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清朝的世襲親王,晚年卻隻能靠拉黃包車為生,還被人們稱為“車王”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封建王朝有一個特點就是官位大多是世襲制,一般都是賞賜給當年追随先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他們的後代也是以可以一直接替這個爵位,衣食無憂。是以其中就有很多八旗子弟是啃老的,坐吃山空,沒有一技之長。當清朝到了越來越衰敗的時候,他們也無動于衷,整天還是該吃吃該喝喝,貪圖享樂,直到大清朝滅亡時,他們才醒悟過來,可惜為時已晚了。

他是清朝的世襲親王,晚年卻隻能靠拉黃包車為生,還被人們稱為“車王”

當清朝被推翻之後,這些皇親貴族再也享受不到以前的榮華富貴,隻能自力更生,連奴仆也沒有了,什麼都要重新開始。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克勤郡王爺晏森就是如此,這個爵位在他們家已經傳了13世17王了,到了他這一代是最後一個了,清朝被推翻時,所有的王公貴族都受到了牽連,逐漸沒落,他的王府也是如此,是以他不得不賣掉5處曆代克勤郡王墓地的樹木和磚瓦石料,雖然這種舉動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對祖先的大不敬,但為了維持生活他也不得不這麼做了。

他是清朝的世襲親王,晚年卻隻能靠拉黃包車為生,還被人們稱為“車王”

但錢總有花光的一天,到了晚年時,晏森便隻有自己出賣力氣去掙錢了。在千方百計的尋找之下,他終于找到一個黃包車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也能填飽肚子。在很多關于晏森的老照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絲毫不為王爺到車夫的命運感到傷心,還更加賣力地拉黃包車。

他是清朝的世襲親王,晚年卻隻能靠拉黃包車為生,還被人們稱為“車王”

由于他的努力,很多社會名流都來坐他的車,包括外國名媛也是,這位拉黃包車的王爺也在民間逐漸出名,大家都對他的這種勇氣非常佩服,仿佛在什麼地方都吃得開,是以社會上又将晏森戲稱為“車王”。

他是清朝的世襲親王,晚年卻隻能靠拉黃包車為生,還被人們稱為“車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