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在衆多改編的清朝電視劇中,有一個角色是最特殊的存在,在每次的影視作品中他都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但是卻毫不意外的成了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存在。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愛新覺羅·多爾衮。不論是在電視劇《孝莊秘史》,還是《美人無淚》中,多爾衮的戲份都極重,但始終沒能一躍成為主角。

而他的一生恰恰如在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輝煌璀璨令人難以忽視,卻始終難成正果,沒有稱帝,每次提起他時,都總是以攝政王相稱。那麼這就很令人納悶兒了,文韬武略的多爾衮,無論是智謀和膽氣,還是武功等各方面,都完全具備了稱帝的資格,可是為何總是一次次的與九五至尊擦肩而過呢?今天就來一起看看多爾衮那燦爛短暫充滿遺憾的一生。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多爾衮畫像

1.睿智過人,必是天之驕子

多爾衮出生于明朝末期,此時其父努爾哈赤建立的還是後金政權,可以說整個滿族還處在動蕩之中,時常需要征戰四方,作為努爾哈赤最喜愛的妃子生的孩子,多爾衮必定不甘落于人後,是以小小年紀的他,便可以跟着父兄一起大殺四方,立下赫赫戰功。在戰場上所學的兵法謀略,可比從兵書上看到的所知識有用的多,是以從那個時候開始,便為他以後指揮清兵入關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這還有一個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在軍中為他積攢了威望,是以自然而然也就為争奪皇位之這件事積攢了無比雄厚的軍事力量,也就此更加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喜愛。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那個時候的人們都稱贊他超于常人的睿智,以及上陣殺敵,為國家效力的勇氣,并且認為其日後必定會有所成就。這樣一個集智慧與勇敢于一身的人,誰又能否定他的确是有擔大任的能力呢?如果當時的朝代能夠給予更好的條件,或許這個人物早就已經走上巅峰了。

2.他與莊妃的那些愛恨情仇

提到多爾衮,許多人除了感歎他次次都與成功失之交臂之外,更是繞不開一個人——孝莊皇太後。不管是在諸多的曆史劇中,還是在一些史學家的眼中,孝莊皇太後總是與多爾衮兩個人總被認為存在着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人關系,且許多事情還被描述得有闆有眼,确實這兩個人也很容易讓人誤會。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孝莊太後年輕時畫像

首先是年齡相仿這一條,其次,兩個人是自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他人的出生還被認為是天降祥瑞,是以他倆怎麼看怎麼合适,可是偏偏孝莊皇太後嫁給了皇太極,還育有一個兒子,但是兩個人老夫少妻怎麼看也不登對,反觀多爾衮和孝莊皇太後,這一對站在一起的畫面才真正稱得上是男才女貌。再加上皇太極駕崩之後,多爾衮并沒有像大家想象中的登基稱帝,而是選擇了輔佐福臨成為皇帝,這一做法更是給這段衆人覺得暧昧不明的關系中,再次添了一個實錘,這妥妥的就是一個英雄難過美人關啊!但事實真是像大家想的這樣嗎?一起接着往下看。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3.為穩大局,果斷放棄皇位

我們在上文中曾提到,多爾衮是因為喜歡孝莊皇太後,是以才轉而支援福臨稱帝的,但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才讓他不得不委曲求全,一直甘心位居皇帝之下呢?

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皇太極突然駕崩,能夠有資格争奪并且有實力争奪皇位的,其實并非隻有多爾衮一個人,豪格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繼承人選,如果多爾衮一意孤行,勢必登上皇位的話,也并非是不可行的。隻是這樣一來,整個清朝内部就會兩敗俱傷,各個勢力四分五裂,是以要是沒有外患的話,假以時日,多爾衮必定也能夠坐穩皇位。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隻是當時在外界有大順,大清,大明三股勢力錯綜複雜,他若執意而為之,隻會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到時候别說是稱帝,就連是儲存整個大清的完整都是難事。是以兩者相害取其輕,還不如直接複制一個年齡小的福林自己當攝政王,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實際權利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得到的才是真實的,而這樣一來的話,豪格的實力也不如自己,一樣會被自己死死壓制,這樣也是對自己最好的局面。

除了這層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因素也促使多爾衮這樣做,就是他自身所擁有的驕傲。向來被認為是天之驕子的他,怎會容忍自己最看重的皇位被别人認為是來路不正呢?所幸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一統天下,到時候成為皇帝,看誰敢不尊,誰又敢有二話。是以他之是以放棄皇位,并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是因為一段風流韻事,而是他處于最深層次的考慮罷了。由此可見,多爾衮有着極強的大局觀念,這是任何一位成功者都會具備的素質,他用自己傑出的政治家眼光,看到了政局的維持穩定才是首要任務,而不是一心隻想着争奪權力。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4.一生威名赫赫,卻難逃身後命運

如果真的要論起多爾衮的成功與失敗,那還真是很難說得清楚的。關于多爾衮的功業與成就,我們大概都已經了解七七八八,是以今天大家就一起來看一下他有哪些失敗之處。第一點,一生雄心大志都在為統一天下奔波的多爾衮,居然沒有能夠留下一個兒子,雖有姬妾數十人,卻隻有一個女兒,愛新覺羅·東莪,這單薄的子嗣,都令人懷疑是不是當時都已經開始計劃生育了。第二點,去世之後悲慘的命運結局,在正值壯年之時,多爾衮就去世了,而他一手扶植起來的皇帝福臨,卻在他去世之後兩個月,就剝奪了他的封号,抄了他的家,他的子孫後代也不能再冠以愛新覺羅的姓,福臨皇帝翻臉速度之快,與萬曆皇帝抄張居正的家兩者是不相上下。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多爾衮劇照

而源于我們大概也能想到首先是多爾衮專權,把持朝政,其次是将豪格陷害緻死,這兩點無疑都是觸怒了福臨,是以在他去世之後才會不被人念及他的優點,反而是根據皇帝的個人喜好對其進行罷免封号等一系列行為,直到乾隆年間才得以恢複名号。一個赫赫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能夠走到如此地步也真是失敗至極。第三點,兩次都登位失敗,翻開清史,不管從哪方面來看以多爾衮的條件來說,他都是離皇位最近的人,然而也是離皇位最遠的人,都說最大的失敗是差一點成功,最大的成功是差一點失敗。看來這句話在多爾衮身上得到了十足的印證,而正值壯年的他也隻能揣着他的皇帝夢一起長埋地下,隻留下後人唏噓不已罷了。

身負赫赫戰功,卻壯志難酬,多爾衮的一生為何與皇位擦肩而過

可以說多爾衮是決定清朝命運的一個關鍵人物,卻在巅峰的那段時期沒有自稱為帝王,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他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相當強,在他主政的那些日子裡,成功為當時的王朝安定人心,穩定内政,幫助清朝曆史前進了一大步,可以說滿清統一中原有一大半都是多爾衮的功勞,雖然最後的結局是開棺戮屍,但是其功勞之大也不可磨滅。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