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提到三七,很多人隻知道它的名字,但卻不知道究竟為何物、又有什麼樣的效用。在前幾年一部熱播電視劇《愛情悠悠藥草香》中三七的出場率相當高,貫穿了很多重要戲份,也讓大家對三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的确三七是非常名貴的中藥材,與人參齊名,甚至有着“金不換”“南國神草”等美譽。不過卻也不像電視劇中呈現的那樣是“包治百病”的神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認識下它。

01

三七的傳奇曆史

三七自明朝起就十分受歡迎,據記載1587年明代廣南府兩位軍官千裡迢迢捎來一些三七藥材到湖北,請當時的藥物學家李時珍鑒别。這種藥在當地彜族、苗族、壯族及軍營中作為金瘡藥隐秘流傳,據說能“度生防死,功效如神”,卻搞不清為何如此。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李時珍對這種藥仔細研究,特意在手臂上制造傷口,然後塗敷三七粉末,結果傷口很快便愈合了;又在官府剛受過刑的犯人身上試驗,效果也很好。

後來便收錄于《本草綱目》中:“三七,凡杖撲傷損,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爛罨(覆寫)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若受杖時,先服一二錢,則血不沖心,杖後尤宜服之,産後服亦良。”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可以看出三七在傳入中原地區、被中醫群體應用以前,已在廣西、雲南等地區廣為流傳和使用。而後随着《本草綱目》的問世及著名彜藥“雲南白藥”在全國乃至世界的開發成功,才使得三七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藥材。-部分内容源自《探秘三七》

02

三七的鑒别選擇

很多人知道三七的好,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從産地上來說雲南文山的三七品質最佳,習稱“文三七”“田七”。此外也可以從這幾方面辨識三七的優劣: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看頭數:三七的等級是按每500克幾個完整的三七來劃分(一頭算一個),其個數越少說明等級越高;也就是其單體越重,說明其密度大,藥用含量高功效就越好。如20頭三七是指以500克(1斤)為例有19至20個三七,每個重達25克左右。

•看形态:獅子頭是三七中比較好的形态,其圓潤飽滿質地堅實,營養價值高,比普通條狀三七品質更優。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看年份:三七生長時間越長越好,3年以上三七才能用于藥用,5年以上三七是真正的三七之王,是目前三七中最好的三七、等級高、藥用含量高。

•看季節:分冬三七和春三七,春三七品質更優,體格飽滿健壯,外表無裂痕,内在堅實不空泡。

•看幹度:新鮮三七挖起後,要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晾曬才能足幹,拿起兩個足幹的三七互相敲擊,有如石子般的脆響就說明三七足幹了。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看剪口:剪口不能直接(或者不利于)被人體吸收,且不易清洗徹底,常含有農殘;無剪口三七也叫滑頭三七,就是把剪口部分去掉的三七,此類三七生長較完全,去掉剪口更容易清洗幹淨,可直接磨粉使用,是以無剪口三七品質更優。

03

三七的日常使用

由于質地堅硬,很多人面對到手的三七卻無從下手,最常見的便是用專門裝置打磨成粉後食用,這種是生吃法。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也有熟吃法,具體做法如下:将三七與菜油一起放入鍋中,文火加熱至三七變黃,即可撈起(火不要猛,加熱時間也不要長,防止三七燒焦);然後将熟三七碾碎或者打粉即可,可以就水吞服也可以搭配其他健康食材一起補益于身體。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目前品質較佳的三七售賣價格相當不菲,是以也要注意三七的存儲得當:

潔淨:一是三七應當清洗幹淨;二是存放的環境應當清潔幹淨。

幹燥:一是三七應當幹透,含水量在13%以下。簡單的檢測方法是用牙咬三七,應當沒有牙印,并且在咬的時候有三七會裂開的感覺;二是存放的環境應當幹燥。

密閉:三七應當裝在密閉的容器或者袋子裡存放。

陰涼:存放三七的地方應當沒有陽光直射,溫度不超過室溫25℃。

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關于三七很多人不知道這幾點

雖然對身體有諸多益處,但因本身效用較強,大家最好是在遵從醫囑的前提下、根據自身情況去合理适當使用三七,以免反過來影響到健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