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初期,盤踞在台灣的國民黨殘餘勢力不甘心失敗,蔣介石一面擴充軍備,一面派部隊對東南沿海地區進行騷擾,轟炸沿海城市。在東南沿海的島嶼争奪戰中,我軍也出現了一些失利,南日島戰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原駐東南沿海和中南地區的部隊紛紛北調,造成了東南沿海一帶兵力的空虛。蔣介石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加緊了對東南沿海地區的騷擾,并頻繁攻擊沿海一些島嶼,想要以這些島嶼為基地反攻大陸。與此同時,東南沿海各省的土匪又猖獗起來,台灣當局也不斷派遣人員潛入大陸,并空投武器支援内地的土匪,企圖裡應外合,夾擊東南沿海地區的解放軍。
針對東南沿海地區的緊張形勢,1950年10月,中央軍委,毛主席對前線将領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由于粟裕赴蘇聯養病,軍委下令由陳毅同志負責華東全局,譚震林負責浙江一線,葉飛負責福建前線。1950年11月到12軍,中央軍委,毛主席将在東南沿海部署了四并在重點島嶼和地段修築了工事,集結了足夠的兵力,做好了打擊國民黨軍登陸部隊竄犯的充分準備。
當時對東南沿海地區最大的就是盤踞在金門的胡琏所部,胡琏畢業于黃埔四期,是國民黨土木系的重要将領,抗戰期間曾擔任18軍軍長,抗戰結束後18軍整編為11師,胡琏擔任整編11師中将師長,這支部隊也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戰鬥力十分強悍。
解放戰争期間,胡琏率領的整編11師給解放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中野,華野都曾集結重兵圍殲他,但是不但沒有将其殲滅,反而損兵折将。一直到1948年淮海戰役,才将胡琏所在的國民黨軍12兵團團團圍住在雙堆集,當時胡琏擔任12兵團副司令,在12兵團全軍覆沒的時候,胡琏硬是開了一輛破坦克沖了出來。
淮海戰役結束後,死裡逃生的胡琏再次被蔣介石委以重任,擔任
閩浙贛邊區司令官,以及新組建的第12兵團司令官等職務。1949年10月,胡琏擔任金門防衛司令,并在金門戰役中讓解放軍損失慘重,被稱之為“金門王”。
抗美援朝戰争開始後,胡琏頻繁地率軍襲擊東南沿海各島嶼,給解放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胡琏還從各部隊中挑選少尉以上軍官230餘名,組成“兩龍(龍溪,龍岩)遊擊隊”,企圖竄入内地組織武裝,壯大陸上土匪勢力,想利用土匪武裝和特務,再次掀起反攻的高潮。從1951年6月到1951年9月,國民黨當局就派了六股800多餘人的匪特武裝,但是都被當地軍民殲滅。
1951年9月,蔣介石覺得小規模的襲擾達不到目的,想要幹一場大的,于是制定了“以大吃小,速進速退”的戰術,企圖做最後的掙紮。蔣介石所謂的“以大吃小”,就是動用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優勢兵力,在其海空軍的協同下,突然襲擊解放軍防禦力量薄弱的海岸突出部分,力争殲滅解放軍守島小分隊,一旦解放軍大部分趕往增援,便迅速撤離。
蔣介石的指令下達後,東南沿海的國民黨軍将領紛紛出擊,胡琏則盯上了南日島。南日島位于中國福建省莆田市東南部興化灣,是南日群島的主島,福建省第三大島,莆田市第一大島。南日島地理位置獨特,是擴大對台、對外貿易的視窗,曆來也是軍事重地,其南日水道更是海上交通要沖。
胡琏為了拿下南日島,事先派特務進行了偵查,如派一些特勞工員假冒是收海鮮,理發和做小買賣的老百姓,頻繁地登島進行偵察。島上潛伏的特務也頻繁活動,夜間向烏丘島方向發射電光信号等。
在對南日島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候,胡琏曾對南日島進行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都被解放軍擊潰。多次打退敵人進攻後,南日島守軍便放松了警惕,以緻于大批特務上島偵察都沒有發現,也沒有将一些可疑的迹象進行上報。
當時,南日島的兵力隻有一個加強連的兵力,東半島四個排,駐紮在西鄉,西半島有四個排,其中一個班駐紮在南日島的制高點—尖山,其他的全部駐紮在石盤鄉,還有一個炮排,配屬有三門迫擊炮,總兵力加起來一共有400多人。南日島還有莆田縣派來的政府人員和民兵,有200多人。
胡琏對南日島的兵力部署進行了認真偵察後,開始向南日島發動進攻。1952年10月10日,胡琏率領國民黨陸軍第75師224團,225團,以及南海總隊共6000多人,分乘三艘登陸艦和10餘艘登陸艇,在八架飛機的掩護下,從金門島出發,突襲南日島。
國民黨軍分兩路進攻,一路由南海總隊組成,共1500多人,裝備了全新的美式武器,配有兩艘兵艦和一艘炮艇,從南日島的東邊登陸。另外一路由國民黨陸軍第75師的兩個團,乘坐三艘兵艦和數艘登陸艇,由師長王光堯指揮,向南日島的西部登陸。
敵南海總隊首先從南日島東面的港南鄉登陸,占領了九龍山和西戶山的制高點,守備部隊雖然做出了英勇抵抗,但是由于寡不敵衆,不得不後撤到山上繼續阻擋國民黨軍的進攻。第75師兩個團的火力很猛,大多數解放軍戰士壯烈犧牲,當地的民兵也迅速組織起來,抵抗國民黨軍的進攻,但是由于寡不敵衆,火力也不強,打得十分被動。
南日島的槍炮聲驚動了大陸的人民解放軍和地方政府,駐紮在福建沿海的部隊接到指令後,馬上派海軍陸戰營外加一個炮排,一個機槍排增援南日島,陸戰營登島後,和南海總隊展開激烈交火,但是很快被數倍于己的敵人擊潰,一些士兵分散到了山上或者鄉村裡繼續堅持。
駐莆田的邊防部隊也立刻組織了一個營前去增援,但是還沒有登陸,就遭到了敵人的炮火封鎖,增援部隊的機帆船被擊沉兩艘,傷12人,被迫退了回去。一直到12日,解放軍又派了兩個排前去增援,希望搶先登陸後,掩護後續增援部隊。由于組織嚴密,這兩個排成功占領了幾處制高點。
南日島的淪陷在當時影響很惡劣,華東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部按照軍委的要求,指令第28軍組織兵力,收複南日島。大批炮兵部隊也調到前線,駐福清,莆田的解放軍部隊開始用遠端火炮炮擊南日島周邊海域,封鎖南日島通往金門島的海上通道,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胡琏也見好就收,在島上擄掠了一番後,押着800多人回到了金門,之後這800多人又被送到了台灣。14日淩晨,解放軍主力登島,由于國民黨主力部隊已經撤退,解放軍很快就收複了南日島。
南日島得手後,蔣介石十分興奮,計劃從台灣,金門調動一部分兵力繼續攻占福建島嶼,并奪取福建沿海兩三個縣作為前沿基地。南日島的失利,也引起了黨中央對保護沿海島嶼的高度重視,葉飛再次做出了深刻檢讨,認為原因在于輕敵麻痹,沒有積極準備,對來犯之敵估計不足,倉促派出少量部隊增援,導緻羊入虎口。
南日島戰役結束後,東南沿海各島嶼開始加緊海防建設,南日島等沿海島嶼開始組織民兵進行海上武裝巡邏,配合海軍和海上武工隊開展海上對敵鬥争,并對沿海各個島嶼的特務進行打擊,控制可能投敵的危險分子,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軍的猖狂進攻,并于次年取得了東山島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