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每一個時代皆有英雄人物,他們對于那個時代來說便是最耀眼的幾顆星星,但放眼整個曆史長河,卻皆是過眼雲煙,而要跳脫這種情況,莫過于對人類,與民族有大恩大義的人。

晚年的閻錫山便诠釋了生命從不凡走向低谷,甚至走向“荒郊”,身為曾經叱詫風雲,在國内享有盛名的大軍閥,閻錫山曾是可以與蔣介石、馮玉祥等人抗衡的存在。然而,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他也不得不沒落,最終走向孤獨的晚年。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山西王”閻錫山

閻錫山出生于山西五台縣一地主家庭,年幼的他從不知道什麼是煩惱,他在父親的安排下按部就班進入私塾學習。

閻錫山自小便聰明過人,14歲的他便與父親在五台縣城内開設銀行,學習當時的人聽都沒聽過的金融知識。

但因為一次投機失敗,閻錫山與父親将家庭積蓄都給敗光,甚至最後負債累累,不得已之下他與父親一同逃到了太原城内躲債。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雖然投資失敗,但這卻給閻錫山的人生上了寶貴的一課,同時也成為他日後進行政治活動時的寶貴經驗。後來,他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因為出色的成績,他被保送到日本留學。

清王朝晚期,國内與留學時中都散發着濃厚的民主主義氣息,閻錫山在這樣的民主革命浪潮中選擇加入同盟會,并憑借出色的個人能力,與孫中山達成“南響北應”的決策,即“南部各省起義之時,須在晉省遙應”,從此刻開始,閻錫山開始踏上政治舞台,這一年,閻錫山23歲。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後來,孫中山在南方上司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時任山西新軍上校團長的閻錫山知道後,便在太原與同盟會成員密謀響應,随後便爆發了太原起義。

太原起義是閻錫山人生中最光彩的一頁,辛亥革命的成功,讓他一躍成為山西最重要的上司之一。

但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閻錫山得知後有所顧忌,但為了民主革命的成功,他緻函袁世凱稱“若能協同軍民,颠覆帝制,然後孵政共和,與民更始”,便擁護袁世凱成為大總統。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其實這個時候的閻錫山已經開始迷上了權力,當時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成員大部分并不認可袁世凱,并在建都等問題上與袁世凱有不同意見。

閻錫山為讨好袁世凱,便站出來支援袁世凱的意見,這也讓袁世凱看出閻錫山與其他同盟會成員的不同。于是,在袁世凱掌握大權之後,

閻錫山便被任命為山西省的主席。

閻錫山也從此開始他長達38年的“山西王”之旅。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閻錫山與蔣介石的紛争

1915年,袁世凱企圖“複辟”,這引起當時國内許多人士的強烈不滿,首先便是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袁世凱也是以對同盟會頗有意見。

但心有野心的袁世凱還是選擇“倒行逆施”,于是以蔡锷、唐繼堯等人在雲南成立護國軍,此時的閻錫山看不清形勢,仍以袁世凱為首。

但很快袁世凱便落敗,當人們注意到此時的閻錫山時,卻發現閻錫山似乎置身事外,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其實,當時孫中山、蔡锷等人并非沒有想過對閻錫山下手,但閻錫山已經在山西盤踞多年,閻錫山的山西軍人數衆多,并不是一塊軟柿子,是以一直沒有動手。

多年的戰亂讓北京、河北等處于戰争地區的人民格外向往山西的安穩,于是,山西迎來高速發展的時刻,閻錫山也樂得與民休息。由此,山西的發展在當時其實算是最為快速的地區。

後來,國内進入軍閥混戰的時期,閻錫山一直都處于中立,置身事外的位置,一直到1924年直奉戰争時,閻錫山覺得羽翼漸豐,遂主動開始參與國内的大事。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當時正值北伐戰争時期,國民黨軍為北伐順利完成,積極争取閻錫山。到了1928年,閻錫山在衆多軍閥中已然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蔣介石對其擁有的勢力極為忌憚,于是給予他應有的地位與名聲。

其實到這一刻,閻錫山的人生都算是成功、璀璨的,但閻錫山本人顯然對權力有着迷戀,他并不滿足現狀。

1930年,閻錫山、馮玉祥與蔣介石之間爆發了中原大戰,此次大戰的規模遠比之前的北伐戰争還要大,而戰争的結果就是蔣介石取得了勝利,從此在國民黨内的地位高高在上。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凄苦的晚年

自中原大戰之後,雖然閻錫山的勢力還在,但已經不似之前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随後便爆發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

解放戰争末期時,閻錫山執迷不悟,不願與我軍妥協,很快,當我軍解放山西的時候,閻錫山也不得不随着蔣介石南下。

1949年3月,

閻錫山帶着幾十箱黃金,搭上嚴重超載的飛機飛往台灣

,其實當時蔣介石對閻錫山已經有着很大的意見,早在李宗仁逼宮蔣介石下野的時侯,閻錫山便借着機會成為國民黨行政院的院長。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而山西的解放不僅意味着閻錫山不得不出逃,同時也意味着閻錫山的嫡系部隊紛紛覆滅,軍隊是閻錫山在國民黨内掌握大權的根本,如今丢失也意味着閻錫山的晚年不會好過。

但閻錫山不願像李宗仁、宋子文等人一樣逃離海外,他抱着蔣介石會“慧眼識珠”的想法,跟随蔣介石去了台灣,但蔣介石根本沒有想過再讓毫無勢力的閻錫山掌握大權,很快,

蔣介石便将閻錫山徹底免職。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晚年的閻錫山搬到了陽明山旁,

這個地方在當時台灣屬于偏僻地帶,

這裡沒有電話、電燈,甚至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

而六十多歲的閻錫山卻能夠在這樣的荒郊中住下來,且一住就是十幾年,一直到最後終老。其實此刻的閻錫山早已經看淡了許多,此刻的他也明白自己已經沒有機會再回到權力中心了。

閻錫山攜幾十箱金條逃到台灣,被老蔣罷官後,在不通電的荒郊終老

小結:

1960年,閻錫山突發疾病,因為地處偏僻等救護車到達的時侯已經是幾個小時之後,閻錫山也因為救援不及不治身亡,享年77歲。

他病逝後,蔣介石親自出面葬禮,甚至他的葬禮不可謂不隆重,蔣介石讓何應欽成立治喪小組,并贈送“怆懷耆勳”匾額,一代“山西王”的故事從此落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