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挖掘顯示賽道,海信用“芯”了

挖掘顯示賽道,海信用“芯”了

2019年12月,家電圈發生了一件看起來不大、卻影響深遠的事情:海信電器更名為海信視像科技。從當時的眼光來看,海信的改名并不是什麼大事件,而且品牌logo等外顯化的辨別,也沒有産生變動,這一舉動更多地隻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凸顯科技屬性,同時也明确将之後發力的賽道聚焦在顯示産業當中。

但經過2年多的發展,如今的海信視像确實呈現出了很多的變化,更名後的海信,确實圍繞顯示應用場景,做出了很多可見的技術探索,比如2020年海信宣布入局螢幕領域,推出了國内首款滿足電視廣播應用的螢幕産品,消費電子領域,海信又将雷射電視這一全新品類,從“新物種”快速推向大衆市場。

無論是工業級應用,還是科技消費品,隻要與顯示相關的,基本都能看到海信的影子,而在1月11日,海信還釋出了一塊8K AI畫質晶片,它也成為了中國首個擁有自主8K畫質晶片産品的電視廠商。正是由于畫質晶片所具備的設計複雜度高、算法需求強等特性,海信也是除索尼以外,世界上第二家擁有畫質晶片完整開發能力的廠商。

從“屏”的戰場、轉向“芯”的戰争

挖掘顯示賽道,海信用“芯”了

釋出會上,海信集團控股公司副總裁于芝濤講的一句話,讓筆者的印象最為深刻:“幾十年來,中日韓企業圍繞顯示技術和産業鍊展開了激烈的争奪,從屏體、晶片、場景應用再到各種算法調校,大家都在各種技術上你争我奪。在這其中,投入回報率最低的,就是晶片,但是在這樣一條賽道裡,海信仍然堅持了22年,共計推出了5代産品。”

未來,顯示領域的競争也會開始從單一技術比拼走向産業鍊技術融合的比拼,尤其是影視内容制作水準較低的時代,可能電視隻需要一塊好的螢幕,晶片好壞并不會帶來多大的畫質差異,這就好比在一條泥濘道路上,拖拉機與越野車的速度差異并不明顯。

但如今4K乃至8K的内容開始出現,流媒體也開始擁有支援杜比視界、IMAX Enhanced的的高碼率、多聲道内容資源,由于畫面清晰度與色彩資訊量的暴增,除了屏體之間的差異以外,電視中涉及到畫質的其他環節差異也都會被放大,此時就好比拖拉機和越野車來到了平坦的道路上,它們之間的速度不再受到外界局限,表現上限與下限之間的差異會被拉開。

挖掘顯示賽道,海信用“芯”了

那麼,回到最新釋出的海信8K AI畫質晶片上,它采用了2顆系統控制核心以及4顆畫質控制核心的配置,同時晶片内還加入了NPU、片上網絡(NoC)以及運作記憶體等子產品,無論是基礎計算性能還是AI算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反映到畫質層面,這塊晶片最高支援3300萬像素畫面的精确重構,同時還能對26880個分區背光進行控制。

在顔色控制上,海信8KAI畫質晶片最高支援48bit色深、7897個顔色點狀控制,使得對于電視色彩精度的控制進一步提升,同時借助AI場景和對象檢測等技術,可以做到實時自動優化處理,畫質之外,這塊晶片也通過提升算力,實作了8K 120Hz運動清晰度補償。

完成底層技術搭建,豐富顯示生态

挖掘顯示賽道,海信用“芯”了

正如于芝濤所說:“晶片是海信大顯示戰略的核心底層技術”,在完成了5代畫質晶片産品的研發後,海信就可以通過晶片+屏體的靈活組合,應對不同的場景需求。比如入門級追求穩定性的定制類顯示産品,可以使用成熟的4K晶片+屏體的方案,而面對最新的高品質超大屏顯示需求,就采用8K畫質晶片與ULED、Micro LED等顯示技術的組合。

活動中,筆者還對海信晶片顯示負責人餘橫進行了采訪,他首先談到了晶片産品的應用,“此次釋出的海信8K AI畫質處理晶片,既滿足了平闆電視、雷射電視等消費顯示産品對高畫質的需求,同時還滿足了專業螢幕、醫療專業顯示器對視訊信号高精度高還原度的應用需求,并且這款晶片已經搭載于海信85U9H電視當中。”

挖掘顯示賽道,海信用“芯”了

2022年,海信8K AI畫質晶片将全面覆寫海信、東芝兩大品牌在内的多系列顯示産品,至此,海信也會豐富自身在消費端的8K顯示生态布局,随着市面上8K電視産品數量與可選項的增多,普通消費者也有更多機會可以了解、接觸到8K産品,尤其是在大屏甚至巨幕成為選購趨勢的當下,在80英寸以上電視産品中,8K分辨率已經擁有了明顯的體驗優勢。

電視作為“硬體先行、内容跟進”科技品類,也會随着8K裝置數量的增多,推進8K上遊内容的創作能力,進而讓電視領域真正進入8K時代當中。

另外,餘橫還提到,對于海信而言,除了産品應用以外,畫質晶片研發也具備更重要的意義,在完成了消費級産品顯示晶片的研發後,海信也可以以此為基礎不斷向商用顯示晶片、平闆顯示晶片、車載顯示晶片等闆塊多元延伸,形成了海信大顯示産品矩陣的核心底層技術。(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