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古代被皇帝賜死,大臣不反抗還謝恩?若是抗旨下場更慘

為什麼在古代都要被皇帝賜死了,他們不但不反抗還要跪謝主隆恩,這是什麼原因?

賜死制度是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社會,特有的一種對于做了錯事的大臣或妃子的懲治手段,比較常見的賜死手段有賜毒酒、賜劍、賜白绫等,賜死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貫穿了中國古代一直到晚清才結束,

不過曆代的皇帝都并沒有将賜死制度列入到國家正式刑法中,并且賜死也沒有對應的罪名和适用範圍,無論是謀逆造反的大罪還是失職的過失都适用,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與其說賜死是一種特殊的刑罰,不如說是一種皇帝專用的私刑更為确切,

古代的賜死制度是皇帝為了維持自己無上權利,

随意處死大臣

的一種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君主的統治,展現了古代等級制度的特權。

為何古代被皇帝賜死,大臣不反抗還謝恩?若是抗旨下場更慘

在古代能被皇帝“賜死”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一般的平民百姓更是享受不到“賜死”的待遇,是以能被皇帝“賜死”的大臣,要麼是曾經為國家立下巨大的功勳讓皇帝不好直接下令處以刑罰,或者是和皇帝本人有特别重要關系的人,像重要的直系親屬或者近臣等等,比較著名的就是清朝時期的年羹堯,早年和雍正皇帝的關系不是一般的鐵,最終對雍正的皇權造成極大威脅被處死,雍正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如果對其實施酷刑恐怕引起天下人不滿,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于是“特别開恩”賜其在獄中自盡了結。

被皇帝賜死還要磕頭謝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首先皇帝要想處死一個人那辦法就太多了,如果這個大臣有很高的身份地位,皇帝不好直接動手處置的,首先皇帝會制造輿論曆數罪行然後直接派人抓捕查抄,不止官員本人很多直系親屬都會被牽連,沒收财産削去所有功名爵位不說,甚至可能連小命都難保,如果身份不是特别顯赫的,皇帝完全可以不聲不響地派人隐蔽殺掉。

為何古代被皇帝賜死,大臣不反抗還謝恩?若是抗旨下場更慘

而且古代死刑刑罰都有示衆的意思,清朝時期宗室大臣肅順死前被押在囚車裡遊街示衆,一路上被人丢垃圾、辱罵招待,到了刑場更是被打斷雙腿割了舌頭,還沒到斬首就丢了半條命,在斬首後按規矩還要将人頭舉起示衆,身為鹹豐皇帝曾經的寵臣,肅順死前可謂是一點體面都沒留下,相比同樣是被處死的兩個鐵帽子王,載垣和端華則是被賜死在屋中自行了結,不僅保留了體面至少還留了個全屍,是以相比其它的手段,“賜死”其實還是優待算是死法中比較仁慈的了。

為何古代被皇帝賜死,大臣不反抗還謝恩?若是抗旨下場更慘

另外如果不謝恩還指着皇帝鼻子罵,把皇帝惹怒了本來就隻是殺你一人的,結果成了殺你全家或者誅你九族,比如明朝的方孝孺本來可以不死,但他卻與朱棣對着幹,導緻最後牽連到了自己的族人,是以一般情況下那些被賜死的大臣為了保護家人,即使心有不甘不願意死,但是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念下,哪怕在心裡罵了皇帝一萬句往往還是會老老實實接受謝恩。

被皇帝賜死的大臣縱然萬般不想死,但是想反抗逃跑仍舊是不可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逃又能逃到哪裡,被皇帝賜自盡的人隻有兩種情況,一種在當事人所在地,一種就是已經在大牢裡,但是不論在哪裡都是絕對的被控制狀态,就算是反抗跑了,皇帝也可以發海捕的文書懸賞通緝,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也能把你抓回來,那麼到時候面臨的死法可能就不是賜死這麼簡單了。

為何古代被皇帝賜死,大臣不反抗還謝恩?若是抗旨下場更慘

古代很多刑罰都講究連坐制度,讓大臣自盡已經算是比較輕的處罰,一旦當事人跑了,那麼他的家人都要因為連坐而被關進大牢,輕則充軍發配重則人頭落地,是以很多大臣為了不禍及家人也為了死的體面點,一般都是不會逃跑的。

不過曆史上也有逃過賜死的人,唐代宗時期有一個叫賈道沖的,在被皇帝賜毒酒自盡時,他的兒子賈直言甘願替父去死,于是懇請太監讓父親臨死前拜拜四方神靈,趁着賈道沖拜神的間隙一把搶過毒酒一飲而盡,但是賈直言也是命大竟然喝完沒死,唐代宗聽後大為感動,于是收回賜死的旨意改為父子倆一起流放,賈道沖是以逃過一劫,這也是曆史上記載的唯一一個逃過皇帝賜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