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之死:被阿濟格一路追擊,倉皇逃竄後被村民圍困,自殺身亡

李自成作為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中的佼佼者,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在曆史上可謂大名鼎鼎。但是,李自成本可以像朱元璋一樣,建立一個全新的王朝。但是,由于他的短視,缺乏遠見和格局,一頓騷操作,使得到手的肉飛走了。最終,在清軍的逼迫下,不得不退出北京。

多爾衮率領清軍進入北京,其實隻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李自成之死:被阿濟格一路追擊,倉皇逃竄後被村民圍困,自殺身亡

當時,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統一的四川,建立大西政權。明朝殘餘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還統治着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另外還有很多規模較小的農民起義軍在四處活動。對多爾衮來說,形勢并不樂觀。

對李自成來說,退出北京也不等于是失敗。如果能夠重整隊伍,充分利用各地起義軍的力量,聯合對抗清軍,不說勝券在握,勝利的幾率也很大。

然而,李自成退出北京之後,在清軍大軍面前,一敗再敗,再沒有雄起過。

李自成之死:被阿濟格一路追擊,倉皇逃竄後被村民圍困,自殺身亡

清軍這邊,多爾衮進入北京之後,為明崇祯帝朱由檢發喪,以博得了漢族士紳的好感,減小阻力。然後把年幼的順治皇帝接到北京登基,宣布統治權,迅速穩定了北京的局勢。

多爾衮把李自成當作最大的威脅,決定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李自成。

多爾衮這個人,是難得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瞅準農民軍缺乏強有力的統一指揮,便采取“剿撫并用”的政策。對一些小股勢力,先進行招撫,給農民軍首領封官許願。這一招很靈驗,不少小股勢力都投降了清朝。為了穩住弘光小朝廷,多爾衮派出大量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員到南明進行招撫勸降。他還親自寫信給南明的史可法,說隻要南明歸降清朝,削除皇帝封号,大清可以保你“永綏福祿”。

弘光小朝廷以為多爾衮是真心實意來談判,便派了左懋第率領談判團到北京開展談判。結果剛到北京,就被多爾衮下令軟禁起來,也不談,也不給明确答複。

李自成之死:被阿濟格一路追擊,倉皇逃竄後被村民圍困,自殺身亡

另一邊,多爾衮派出大軍,大力追剿李自成。多爾衮先後派葉臣、石廷柱、巴哈納、馬國柱、吳惟華等将領進攻山西,十月攻陷太原,進而包圍陝西。多爾衮下令由阿濟格追擊李自成軍,多铎則南下牽制南明。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李自成毫無還手之力,一路逃竄。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阿濟格率領清軍開始攻打潼關。李自成率領殘部迎敵,雙方展開激戰。到十二月底,李自成兵力不支,避戰保兵,向湖北轉移,潼關被清軍攻破。李自成宣布要攻打南京。

順治二年四月,李自成進入武昌,清軍窮追不舍,雙方在武昌激戰。李自成軍被打敗,李自成被迫轉進江西。五月,清軍追到江西,把李自成的殘軍圍困。李自成窮途末路,兵敗被殺。

李自成之死:被阿濟格一路追擊,倉皇逃竄後被村民圍困,自殺身亡

李自成雖然上司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最終攻入北京,滅亡了明王朝。但是,李自成目光短淺,他的隊伍裡讀書人也不多,智囊團都是和他差不多的農民和低級官吏。這就注定這場農民起義不會取得更大的勝利。如果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能夠穩定民心,團結一切力量,那麼,清軍不會那麼容易就入關。即使他敗退之後,能夠痛定思痛,聯合其他農民起義軍,形成優勢兵力,那也不至于敗得那麼慘。

隻可惜,李自成隻是曆史長河裡的一朵浪花,沒能改變曆史的走向。

李自成是怎麼死的?說法比較多。

李自成之死:被阿濟格一路追擊,倉皇逃竄後被村民圍困,自殺身亡

阿濟格在給多爾衮的奏報中說,李自成因走投無路,随身攜帶步卒二十人,逃跑過程中,村民以為是山賊,将他們團團圍住,李自成無法逃脫,“遂自缢死”。這是官方權威說法,被諸多史書采用。這種說法是最可信的一種說法。

除了自殺說之外,關于李自成之死,還有不少說法,例如戰死說、誤殺說等等,更有一些野史秘聞記載,李自成其實沒有死,而是秘密逃出,剃發當了和尚,就隐居在湖南石門的夾山寺。但是,這種說法并不可信。因為,李自成是多爾衮的心腹大患,他若不死,多爾衮豈能甘心?多爾衮看了阿濟格的奏報,相信李自成是死了,是以此後不再追尋。至于怎麼死的,對多爾衮來說,并不重要。

— 曆史控 —

出品人:曆史君

讀書先讀史

正史、野史,人生、故事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