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238年開始,在李斯、尉缭等人的策劃協助下,秦始皇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戰争,用了17年的時間,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天下一統,秦始皇統一六國戰争起用的主要名将有王翦、王贲父子,蒙武、蒙恬父子,以及李信、楊端和、羌瘣、屠雎、任嚣、趙佗等将領。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戰争持續了17年時間,再加上秦朝統一天下後直到滅亡有15年時間,也就是說就算在20歲參加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争,到秦末農民起義時,年齡最小的人也有52歲了,更何況是将軍了,如果是将軍,能活到秦末的,年齡最小也有60多歲了。
當然不排除能活到60多歲的将領,但已經很少了,至少上面提到的名将,除了蒙恬之外,全部都去世了,不是病死,就是戰死了,比如王翦、王贲父子都相繼去世,王翦大概在公元前221年前後去世,而王贲大概在公元前219年前後去世,就連王家的第三代人王離在秦始皇晚期,都成為秦軍長城軍團的副将,而他們祖輩早就去世了。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主要對兩個方向用兵,一是北方的匈奴,主要以防守為主,由蒙恬率領長城軍團鎮守,副将是王離,二是南方的百越,以主動進攻為主,第一次攻打百越的秦軍主将是屠雎,屠雎後來被百越抵抗勢力所殺,第二次攻打百越的是任嚣與趙佗,最終成功拿下百越。
從秦始皇的用兵來看,他主要把秦帝國的精銳軍事投放在帝國的過境線上或者外圍用以抵抗外族的入侵,對于秦帝國内部的疆土,也就是之前戰國七雄的土地,基本上處于一種沒有重兵防範的狀态,這就是秦始皇典型的禦敵于國門之外的政策。
秦始皇做夢也沒有想到,在他去世一年後就發生了陳勝、吳廣上司的農民大起義,而且秦始皇從來也沒有想過堡壘往往是從内部被攻破的,秦帝國的滅亡在于内部出了問題,而不是外部的異族入侵,秦始皇更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去世短短五年後,秦朝就滅亡了,
秦朝滅亡的标志性事件是:劉邦率軍攻進了關中,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
。
劉邦隻是反秦義軍中的一支偏軍,為何如此容易就攻進了關中,滅亡了秦朝,15年前那些大秦帝國的虎狼之師到底去了哪裡?才會讓劉邦這樣的人滅亡了秦朝?
事實上,劉邦滅亡秦朝有其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先說客觀原因,第一大客觀原因就是:
秦朝統治階層内部的政治鬥争導緻帝國中樞完全癱瘓
從陳勝、吳廣的農民大起義開始之後,整整一年多的時間,秦帝國朝廷對于農民起義完全沒有重視,而是聽之任之,以至于起義軍周文部率軍打進了函谷關,再進一步就要打到秦帝國都城鹹陽了,秦二世才感覺真正的危機,但這個時候,整個函谷關以東起義軍多如牛毛,星星之火已經無法撲滅了。
秦始皇去世後,趙高弄權,與胡亥、李斯一起策劃了沙丘政變,成功之後胡亥與趙高就開始殺人,名将蒙恬被賜死,蒙毅被殺,将軍馮劫、右丞相馮去疾被殺,胡亥的所有兄弟姐妹幾乎都被殺光了,殘酷的政治清洗把秦國自秦始皇以來留下的名将人才洗得幹幹淨淨,是以當周文打進函谷關時,卻要章邯這樣的文職官員率軍抵抗。
雖然章邯仍然算秦朝數一數二的名将,但是由于星星之火早已經成燎原之勢,章邯雖然打敗了所有黃河以南的反秦武裝,但并沒有完全消滅他們,比如項羽、劉邦、彭越、英布等人都還活着,同時章邯做出了錯誤的決策率軍北上攻打趙國,同時想把天下反秦武将全部吸引到趙國聚而殲滅。
是以,劉邦滅亡秦朝的第二大客觀原因是:
秦軍主力不在護衛都城鹹陽
秦軍主力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北方的長城軍團,蒙恬被殺後,由王翦的孫子,王贲的兒子王離擔任主帥,這部分人有30萬人,其主要職責是鎮守北方長城,在農民起義大爆發後,長城軍團被部分調到中原鎮壓起義軍,王離還跟劉邦在成武打了一仗,王離被劉邦擊敗了。二是南方的百越軍團,這支軍隊至少有30萬人,至始至終沒有參與中原的任何戰争,而是割據嶺南。三是秦朝中央軍團,這部分人至少也有20萬人,當周文打進鹹陽後,中央軍團一部人跟随章邯出關作戰,另一部保姆繼續守衛鹹陽。
在劉邦一路西進攻打鹹陽之時,沒有多少注意到劉邦的目的,也沒有多少認為劉邦會成功,更為重要的是秦軍主力不在劉邦西進道路上阻止劉邦,而是在圍攻趙國,王離率領的20萬長城軍團在劉邦西進時期,在圍攻趙國的巨鹿城,而章邯率領的20萬囚徒軍團也在巨鹿附近,一是為王離軍提供糧食,二是圍點打援,準備以巨鹿為點,圍攻所有前來救援巨鹿的反秦起義軍。
是以,劉邦西進鹹陽的路上沒有遇到任何秦軍主力,他所面對的秦軍都是秦朝的郡縣兵,戰鬥力差,忠誠度不高,不是被劉邦擊敗,就是被劉邦繞過去了。
劉邦滅亡秦朝的主觀原因就是:
劉邦傑出的用人才能和指揮才能
劉邦雖然軍事才能不是很強,但劉邦用人才能超高,秦末那一代人沒有人能比得上劉邦的用人能力,劉邦任用了一大批武将,比如曹參、樊哙、周勃、灌嬰等,還有張良這樣的超級謀士,而正是張良給劉邦提供了從武關攻入關中的政策,劉邦采納了,最終用計謀攻進了關中,兵臨鹹陽城下,當時鹹陽城已經無兵可用了,自然秦王子嬰就投降了劉邦,于是秦朝就滅亡了。
另外,劉邦在西進滅秦的過程中,所有的戰役打得非常靈活,對于忠心秦朝的城池,先以攻心勸降為主,無法勸降就打,而且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不打,繞過去,照樣一路西進,暢通無阻,放棄重兵把守的函谷關,先以錢财受賄武關秦将,然後突然襲擊攻打武關,一舉拿下武關,攻入關中,這就是劉邦的指揮才能。
是以,秦朝雖然看起來很強大,但實際上能征慣戰的士兵和将領,不是去世了,就是被殺了,而秦末的秦軍士兵也不是當年統一六國的精銳之師,幾十年的時間都過了兩三代人了,戰鬥力也嚴重下滑,再加上秦朝統治階層的内鬥,綜合各種原因,才讓劉邦輕易打進了鹹陽,滅亡了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