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摳門皇帝:夜不點燈,群臣早朝似丐幫聚會

所謂好皇帝,大都是勤政節儉、心懷天下,不沉迷享樂,一心治國開盛世。可為何堪稱史上最節儉皇帝的道光,卻依然無法阻止清朝走向滅亡呢?

古語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縱觀古今,曆代天子坐擁天下,在生活的諸多方面皆力求奢華,以彰顯皇家風範,縱使有些帝王體諒民間疾苦而崇尚節儉,但能做到同道光帝這般令人發指的,卻是寥寥無幾。

史上最摳門皇帝:夜不點燈,群臣早朝似丐幫聚會

作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繼位時,清朝已逐漸走向沒落,雖不至于貧困潦倒揭不開鍋,但道光依舊将“節儉”奉為人生真理,強調節儉治國。為了以身作則,道光帝從不添置新衣,甚至能将穿破的舊衣縫縫補補繼續穿。除此之外,後宮妃嫔和大臣們也得穿舊衣。若是今個兒哪位大臣換上新衣恰被道光瞧出來,少不了要挨一頓責罵;反之,若是明日道光見着誰的衣裳滿是更新檔,便會龍顔大悅,對此人甚是欣賞。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臣們為了讨好道光帝,都想方設法把衣裳做舊,以至于北京城中甚至出現了舊衣售價遠高于新衣的這般匪夷所思之景。因而每日群臣上朝,堪比丐幫聚會。

史上最摳門皇帝:夜不點燈,群臣早朝似丐幫聚會

與爺爺乾隆不同,為了節省開支,道光帝從來不喜四處遊玩,而是宅在宮中對各項開銷精打細算,親自拟定出最低花費的标準,命内務府按此行事。有一回皇後生辰,道光竟破天荒地要宴請群臣替皇後慶賀,消息一出,大臣們皆是喜出望外,都盼着沾一沾皇後的光,吃一頓美宴佳肴。那日的宴席之上,每位大臣面前都擺了一碗長壽面,綴着幾根白菜和少許肉末,大臣們餓得狼吞虎咽一掃而盡,眼巴巴地等待下一道菜。然而,待道光帝慢條斯理地吃完自己碗中的面,便笑着告訴大臣們,宴會至此結束,衆愛卿可各自散去。衆人瞠目結舌,卻又深知道光帝的摳門,無奈隻得做出一副深受感動的模樣,叩謝恩賜的“美味”。

于道光而言,宴請群臣吃一碗白菜長壽面,已然是一筆巨款。若是平日,他和皇後的晚餐也不過是幾個燒餅并一壺熱茶罷了。加之晚飯過後道光便要就寝,這樣又可省下燈油錢。因而畫像中的道光,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樣,想來這也是他省吃儉用所緻。

史上最摳門皇帝:夜不點燈,群臣早朝似丐幫聚會

雖然道光帝厲行節儉,但清朝官員們卻并沒有是以感化,依舊存在中飽私囊、驕奢淫逸之事。清朝也依舊江河日下,并未因道光帝的節儉之風而出現轉折,甚至反而因他不必要的節儉埋下了禍根。道光帝剛繼位的那時,數萬軍隊曆經數年苦戰,終于平定了張格爾叛亂。道光喜不自勝,設宴款待功臣,可席面上卻隻有幾盤小菜,着實讓人寒心。至于治河、海防之類,若有大臣鬥膽提出撥款之策,道光當即便會變了臉色。

随着鴉片戰争的爆發,清軍潰敗,摳門了一輩子的道光帝隻好投降賠款。身為一國之君,道光帝不想辦法開源興利,反而在燈油這類小事上斤斤計較,為了節儉,甚至做出減少軍費、不治河建防這等愚昧無知之事,可謂是本末倒置,注定走向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