成為《紐約時報》某一期的封面人物。與此同時,該雜志也用副标題提出質疑——但這是藝術嗎?

回到日本

在草間彌生的生命中,約瑟夫·柯内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不過兩人相伴的時間并不算長,柯内爾在1972年去世,這讓草間彌生備受打擊。

1973年,也許是受到約瑟夫·柯内爾去世的影響,草間彌生在生活方式上産生了巨大改變。

草間彌生回到了闊别已久的日本,就此遠離美國的那些藝術家和評論家,遠離了公衆的視線。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她住進一家精神療養院,在附近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

每天早上她都會離開療養院到工作室内進行藝術創作,晚上再回到療養院中休息。

除了療養院和工作室,草間彌生極少外出去别的地方。她也不怎麼與客人見面,不逛街不使用各種電子産品,幾乎與世隔絕。

在這個工作室内,草間彌生完成了數千件藝術作品,寫下了十幾本小說和詩集。

後來她幹脆在療養院附近買下了一棟樓,她每天在這裡至少工作8小時。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随着年齡的增長,盡管草間彌生身體依然十分健康,但是對于藝術創作這項工作,她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是以她為自己找來了一些助手,這些助手會幫助她完成大量消耗時間和體力的鋪設工作,然後再由草間彌生進一步做藝術表達。

草間彌生的工作并不僅僅隻限于在工作室,療養院也為她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照顧。

隻要她想工作,她就可以在自己的私人卧室内進行藝術創作。

草間彌生的記性不好,在她與自己經紀人長時間的通話中,她會絮絮叨叨地談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細節,然後又全部遺忘。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草間彌生有一個保持了幾十年的習慣:看報紙,她每天都會認認真真地從政治闆塊開始閱讀報紙。

精神上的疾病一直困擾着草間彌生,以至于讓她覺得在精神療養院生活,比在其他地方生活更為輕松。

一直有人認為,草間彌生将自己的精神問題視作炒作手段。

草間彌生則表示,即便是自己獨處,精神分裂症帶來的眩暈、沮喪和焦慮依然困擾着她。

草間彌生在紐約的十幾年,影響了許多藝術家的創造形式。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安迪·沃霍爾就是其中之一,沃霍爾曾經對草間彌生的“千船會”展覽表示出極大的贊賞和震驚。

實際上,很多人認為如果草間彌生沒有離開紐約,那麼安迪·沃霍爾的藝術地位将會受到強有力的挑戰。

草間彌生的一生都與精神疾病糾纏,但是精神疾病又成為她藝術創作的主導。

人們常說出色的藝術家多少有些精神問題,這些異于常人的感覺能力,也讓藝術家們與衆不同,草間彌生無疑是個中佼佼者。

藝術也給她本人帶來深遠的影響,草間彌生曾經明确表示,如果不是為了藝術,那麼她可能很早就已經自殺。

93歲日本藝術家:10歲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畫“波點”年入7億

1993年草間彌生和她的藝術作品曾經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此後,她在世界各地參加過許多雙年展和巡回展。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草間彌生加入了商業藝術的領域,她的圓點出現在許多設計類産品上。

人們給予她許多頭銜——波點女王、怪婆婆、日本藝術天後等等,但隻要一提到草間彌生,“精神病”幾個字必然相伴。

不過草間彌生的藝術造詣是無法否認的,直到現在,她的藝術作品依然引領着時尚。

-完-

參考資料

北京日報:《草間彌生:隻要有一個人了解我的心,我就會為這個人堅持創作》

草間彌生:《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