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先生的代表作,該書自出版以後便廣受讀者的喜愛。該書記載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建立之間長達百年的曆史故事。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三國鼎立時刻。魏國曹操,蜀國劉備及吳國孫權。三國間的英雄可以說是數不盡數,三天三夜估計也講不完,這裡小編講幾個最令人惋惜的故事,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麼想法。
三國中孫權逼死了陸遜,曹操逼死了荀彧,那麼劉備逼死了誰呢?我們一一來看。
荀彧:

三個諸侯國的建立無不是有一位輔佐帝王忠肝義膽的将相。荀彧是曹操手下的一個能人将士,為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可以說沒有荀彧就沒有曹操的天下,就算是荀彧為曹操建功立業,但到了年老時也是沒有如願善終,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竟然還死在了曹操的手中。當時在一次朝上董紹等人勸皇上加封九錫,荀彧卻反對說要以百姓的安居樂業為重,曹操聽後有點不高興,在一次打仗中曹操故意把荀彧留在軍營不讓荀彧參與,荀彧跟随了曹操征戰多年,現在卻不讓他在為曹操指點軍政,難免會傷心抑郁,最終一氣之下死在了營中。
陸遜:
陸遜是吳國孫權手下的一員大将,曾用火燒戰術,将劉備的來襲擊退,為吳國立下了大功,但是最終卻也被自己的主公孫權逼死了。魯王孫霸為了争奪太子之位,經常與太子孫和明争暗鬥,搞得宮内烏煙瘴氣。全琮寫信将這件事情告訴了陸遜,陸遜則回信說到,他們應該憑借着自己的才能晉升,而不是私下裡邀利取榮。全琮為了能得到朝廷官員的支援,經常舉辦一些宴席,也請陸遜前來參加。
陸遜卻回信說到,要他好好學習,為國出力,以防丢盡祖上的臉面。兩人也是以而結下了梁子。後來孫權和楊竺談論想将孫霸立為太子,卻不料被孫和的手下給聽見了。後來孫權發現秘密被洩露出去,便收監審問了很多人,其中雖然沒有陸遜,但是陸遜也經常被孫權寫信譴責,不久陸遜激憤而終。
劉封:
張飛、關羽、諸葛亮三人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之後,劉備虛心納谏,廣聽谏言。同時招收門客,劉封是劉備的義子,當時的關羽出城在打仗戰敗之後一路快馬逃到了城門下時,劉封得知後害怕開了城門會把敵軍放進來,是以沒有打開城門,最後關羽戰死在自己的城門之下。劉備得知此事後非常的氣憤。同時諸葛亮也出于擔心,覺得劉封武功高強,還是劉備長子,劉備在世時,可以壓制住他,但劉備去世後,劉禅可能壓制不住他,是以建議劉備乘機除掉劉封。劉備聽後恍然大悟,賜死了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