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要問自主品牌與合資車的差距到底在哪?很多人都會說是技術和工藝,而檢驗一家車企技術和工藝的直覺展現就是品控。一般來說如果是三五年内的車,不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基本都不會出現太大毛病,外界所指的國産車品質差,主要還是因為國産車在五年之後就會出現各種小毛病,加大了用車成本。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而合資車在品控上做得就真的好嗎?奔馳和豐田絕對是合資車的代表了,前者是國人無比向往的大奔,後者更是有着“開不壞的豐田”這樣的美稱,皮實耐用是豐田的标簽,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2021年召回榜單,奔馳、豐田入圍前三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2021年全年釋出的汽車召回統計,2021年國内乘用車市場共有44個汽車品牌釋出155次召回公告,累計召回乘用車8733735輛,較2020年同比增長31.88%。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而在這之中,奔馳去年召回數量最多,2021年累計召回了260萬餘輛,涉及車型也是非常多,包括A級、B級、C級、E級、S級、GLA、GLB、GLC、GLE、GLS、EQC等幾乎奔馳旗下所有車型,不過去年的召回原因并非漏油,大多是因為通信子產品軟體的問題,對于奔馳來說也算是一個進步,畢竟現在不漏油了。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五菱則是僅次于奔馳,在2021年累計召回了1456677輛,其召回原因是發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閥閥芯耐磨性不足,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傷,存在不合理排放風險。

位居第三位的則是外界一緻認為開不壞的豐田,2021年累計召回128.5萬輛。在去年,豐田共有四次大規模的召回,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在12月份,一口氣召回了90萬輛,涉及車型包括凱美瑞、亞洲龍、威蘭達、RAV4榮放等暢銷車型,即便是以品控聞名的雷克薩斯也不例外。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奔馳和豐田作為合資車企品質的代表,卻因品質問題在2021年召回了上百萬輛,讓人不得不想,合資車的品控真的就比自主品牌好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召回的8733735輛車中,自主品牌僅占據了其中的1989023輛,占召回總量的22.77%。如果把五菱去掉,所有自主品牌在去年僅召回了50萬餘輛,還不如奔馳的零頭。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2021投訴排行前十,國貨僅占兩席

除了召回外,在車質網中的投訴我們也可以發現,自主品牌做得比合資品牌更好。2021年車質網投訴排行TOP10中,隻有長城歐拉好貓和傳祺GS4兩款車上榜,剩下的8款車型均出自合資品牌,而且這些合資車無一不是有口皆碑的暢銷車型。而在投訴排行榜TOP20中,更是隻有4款車型是自主品牌,合資車的故障投訴遠高于國産車。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而從投訴内容上來看,長城歐拉好貓之是以在2021年投訴排行榜中“奪冠”,主要還是因為涉嫌欺詐的問題,這點必須嚴厲痛斥,但話又說回來,這并不涉及到品質問題。大衆和日系車上榜依舊是一些老生常談的發動機、變速箱問題,這麼多年來遲遲未得到解決,從趨勢上看是不會得到解決了。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值得一提的是,車質網并不能反映具體情況,畢竟對于使用者來說,要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在車質網上進行投訴呢?對于一些已經得到解決的品質問題,更多的人是不會在車質網上投訴,也就是說,實際值遠大于車質網的投訴值。

豐田早已不是曾經的豐田

曾經的豐田一直有一顆匠人之心,對品控有着嚴苛的要求,也正因如此,豐田才能成為與大衆集團比肩的全球汽車巨頭。但是現在的豐田,已經被利益所蒙蔽,去年年底,豐田一度陷入了劣質零部件的漩渦,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起因就是,豐田在去年公開宣布“将開始用供應商的瑕疵零部件生産。”并稱其為背景原因,旨在減輕晶片短缺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以達到預定的生産速度。說白了,就是豐田想用劣質零部件來降低生産成本,進而賺取更多的利益。

豐田如此做法無疑是在自砸招牌,雖然豐田口口聲聲稱劣質零部件不會造成安全問題,也不會影響汽車的性能。針對該問題國内網友也調侃道:“買車成抽盲盒,車好不好,完全看運氣”,所謂的工匠精神成為了一個笑話。

2021召回榜奔馳豐田入圍前三,國貨為何鮮見召回,品質過硬?

縱觀整個國内汽車市場,敢于公開承認用劣質零部件以降低生産成本的,也就隻有豐田了,連奔馳都不行。豐田此番作為難道還不值得國人深思嗎?要是在歐洲,在北美,或者日本本土,豐田還敢這樣做嗎?難道不是部分國内消費者過度迷信豐田慣的?豐田是如此,奔馳亦是如此。

寫在最後:

這裡并不是說買國産車就是愛國,買合資車就是不愛國的表現。筆者想表達的是,我們要摘下以往的有色眼鏡看國産車,必須正視自主品牌的進步,合資車也沒那麼不可一世,不要過度迷信合資車。當然了,并非每個自主品牌都有着令人心安的技術工藝,像那些隻知道靠合資車躺着賺錢的自主品牌,完全沒必要去支援。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