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由航空儲油罐變身而來的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最近迎來“遊托邦 遊戲現場”,一個以19個獨立遊戲作品創作為串連的展覽,牽引衆多年輕人的關注目光,成為Z世代高頻的打卡點。

這是國内首次将面向大衆的優質遊戲作為現場品、文化作品、研究對象搬進美術館。借由對遊戲創作過程的拆解與再現,展覽讓大衆看到遊戲幕後更靠近内容創作的一面,也讓大衆更直覺地感受到遊戲之是以被稱為“第九藝術”的魅力。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摒除偏見,回到創作,看看遊戲可以如何兼具藝術價值與文化屬性

《遊托邦 遊戲現場》策展人楊靜告訴記者,展覽選取的19個遊戲,并非大型網遊,而都是偏于獨立向的遊戲。它們在美學、互動設計、叙事環境、情感體驗等向度,能夠打破既有的陳規。“展覽用藝術的放大鏡聚焦遊戲設計和藝術實踐的最精妙處,将看上去混為一體的遊戲做時空解剖,打開遊戲制作的背景,把圖像、程式、劇本等生産現場的幕布掀開,讓大家了解,遊戲是如何煉成的。撇去對遊戲的偏見,遊戲也可以很學術,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屬性。大家可以在展覽中體會到,為什麼遊戲也被稱為‘第九藝術’。”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時間上,展覽後退到遊戲藝術家與設計師除了腦中一個奇思怪想之外身無一物開始,看他們如何走過原型、疊代、測試、使用者生成等等步驟,聚沙成塔;空間上,展覽則把遊戲中的建築、人物、美術、動畫、文本、叙事、關卡、各個子系統分拆開來,借着系統論的顯微鏡,看看最終成型的巨型系統中,每個零件的樣貌以及系統内部的張力和緩沖。

讓遊戲回歸到内容創作的世界,可謂此次展覽呈現出的最大價值。在這一創作世界裡,遊戲的玩法機制、賣點均讓位于對遊戲創作出的内容内涵、想要傳遞出資訊的探尋,遊戲作品成了放置在人面前的影像、藝術品以及各種道具,人進入場景與創作的過程互動替代了日常玩樂的消遣,遊戲被熟知的商品概念被消解了,作為媒介本身的意義得到了凸顯,創作者與體驗者互為了解成了核心主題。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江南古鎮微縮模型搬進展廳,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一衆極具實驗性和探索性的展覽項目中,椰島遊戲旗下《江南百景圖》的微縮景觀吸引了很多人駐足拍照,見證傳統文化對于Z世代的号召力。

擁有大比例展台空間的微縮模型景觀,配合展覽動線設計上的榫卯結構涼亭,觀衆得以瞬間進入《江南百景圖》所創造江南古鎮場景中。從應天府、徽州府、蘇州府、杭州府最後到松江府,從八腳牌樓到斷橋殘雪,從柳浪聞莺到豫園九曲橋再到城隍廟,微縮景觀模型都從細節處一一呈現,觀衆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代時期江南古鎮建築的制式和傳統布局,也可以感受到江南古鎮各自的奇觀,仿若江南古鎮大觀。

作為現場國風展項的代表,微縮景觀沿襲了《江南百景圖》備受好評的中國古典繪畫技巧與風格,由制作組邀請手工匠人一刀一刻打造,耗費了數月,最終呈現出《江南百景圖》内備受歡迎的古鎮風光。

而搬進展覽現場的涼亭,由榫卯結構組成,是一位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裝置,也是油罐藝術中心館長的私藏。人們可以在這裡歇腳,玩一玩江南百景圖,聊一聊展覽、藝術和遊戲。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據悉,讓觀衆快速“入畫”是展台設計時重要的考量,而之是以會有微縮景觀這樣的作品,也是基于《江南百景圖》過往在傳統文化傳承與關聯方面的經驗。作為一款頭部的國風遊戲作品,《江南百景圖》以其對諸如《清明上河圖》等中國古典國畫繪畫技巧與風格的承襲,對明代江南古鎮風貌的再現,實作了在年輕群體乃至大衆群體的破圈。在過去所被受邀的線下場景關聯和内容關聯案例中,比如上海豫園、徽州、電影《天書奇譚》等關聯也大多與傳統文化有關,這推動了制作團隊産生要将傳統文化題材持續做深、做細、做透的想法。

在規劃中,一方面,《江南百景圖》将會通過植入更多地場景擴充作品内對中國傳統文化風貌的呈現,比如新上線的揚州城,另一方面,在對外推廣中,《江南百景圖》則始終堅持傳播中國文化為首要要素,讓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閱聽人的第一感覺點。比如從遊戲上線之初,就一直在制作的弘揚傳統節日習俗的視訊。

在制作組看來,《江南百景圖》每一個創作次元和細節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放大,這也決定了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上,《江南百景圖》并不需要去做刻意的營銷與關聯,做好作品就是最好的傳承。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目前,《江南百景圖》面向全球閱聽人的推廣有序進行中,對椰島遊戲而言,立足于上海,推動《江南百景圖》在世界範圍内,成為中國傳統國畫元素和江南文化傳播的主要媒介,将是長遠的目标。

椰島遊戲COO陳聞表示,除了商業價值,遊戲作為備受年輕人歡迎的媒介、作為藝術創作的重要形式這一特質也應當得到正視,而除了呈現主流文化或者小衆文化,一系列事例也證明了,遊戲在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進行傳統文化傳承與輸出方面,可以起到正向引領的作用。“我們通過《江南百景圖》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後續我們也會挖掘更多好的内容創作題材,向世界展現中國故事的魅力。”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展覽中有很多别緻的遊戲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同是走中國風的《汐》,邀請玩家通過打擊空中的燈籠,越過齒輪、懸崖等障礙,探索近百個關卡。融合東方風建築的美術風格、哀傷唯美的劇情故事都呈現出一種寫意的美感。展覽現場,《汐》通過人物手稿、美術參考照片、機關地圖與場景素材圖,引出一場開發者與玩家之間的隔空對談。

互動解謎遊戲《月影之塔》用優秀的美術風格和精緻的背景音樂就建構了一個奇趣而绮麗的童話世界。人們能在展覽中看到一份圍繞遊戲的極為詳盡的美術設計内容與關卡設計示意,更有一段視訊,用以講述整個開發曆程中的點滴。

承載着創意與匠心的遊戲,以獨特魅力诠釋着它們如何成為當代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油罐變身“遊托邦”,微縮版《江南百景圖》等你來打卡!

作者:範昕

編輯:周敏娴

責任編輯:黃啟哲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