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整編74師重建後依然不弱,中野調六個縱隊,沒打過74師一個旅

整編74師是民國時期最出名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是五大主力之一,但号稱是國軍頭号主力。如果熟悉抗戰史,就會發現,這支部隊的名聲并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打出來的,這支部隊的戰鬥力非常強悍。

整編74師重建後依然不弱,中野調六個縱隊,沒打過74師一個旅

整編74師組建的時間并不長,1937年組建于淞滬會戰,首任軍長是黃埔一期畢業的俞濟時。這支部隊和五大主力中的另外四支部隊不同,第五軍和18軍都是國軍曆史比較早的王牌部隊,後面的背景也很深,武器裝備和兵員都是優先供給,新一軍和新六軍是完全靠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還有大批的留學軍官,戰鬥力自然不差。74軍是傳統的中央軍部隊,但這支部隊幾乎參加了抗戰期間所有的大型會戰,即使是在減員嚴重的情況下,也沒有缺席任何一場大型會戰,尤其是在第二任軍長王耀武時期,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更是上了一個高峰,可以說,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完全是靠和日軍打出來的。

整編74師重建後依然不弱,中野調六個縱隊,沒打過74師一個旅

抗戰結束之後,74軍整編為74師,但仍然有三萬多人,戰鬥力依然強悍,師長張靈甫中将畢業于北京大學曆史系,黃埔四期,是國民黨軍中非常有才能的将領。1947年整編74師被華野全殲,并非是整編74師戰鬥力不行,或者說是張靈甫指揮能力不行,而是國民黨軍派系争鬥導緻的,張靈甫和整編74師隻是國民黨内部派系鬥争的犧牲品。但是這些國民黨軍将領并不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他們所有的王牌部隊都被殲滅了,自己再怎麼儲存實力又有什麼用。

整編74師重建後依然不弱,中野調六個縱隊,沒打過74師一個旅

孟良崮戰役之後,蔣介石十分不甘心失敗,立刻指令王耀武重新組建整編74師。整編74師被全殲之後,在後方還有三個新兵教導團沒有參戰,王耀武在這三個團和一個榴彈炮營的基礎下建立了51旅,山東警備二旅改編為57旅,廣東航空警備旅改編為58旅。新組建的整編74師師長是邱維達中将,他和張靈甫是同學,都畢業于黃埔四期,也都是王耀武的老部下,有一定的軍事才能。

1948年1月,整編74師重建完畢,58旅駐守在安徽阜陽,這裡還是國民黨第十四綏靖區司令部,剩下的兩個旅和師部由邱維達率領駐守在安徽蒙城。1948年3月,中原野戰軍剛從大别山出來,重武器全部丢失,士氣低落,減員嚴重,繼續打一場硬仗來鼓舞士氣,補充物資,于是他們盯上了駐守在安徽阜陽的整編74師58旅。

整編74師重建後依然不弱,中野調六個縱隊,沒打過74師一個旅

58旅有9000多人,全副美械裝備,他們在得知中野将進攻阜陽之後,立刻構築工事,在城内外都布置了碉堡,鐵絲網和障礙物,還叫嚣要報仇雪恨。中野為了全殲58旅,集中了一縱,二縱,三縱,六縱,11縱隊還有華野第十縱隊共六個縱隊的兵力。1948年3月29日晚,中野一縱20旅59團率先殲滅了阜陽東三裡灣的一個連,但是不久就遭到了國軍一個營的伏擊,損失十分慘重,59團民用股股長也被俘虜,後來在11縱的助戰下才将其奪回。

3月30日,20旅58團派出一個尖刀連執行穿插任務,但是在穿插的途中,這個連打的就剩下一個班,58團進攻部隊也損失慘重。在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國軍58旅222團團長帶着一個營攻打一縱一旅和20旅的結合部,導緻這兩個旅損失慘重。在北關攻城的中野11縱一個主攻團被擊潰,損失很大。

整編74師重建後依然不弱,中野調六個縱隊,沒打過74師一個旅

58旅和中野激戰六天之後,邱維達率領整編74師主力前來增援,周圍20個旅的國民黨軍也紛紛前來增援。中野見無法攻占阜陽,又無法阻擋住周圍的援軍,隻好暫時放棄攻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