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史上五場規模宏大但卻傷亡極小的戰争,大軍幾十萬卻傷不過千

說到戰争,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傷亡了,因為根據曆史經驗來說,戰争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死人,而且戰争規模越大,傷亡的人就越多。的确,大多數戰争都符合這個規律,比如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們就是典型的規模大、傷亡重的大戰。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曆史上也有一些規模宏大、影響甚至震驚中外,但傷亡卻極小隻有幾十、幾百人死亡的戰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五場這樣的戰争。

一、直皖戰争

世界史上五場規模宏大但卻傷亡極小的戰争,大軍幾十萬卻傷不過千

直皖戰争是中國近代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之間的戰争,其目的是為了奪取北京政府的統治權。在這場戰争中,雙方共投入兵力20餘萬,耗費子彈上千萬發,但是最終的傷亡卻隻有200餘人,而且這其中還包括戰場上被槍斃的逃兵。更誇張的是這樣的一場曆經五天的大戰,竟然真的改變了北京政權的統治歸屬,實在令人無語。這也難怪英國《泰晤士報》得到這一消息後,以“極其惡毒”的口吻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建議中國政府恢複使用弓箭,一來弓箭比較便宜;二來可以對敵人造成真正的殺傷。

二、瓦爾密大捷

世界史上五場規模宏大但卻傷亡極小的戰争,大軍幾十萬卻傷不過千

瓦爾密大捷發生在18世紀末期,主要有三方作戰力量,它們分别是法蘭西革命軍隊和奧普聯軍及入侵法國企圖撲滅革命力量恢複君主制度的法僑保皇黨分子支隊,這三方作戰兵力一共有十數萬人,可以說是一場大戰。而且瓦爾密大捷是法蘭西革命軍隊對封建君主國家聯盟的第一次勝利,并成為法國人民争取祖國自由的象征。但就是這樣一場極具曆史和政治意義的曆經十天的大戰,戰場上的傷亡卻令人瞠目結舌,一共傷亡不過五百人,其中法軍傷亡300多人,普軍傷亡180多人。

三、應州大捷

世界史上五場規模宏大但卻傷亡極小的戰争,大軍幾十萬卻傷不過千

應州大捷也稱應州大戰、應州之役,它發生在明朝正德年間,交戰的雙方分别是明朝軍隊和蒙古鞑靼軍隊,其中明朝軍隊大約5萬人,鞑靼軍隊5~6萬人。在這一場大戰中,明軍勝利鞑靼失敗,明朝收複了河套地區,并使得鞑靼再也不敢深入入侵明朝邊境地區。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史書中記載這場戰争雙方的傷亡竟然不到百人,其中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這當然不是真實的了,隻是一些人為了黑明武宗朱厚照而故意如此的,根據現代的估計,鞑靼軍隊傷亡大約在四萬左右。

四、八裡橋之戰

世界史上五場規模宏大但卻傷亡極小的戰争,大軍幾十萬卻傷不過千

八裡橋之戰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争期間,當時天津大沽已經失陷,是以僧格林沁統帥清軍退守八裡橋一帶,并在這裡和英法聯軍展開了野戰。在這一場戰争中,清軍投入的軍隊總數大約是5萬人,英法聯軍各有4000人。但是這一場大戰的傷亡卻是在令人無語,尤其是英法聯軍的傷亡,讓人愈發感受到了清王朝的腐朽堕落。在這一役中清軍損失1000餘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讓人實在無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