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朱元璋治理國家時釋出了三條措施,分别是要求國家廣納英才、朝廷設立都察院、廢除丞相一職。之後,朱元璋覺得這三條措施還不夠,立馬釋出了第四條措施,那就是設立錦衣衛。

當初,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互相鬥争,最終,以兩敗俱傷的結果收場。這個結果應該讓朱元璋感到高興,但他更多的感受卻是震驚。朱元璋認為,必須撤銷丞相一職,才能避免後續出現這個問題。之後,丞相一職被撤銷,皇帝直接管理六部九卿。
此外,他還設立了錦衣衛,但是,這個機構的作為卻讓官吏們非常害怕。當時,錦衣衛是朝廷的秘密特務組織,是一個刑獄機構。朱元璋創業以前在民間吃盡了苦頭,等到他身為人主後,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害怕大臣們對他不夠忠心,也害怕自己的政權會被他人竊取或者被百姓推翻。是以,他時刻保持戒備之心,大臣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他的心,像“驚弓之鳥”一樣,時刻繃緊着神經。
朱元璋不僅要求大臣們必須對他畢恭畢敬、言聽計從,還想掌控官員們在府邸的情況,他們在家裡說的話、見的客人都是朱元璋想知道的事情。為了達成這個目标,他不斷派出密探到各地探訪,以求能快速知道官員們的情況和想法。
是以,聰明的朱元璋用錦衣衛為自己的權力做保障,讓任何不尋常的舉動都逃不過他的眼。
《水東日記》裡記載了一件有趣的事,是關于錦衣衛的。錢宰奉旨完成《孟子節文》的編寫,他日夜趕工,非常疲憊。
一天,他回到家裡,突然詩興大發,随口作了一首詩: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門朝見尚嫌遲。
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這首詩本來就是随性而作,錢宰完成這首詩後,倒頭就睡。第二天上朝,朱元璋看到錢宰,竟然對他說:“愛卿昨日作了一首好詩,可是,朕并沒有嫌棄你上朝來得遲,你看這個“遲”字能不能改成“憂”字?”錢宰聽到這句話,吓得立馬跪下,請求朱元璋給他治罪。
其實,錢宰心中有些慶幸,還好昨天沒有亂說話,否則,今天就性命不保了。由此可見,朱元璋的特務真是厲害,随口的話都能傳到皇帝的耳朵。
如果僅僅派遣親信搜尋大臣們的隐私,朱元璋還無法在朝野上對大臣構成嚴重威懾。
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的密探叫“檢校”,他們的任務是探聽京城内外官吏私下做的一些不法之事和風聞之事,這些事情無論大小,都要上報給朱元璋。
到了洪武十五年四月,皇家特務機構——錦衣衛正式挂牌成立。錦衣衛的“衛”字應該是皇帝親軍的意思,但錦衣衛的職責,卻不是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而是專門收集國家内部不法之事。此外,錦衣衛經常随駕出征,他們以前隻是身着華麗服飾的皇家儀仗隊。
後來,由于皇帝的需要,這批人演變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人員。而且,錦衣衛的首領是指揮使,由皇帝任命,武将擔任。這個職位的長官需要有帶兵經驗,不能讓宦官擔任,此外,指揮使的職責是保護皇帝的安全和巡查、逮捕罪犯,是以,這兩個功能可以将錦衣衛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
負責侍衛工作、展示皇軍威嚴和跟随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其實,他們跟傳統的禁衛軍是一樣的,比較有名的是“大漢将軍”。而且,這些錦衣衛雖然被稱為将軍,但隻需要在殿内站立,傳遞皇帝的指令,跟宮殿内的樁子一樣。還有,他們要負責保潔工作,指定區域的保潔由他們負責。
他們雖然看上去是樁子,但卻不是一般的樁子。這些人個個都是牛高馬大、虎背熊腰,最重要的是他們中氣十足,傳遞指令時聲音洪亮,對那些不明情形的人來說,确實起到了威懾作用。
那麼,“巡查抓捕”的錦衣衛是幹什麼的呢?
顧名思義,他們是巡邏街道和抓捕要犯的人,是錦衣衛跟一般禁衛軍不一樣的地方。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人們才牢牢記住了這個機構。
最初,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目的隻是增添儀仗隊的威嚴。後來,他因為有屠殺大臣、鎮壓百姓的需要,覺得傳統的司法機構執法力度不夠,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于是,他将儀仗隊裡的錦衣衛提升起來,有些重要的事情讓錦衣衛去完成,他們直接向皇帝負責,向皇帝彙報。
由此可見,錦衣衛已經變成了皇帝的私人警察。
此外,錦衣衛的北鎮撫司是專門處理皇帝關注的案件,他們擁有自己的監獄,可以主動去抓捕、審訊、處決犯人,這個過程不需要經過任何司法機構。而錦衣衛的南北鎮撫司下設定了五個衛所,這些衛所的統領官有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普通軍士被稱為校尉、力士等。
當校尉和力士執行捉拿欽定要犯的任務時,他們被稱為“缇騎”。明朝時期,缇騎的數量最少時有一千,最多時達到六萬。而且,錦衣衛挑人都是從民間直接挑選,隻要百姓孔武有力,沒有不良記錄,就可以進入錦衣衛。至于後面的官職升遷,要憑他們個人的能力。此外,錦衣衛的官職可以世襲,是以,當上這個官也能造福後代。
其實,皇帝有這樣的愛好,下面肯定會有依附的人。是以,錦衣衛的設立給很多願意充當爪牙的臣子提供了機會,使他們的野心有了施展的機會。此外,這些爪牙非常懂得讨朱元璋歡心,使朱元璋以擁有這樣的“能臣”而自豪。是以,他非常自信地說:這幾個人就像惡犬一樣,隻有這樣的人才能讓大臣們害怕。可見,朱元璋把他們比作惡犬,是相當貼切的。
而朱元璋為了保住朱家的政權,正好利用這群小人,“以毒攻毒”,壓制這群不聽話的大臣。
然而,錦衣衛确實達到了朱元璋的預期,幫助朱元璋鏟除異己、屠殺功臣。此外,朱元璋還興大獄,揪着一件事情讓一群大臣下獄。
其實,朱元璋設立錦衣衛,還有一個目的,即監視官吏的不法行為。這裡所說的官吏可不止是都城的官吏,而是天下的官吏。因為,皇帝不可能審理每個案件,是以,錦衣衛舉報的每個案件,都由錦衣衛的官吏審理,他們掌握着定罪和量刑的權力。
而且,朱元璋喜歡用酷刑,錦衣衛便跟着用,甚至比皇帝用得還頻繁。有句老話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以,犯人在重刑之下一般都會招供,即使沒有幹也要承認,否則,将承受無窮無盡的痛苦。甚至,藍玉為求速死都趕緊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由此可見,錦衣衛就是皇家發洩、胡作非為的工具。
其實,錦衣衛的職責除了探聽情報外,還要協助處理案件,更重要的一項職責是執掌廷杖。廷杖是皇帝用來懲罰那些不聽話、不忠心的大臣的一種酷刑。如果有大臣惹怒了皇帝,且當場宣布施以廷杖,這位大臣就會立即被拔去官服,雙手捆住,送往午門。在那裡,東廠和錦衣衛的長官正等着罪犯的前來。
大臣身上包裹着一塊大布,長官們下令擊打,棍棒就會連續落在大臣的大腿和屁股上。負責行刑的人是錦衣衛的校尉,他們受過訓練,知道長官們的意思。而且,東廠和錦衣衛的長官還會暗中指揮校尉,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執行。
兩個長官如果雙腳八字張開,表示可以留下性命,校尉在執法過程中會下手輕一些;兩個長官如果腳尖向内靠攏,表示不可以留下,校尉會下手重一些,可能被活活打死。打完以後,校尉還會提起受刑人包裹的大布,重重摔在地上。之後,即使受刑人一時半會死不了,也得在床上躺好久。
此外,廠衛除了杖刑、夾棍這些正常的刑罰外,還有一些讓人不寒而栗的酷刑。這幾種酷刑分别是刷洗、油煎、灌毒藥、站重枷等,都能把人折磨得生不如死。
什麼是刷洗?即把犯人衣服脫光,幾個人把他按在鐵床上。然後,将滾燙的開水澆灌在犯人身上,趁着熱量還在,衙役用布滿鐵釘的刷子拼命在犯人身上刷,直至把皮刷破,露出裡面的骨頭來。之後,犯人在痛苦中死去。
什麼是油煎?這種酷刑有點像後來的烙鐵,将一個平鐵盤放在火源上燒熱,然後,把犯人推上去。很快,這個犯人會被燒焦,非常可怕。
什麼是灌毒藥?衙役們先給犯人灌一次毒藥,然後,給他解藥延續他的生命。之後,灌另一種毒藥,再給他解藥維持生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折磨犯人,直到這個犯人撐不下去,主動放棄活着的希望。
什麼是站重枷?
這種刑法很特别,犯人戴上枷鎖後必須站着,不能坐,也不能躺。而枷鎖的重量卻超過了人體的重量,有的甚至超過三百斤。犯人戴着這個巨大的枷鎖,明顯有強烈的壓迫感,沒過幾天就會被活活累死。
明朝野史記載,廠衛處罰犯人的酷刑包括剝皮、鈎腸、鏟頭等。傳聞,這些酷刑比上面所講的酷刑還要厲害。而且,錦衣衛隻聽從皇帝的指令,其他大臣沒有權力幹涉他們。是以,錦衣衛有了一把保護傘,他們隻要把皇帝哄開心了,其他人都可以不放在眼裡,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其實,在世人眼裡,錦衣衛和“诏獄”才是國家最高的刑法審理機構。之後,朝廷三法司的權力被皇帝信任的錦衣衛奪走了,使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法司可以空曹,刑官為冗員矣。”可見,這個機構将朝廷的立法機構架空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而且,錦衣衛的設立還破壞了王朝法制系統,使法制成為了錦衣衛胡作非為的工具。
參考資料:
【《明朝錦衣衛的權力運作與評價》、《明史·輿服志三》、《萬曆野獲編·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