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複國,還揚言:隻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1912年2月12日,清朝曆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宣統三年正式宣布退位,從此帝制時代走向了終結,但是對于那些過慣了奢華日子的王公貴族們而言,他們是不能夠接受這種情況的,而有一個王爺顯得尤為的憤慨。這便是道光皇帝的曾孫,愛新覺羅·溥偉。

1880年出生于北京的溥偉,繼承了父親的王爵,他曾經擔任了正紅旗滿洲都統、禁煙事務大臣等要職。可以說自從清王朝倒塌這一刻開始起,溥偉複國的心思,便從來沒有停止過。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複國,還揚言:隻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1912年,溥偉和良弼等人曾經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旗幟鮮明的反對溥儀退位,1月26日,良弼被革命黨人炸傷,2天後便匆匆離開了人世,宗社黨人膽戰心驚,紛紛逃竄,而溥儀在2月退位後,溥偉卻十分憤怒,叫嚷道:“有我溥偉在,大清就不會亡!”之後,他先是避居京郊戒台寺,後轉移到德國占領的青島。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複國,還揚言:隻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下野後的溥儀在青島,經常回到三江會館和清朝的貴族遺老們會面,溥偉開始将目标,放在借助于外部環境的身上,他派遣心腹骨幹升允去勾結日本人,還聯系蒙古貴族進行武裝叛亂,等到了1913年,溥偉又大肆聯絡在青島和外地的清朝遺宦,以及争取北洋軍閥馮國璋以及辮帥張勳的支援,企圖借助他們的力量,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複國,還揚言:隻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在1914年,一戰後,日本趁機從德國手中将青島奪去,在日本支援下,溥偉和善耆繼續從事着他們的複辟運動,還試圖在遼東一帶招納土匪,秘密組織“勤王軍”。不過6月6日袁世凱死後,日本也随之改變了對華的政策,而溥偉一度失去了援助,他的如意算盤也沒有打成。世界上确實有着堅韌不拔的人,然而溥偉似乎也能夠算得上一個,他始終沒有放棄幻想。在1931年918事變發生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了讓溥儀來東北建立僞滿洲國傀儡政權,重新任用了溥偉,讓他擔任“四民維持會”的會長。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複國,還揚言:隻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溥儀對于日本的招攬保持疑慮,但是溥偉卻是高興壞了,欣然前往,日本為了扭轉溥儀的态度,還别有用心的宣傳溥偉,讓他穿上“王服”,在日僞警憲的簇擁下祭陵。大有将他扶正做皇帝的意思。

溥儀看到這一個場面,不由得心急了,他立刻火速抵達東北,鑽進了日本人設立下的圈套,而被當作棋子利用的溥偉,卻被晾到了一旁,此後,溥儀對于溥偉總是特别懷疑,認為他有不軌之心,是以盡管溥偉曾經前後為了溥儀複辟而四處張羅,卻始終沒有給他職位。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複國,還揚言:隻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溥偉的心中,毫無疑問是極其失落的,他最終在1936年回到了老家長白山山區居住,并在新華旅社當中病逝,終年56歲,當時作為僞滿洲國皇帝的溥儀,受到谏勸,才追谥溥偉為恭賢親王,由其子承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