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問題 内容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2021春季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羅傑 任健)
這個作業的要求在哪裡 案例分析作業
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标是 提高個人開發水準以及團隊合作意識
這個作業在哪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作目标 對各種案例進行分析、評測、思辨和總結,從中學習軟體工程的原則在實踐中的展現

寫在前面...

在大學課堂中,很多同學都會使用一些筆記軟體來輔助學習。就我個人而言,身邊的同學主要使用的是 GoodNotes 和 Noteability 兩款付費的筆記APP,但是在給出的示例中卻并沒有這兩款軟體...... 為了比較這些學習軟體之間的 相似 或 差異化 功能,我主要選取了 Evernote、Notion、語雀和 GoodNotes 這四款筆記軟體進行調研分析。前三款軟體所有的操作均是在 windows 10 作業系統以及 Edge 或 Google 浏覽器上進行的,最後一款軟體由于我将其安裝在平闆上且主要功能為手寫筆記,故特将其分開比較。

關于🐞的量化名額:

  • 1⭐:使用者可能不易察覺,對于系統安全性以及使用者體驗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 2⭐:少量使用者可能會使用到該功能,對于系統安全性無影響,對使用者體驗有一定影響
  • 3⭐:部分使用者可能會使用到該功能,對于系統安全性有少量影響,使用者體驗較差
  • 4⭐:嚴重系統故障、伺服器鑒權漏洞或重要資料洩露、使用者體驗較差
  • 5⭐:緻命性系統故障、緻命性安全性漏洞、使用者體驗嚴重影響

一、調研,評測

Evernote(印象筆記)

  • 适用版本與使用價格

    印象筆記适用于多種版本,包括網頁版、iPhone/iPad用戶端、安卓用戶端和Windows/Mac用戶端,可以說無論是手機、平闆還是電腦都可以選擇到合适的版本。

    就會員機制而言,免費帳戶除了每月上傳流量隻有60MB之外,可以基本滿足學生的使用需求(60MB可能隻能滿足文本筆記,如果需要上傳視訊以及圖檔明顯不夠);标準帳戶是98.04元/年,價格在筆記類軟體産品中屬于偏高,除了每月流量變為1G外,增加了支援離線通路筆記和檢視筆記曆史的功能;進階賬戶和專業賬戶除了各種功能使用次數的提高外還增加了客服支援。由于這裡隻是對基本功能進行探索調研,是以我在windows用戶端注冊了一個免費帳戶進行體驗。

  • 基本功能初體驗

    由于選取的筆記種類較多且時間有限,是以在探索 Evernote 的功能時我參考了其官方的使用錦囊(雖然使用錦囊頂多算是使用者使用說明,不屬于該軟體的功能體驗,我也不是專業的設計師,但是這随心所欲的排版、令人迷惑的行間距以及參差不齊的圖檔着實讓人很是難受)。

    在下載下傳并注冊好賬号後,我打開了印象筆記的windows用戶端界面。最左側是菜單欄,主要包括清單、素材庫、全部筆記、筆記本和空間等等。清單可能充當的是随手記的功能,素材庫中可以存儲一些筆記中使用到的檔案,全部筆記中會顯示出所有的筆記,筆記本中是一些筆記的集合,空間中存儲着一些模闆,也可以建立筆記或筆記本等等。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 描述使用這個産品的過程,解決了使用者的問題麼?軟體在資料量/界面/功能/準确度上各有什麼優缺點?使用者體驗方面有問題麼?
    • 印象筆記作為筆記類産品,基本功能還是較為齊全的,包括記錄文字、插入代碼、高亮顯示等等。但是衡量一個軟體的好壞當然不能以其是否滿足基本功能為标準,接下來我将着重介紹自己在使用 Windows 用戶端 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匪夷所思的問題:
      • 共享檔案時存在的綁定手機号問題(3⭐)

        在我想要共享檔案時(點選右上角的共享),顯示需要綁定手機号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點選綁定手機号後跳轉到網頁版界面,微信掃碼登入後點選綁定手機号卻顯示該手機号已被注冊,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 開始我以為是自己綁定了微信導緻手機号也被注冊,但是給微信解綁後還是無法綁定,是以這裡是為了綁定誰的手機号呢?後來我登出後再次使用手機号進行登入,還是無法解決該綁定問題,來回折騰了十幾次,遂放棄....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 全部筆記中間目錄占比(2⭐)

        在全部筆記的界面中,中間的目錄占據了很大場地,且無法改變大小,在分屏時問題就顯得更加嚴重了,工作區的空間大大減少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改進意見:該問題其實有很多解決方案:或者讓左邊的主菜單和中間的筆記目錄可縮放;或者讓筆記目錄平鋪在右半邊界面,點選其中一個筆記直接打開,導航欄放在表頭上。總之不是簡單地堆積在一起進而造成了空間的極大浪費。
      • 在該軟體的評價中有不少使用者反映同步檔案丢失的問題,可能由于我同步的檔案較少,是以暫時沒有丢失的情況。如果真的存在上述檔案丢失的問題,那這個bug對資料安全就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算是一個4⭐級bug了。
    • 關于第一個bug的成因在《建構之法》的 12.3 中可以解釋為:錯誤資訊需要給出下一步操作提示,而這裡并沒有給出詳細的幫助資訊,我也無法從錯誤中恢複工作,并且因為沒有充值導緻缺少客服服務。第二個bug可能是由于沒有充分考慮使用者體驗,内部測試不夠充分,雖然功能齊全但都是簡單地羅列,毫無設計感。
  • 定性與定量評價:

    定性:一般

    定量:(-10 ~ 10)

    類别 描述 評分
    核心功能 建立随筆、筆記、筆記本 10
    細節 分屏功能有待改善 7
    輔助功能 有很多現成的筆記素材,可以共享筆記 8
    版本 幾乎适配絕大部分電子産品 9
    廣告部分 有時會彈出廣告,比較影響使用者體驗 6
    安全性 少數使用者反映存在丢失筆記的情況 5
  • 就總體情況而言,該軟體的使用者體驗嚴重影響了軟體本身的功能。即使是免費版最簡單的功能,該軟體在整體上都會給人一種混亂與冗雜的感覺。無論是左側菜單欄中選項的設計還是編輯工具的選擇,都缺少分類的條理性與清晰感,有很多“雞肋”功能。比如筆記本和筆記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空間以及清單功能都有些多餘,Windows用戶端中兩個風格迥異的表頭套在一起等等一些不及時更新的雜亂設計讓這款軟體很難吸引新使用者加入。

Notion

  • 适用版本與軟體風格

    Notion 有 網頁版 和 插件版 兩種版本,由于Notion 的語言 不支援中文,是以為了使分析更為直覺,我使用 Google 浏覽器将源網頁翻譯成了中文(翻譯大體上還是可以接受的)。作為一款國外軟體,Notion不僅需要線上聯網通路,有時還需要用特殊形式上網通路,對一些使用者來說下載下傳都難以實作。即使登陸成功網速也會很慢,并且随時可能出現斷網導緻資料丢失的情況。這算是一個比較嚴重但是難以解決的弊端。

    相較于其他筆記軟體中規中矩甚至有些粗糙的前端界面,Notion的設計可能是其最大亮點。正如其名所言:概念。在Notion中,可以看到很多精緻的創意。從這篇知乎回答中可以看到:Notion是一款結合文檔、知識庫以及任務管理功能的全能協作工具。

  • Notion裡面的基本機關是block,每個block是一個獨立的個體。Notion裡面的基本操作是“/”,通過“/”可以輸入我想要建立的block,block裡面可以在包含block,有點像“套娃”的感覺。block裡面可以建立新的page(可以上傳想要的圖檔作為封面增加美觀性),page裡面提供了6個database模闆(Table,Board,List,Calendar等),同時Notion文法遵循markdown,十分友善。Notion裡面也有很多已經建立好的模闆可以直接使用,對于新手也十分友好。以下是我使用Notion建立Journal的圖示: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關于Notion的bug,在我看來最嚴重的就是需要特殊上網和線上通路,這些bug的解決可能暫時比較困難,有很多現實因素的原因。而作為筆記軟體本身的功能真的是已經比較完善了,由于時間的原因,本篇部落格的重點還是在另外三款軟體上,這裡對Notion的介紹就不再詳述。

  • 定性評價:好,不錯

語雀

  • 語雀暫時隻有 網頁版,軟體風格屬于比較簡約,但是功能還是比較全面的。最讓我震驚的是,作為筆記軟體,居然有文檔、表格和示範全家桶,以下将詳細叙述我的使用感受。
    • 示範功能(3⭐):

      可能是這種功能算其輔助功能吧,跟 WPS 以及 PowerPoint相比還是相距甚遠,就最簡單的分屏來說,語雀兩邊的菜單欄無法收縮導緻效果很是奇怪。其次左邊的縮略圖比例也不協調,似乎是把原圖給拉長了,以下是語雀與 PowerPoint 兩者的對比圖: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該Bug可能是開發團隊使用者體驗不完善造成的。其實筆記軟體是最應當考慮分屏效果的軟體,因為做筆記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邊對照課件或pdf文檔一邊做筆記,是以如果不能分屏或效果不好就極容易造成使用者體驗較差。而關于如何做好示範,無論是WPS還是PPT都已經做了良好的示範,這裡就不再贅述。
    • 其次是關于數學公式以及代碼塊的删除問題(2⭐):

      這裡之是以提的是删除問題而不是插入問題是因為在我看來,語雀在數學公式和代碼塊及行間代碼的插入方面已經做得比市場上大部分筆記軟體都友善成熟了。

      隻需要

      ctrl+E

      即可插入行内代碼,

      ctrl+/

      即可導入常用卡片(與 Notion 極為相似),如下圖所示: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但是在删除的時候,如果行間代碼塊的下方沒有内容時,可以直接删除該代碼塊,但如果有内容時,僅按

      Backspace

      是無法删除的,隻能再次使用

      ctrl+E

      删除,給使用帶來了一定的不便性。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該Bug應該是測試團隊測試不到位造成的,隻要實時支援用回車删除所有内容即可。
  • Bug回報:

    在使用者回報方面,語雀在網頁上專門開辟了讨論區供大家提出問題,也會有官方團隊人員實時解答。我嘗試在讨論區釋出了相關問題,是另一位使用者問答的,雖然可能并沒有了解我的含義,但如果隻是在使用方法上有疑惑還是可以很快得到回應的。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 定性:好,不錯

    定量:

    建立筆記,文檔表格示範功能全面
    示範功能選擇少,有待完善
    發現子產品中含有一些科技技術知識的随筆
    回報 可以通過讨論區送出問題并在一個工作日内得到回報
    幾乎沒有廣告,使用者體驗良好
    除了個人網絡問題外暫時沒有發現筆記丢失等情況

GoodNotes

  • GoodNotes 是一款适用于 iOS/iPadOS/macOS 的筆記軟體,在 Appstore 上購買的價格為 50元。
  • GoodNotes 是我從2019年開始使用的筆記軟體,屬于主打手寫類筆記軟體,支援壓感,書寫體驗較好,個人在兩年的體驗中主要發現的Bug或者設計缺陷如下:
    • 無法錄音(2⭐)

      與 GoodNotes 勢均力敵的手寫類筆記軟體 Noteability 完美實作了錄音功能,可以一邊對老師上課内容進行錄音一邊記筆記,課後也可以編輯錄音或及時回放,而 GoodNotes 并沒有此功能。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該Bug是由于軟體開發團隊沒有及時跟進需求造成的,這其實并不能算是一個核心需求,但是當競争方出現了這一功能且深受消費者喜愛時,這種功能可能更加需要引起開發者的關注。
    • 傳入較大檔案時間較長甚至卡死(2⭐)

      曾經我在向 GoodNotes 中傳入一個幾百頁的書時出現了卡死的現象,無論退出還是重傳都沒有反應,在卡了幾十分鐘後我選擇了重新開機 iPad,GoodNotes才能正常使用。為了重制該bug,我再次嘗試向 GoodNotes 中傳入了一個大型檔案,雖然沒有卡死,但是也等待了近一分鐘。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 bug分析及改進意見

    以上兩個bug都屬于系統功能可以完善之處,如果對其加以改進也會大大增強使用者體驗。至于安全性當然可以通過增加筆記的加密功能來提高,但個人認為這屬于輔助功能,對軟體整體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 定性與定量評價

    定量評價:

    手寫筆記或導入文檔并在其中做記錄
    缺少錄音功能
    紙張大小,款式以及筆記封面可以随意選擇
    雖然需要花費50元購買,但沒有廣告等雜質騷擾
    沒有資料丢失情況

采訪不同班級的學生對語雀的使用印象

本次的采訪對象是同宿舍選了某新老師的 柳姓 同學,平時會使用筆記軟體記錄老師上課的内容并用其課下複習,是以筆記軟體對她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她是一個資深的 GoodNotes 筆記使用者,是以我為其挑選的試用産品為我在幾個産品中評分偏高的 語雀 ,以下是我與該同學的對話概要:

我:小柳同學,你要不要試試語雀筆記,簡單友善又好用 !

小柳:這軟體有桌面端嗎?可以支援離線通路嗎?如果下載下傳的話占的體積大嗎?

我:有的有的... 可以支援離線通路,占的體積不算太大,但是就體驗功能的話可以直接在網頁端體驗,差距應該不會太大。

小柳打開了語雀筆記并完成了注冊登入:這不像是個筆記軟體啊 ,咋還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我想要的筆記軟體就應該是幹幹淨淨的啊,這些推薦内容都有點知乎那味兒了,還讓我怎麼學習?

我:确實内容有點過于豐富了... 或許你可以試試筆記功能?

小柳經過了十分鐘的探索:我覺得就筆記來說這款軟體是不錯的,支援markdown功能還能插入思維導圖,基本上需要的功能都有了。

我:是啊,是以我覺得這款軟體是我測評的幾款軟體中比較看好的...

小柳:但是我覺得它的筆記模式跟我的筆記邏輯不太一緻。總的來說就是太亂了,我需要的就是幾個筆記本,每個筆記本裡可以插入筆記内容,但是這裡有知識庫和其他一些模式編排,跟我的思維模式很不一樣,讓我還要花時間去在不同模式之間轉換,這真的沒必要。是以雖然它的功能還可以,但是我不會去用...

我:還是GoodNotes好用!

小柳:✔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關于後續的改進意見,小柳同學認為這款軟體可能需要進行 “減負“ ,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些功能的增加可能會适得其反。就身邊同學來看,很多同學對于筆記軟體并不需要很複雜的功能,過于靈活的軟體可能最終不會達到很理想的效果。

二、分析

使用此服務的所有功能,估計這個軟體/網站/服務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并有專業UI支援)。

首先從上述四類筆記的測評可以看出:不同種類的筆記的功能多少與美觀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像Notion 這種全能重量型筆記暫且不予考慮。就其他幾類筆記的平均工作量來算,如果有6名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一周五天,每天全勤,隻開發這一個軟體且有專業UI支援的情況下,至少可能需要三個月左右。如果算上後續測試以及使用者回報修改等,可能時間還要拉長一個月。

分析這個軟體目前的優劣(和類似軟體相比),這個産品的品質在同類産品中估計名列第幾?

關于上述幾個産品的優缺點可以用以下表格簡要概述:

優點 缺點
印象筆記

1、标簽系統,便于查找

2、多終端同步

3、筆記模闆較多

4、可分享協作

1、使用較為卡頓

2、界面設計有待改進

3、收費較貴,問題難以回報

1、支援Markdown文法

2、輸入'/' 即可快速插入子產品化類型

3、輸入'@' 即可引入頁面

4、模闆豐富,外形美觀

1、需要特殊方式上網通路

2、不支援離線模式

3、功能複雜,上手較慢

1、可以建立多種類型知識庫,包括部落格

2、多種格式支援(文檔、表格、示範)

3、支援包括代碼、思維導圖等插入文檔

1、沒有用戶端

2、數學公式輸入繁瑣

1、手寫功能強大且支援OCR識别

2、支援大綱功能,友善查找書籍

3、支援包括pdf、ppt等多種形式文檔導入

1、沒有錄音功能

2、對打字需求不太友好

3、書寫偶爾有延遲

如果就這四個軟體進行比較的話,我個人的選擇優先度為:GoodNotes > 語雀 > Notion > 印象筆記。如果放在所有筆記類産品中比較的話,印象筆記雖然起步早,使用者基數大,但後期發展比較滞緩,大概名列前十;Notion 雖然功能強大,但第一步通路就把很多使用者攔在門外了;語雀現在發展較好,但可能需要更多的宣傳和推廣,可能能名列前十;GoodNotes在學生團體内應該算數一數二的排名,但具體放在全部使用者中也隻能排在前十左右。

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體團隊在軟體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建議)。

作為筆記類軟體的開發團隊,準确分析使用者需求是極其重要的。在《建構之法》8.5功能的定位和優先級中,由于團隊資源有限,是以可以通過以下四個象限劃分産品功能的特點,以便更準确地優化投資政策。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

團隊首先要明确在該産品中四個象限的功能分别代表什麼,其次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功能需要盡可能的完善,三四象限的功能如果時間和資金充裕也可以進行開發。

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體團隊不能在釋出前修複?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複?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首先沒有軟體是十全十美的,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定的bug,以 GoodNotes 為例:

  • 沒有錄音功能可能是對使用者需求掌握不好,或者說團隊在做需求分析時可能覺得錄音功能并不屬于核心功能,可有可無。但實際上由于其最大的競争對手Noteability有錄音功能,這就成為了GoodNotes最大的槽點。這也是《建構之法》第八章需求分析中所談到的“在軟體産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當外部的環境發生變化時,要及時調整産品需求以使得其快速進步。
  • 關于傳入大檔案時時間較長應當屬于測試問題,沒有注意在特殊的配置或環境下測試。雖然這可能和個人電腦的網速也有關,但是如果卡死可能就是軟體測試範圍沒有覆寫到較大檔案需求的原因,個人覺得應該不存在故意不修複這個bug的理由。

建議與規劃

這個軟體/網站/服務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如果你是新上任的項目經理,如何提高進而在競争中勝出?請針對以下的問題進行思考。

  • 市場概況
    • 市場有多大?直接和潛在的使用者有多少?

      關于筆記類軟體的市場還是很大的,無論是企業辦公還是各大高校,都有此類需求。直接使用者就是高校師生、企業的從業人員以及一些各類教育或者教育訓練機構的從業人員需要記錄日常計劃等等。潛在使用者可能就是仍然願意使用紙質筆記并不願意嘗試筆記軟體的群體。

  • 市場現狀
    • 目前市場上較為主流的産品可能就是上述幾種,還有 OneNote 、有道雲筆記、石墨文檔等。由于分析産品較多,這裡暫且用語雀做分析:

      個人覺得語雀的定位應該還是在廣大在職辦公人員中,優勢與劣勢在上述産品分析以及表格中都有過介紹。上述産品應該分為兩類:語雀、印象、Notion以及有道雲等主要面向的是工作群體,而像 GoodNotes 和 Noteability 主要面向的是學生群體,手寫功能強大且功能簡約。兩類産品類别内部均為競品關系,但是也會出現同時使用多種軟體各取所需的情況,例如用石墨文檔協同工作,用GoodNotes手寫筆記,用Notion畫腦圖或制定計劃等。總之,隻要有一個令客戶比較滿意且獨特的功能就會有一定的使用量。

  • 市場與産品生态
    • 核心使用者群基本特點是對電腦會一定的使用技巧且願意學習相關操作,典型使用者可以分為兩類:
      • 學曆:在讀大學或研究所學生;專業:無限制;愛好:熱愛學習,喜愛個性化配置自己的學習資料;表面需求:按一定順序記錄筆記并做整理;潛在需求:能盡可能全地記錄老師的上課内容,包括闆書、錄音等;筆記有層次感,不僅複習友善而且外表美觀。
      • 學曆:大學畢業生;專業:資訊或文科類專業;愛好:及時記錄工作内容和規劃,偶爾立一些小目标等;表面需求:能記錄并分類工作内容;潛在需求:能及時提醒工作進度,無需下載下傳多個軟體就嫩滿足所有需求,上手快、易操作、頁面簡單等。
  • 産品規劃
    •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在目前軟體的基礎上設計實時語音聽寫的功能,即可以實時将語音轉為文字。因為筆記類産品主要功能就是記錄,無論是老師上課還是上司開會,一邊聽一邊記很有可能記了前面的忘了後面的,是以用實時語音聽寫可以将老師或上司的話實時轉寫成文本,如果有些轉寫有歧義可以事後修改,保證了課堂以及會議的高效率。
    • 關于角色配置:可能三個人做開發,兩個人做測試,一個人做美工,因為該功能對于美工的要求不高,使用者的主要關注點應該還是在轉寫的準确度上,是以後期如果開發的任務大緻完成後也可以轉做測試提高功能準确度。
  • 十六個周期每周的工作規劃
    周期 規劃
    1 項目規劃(項目計劃的編制、修改和确認)
    2 需求開發(使用者需求調研)
    3 需求開發(使用者需求評審及頁面設計)
    4 需求開發(修改需求及使用者界、編寫需求格式說明、需求驗證)
    系統設計(界面設計、資料設計、結構設計)
    6-9 編碼實作(基本功能)
    9-11 編碼實作(增量功能)
    12 代碼複核及單元測試
    13-14 內建測試、系統測試、環境測試、測試總結等
    15 驗收測試及産品送出
    16--- 運作維護

寫在後面...

以上的測評都帶有比較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雖然我也算是一個深度筆記使用者,幾乎每次上課都喜歡在老師發的課件或者空白筆記上寫寫畫畫,但其實在完成此次作業之前我也隻嘗試過 GoodNotes , Noteability 和 OneNote 這三款軟體。我喜歡在 Pad 上手寫筆記,這算是我對筆記的硬性要求,是以舍棄了 OneNote , 其他兩款在我看來性能所差無幾,由于我是先使用的 GoodNotes , 裡面已經存儲了不少筆記了,是以為了避免遷移以及丢失筆記的麻煩就沒有再使用 Noteability。

關于課程要求調研的筆記軟體我在體驗完之後都沒有很喜歡,對現階段的我來說實用性也不大,可以說這些軟體對我來說都太重了。如果隻需要寫簡要的總結或實驗文檔之類的東西,我甯願使用 Word 或 Typora 來代替,如果需要寫格式規範較強的文檔就使用 Latex,上課的筆記就用 GoodNotes 手寫記錄。

可能是因為自己所處環境的原因,我更喜歡界面簡潔、功能區分度強的軟體,當然我也隻能代表筆記消費者中的部分群體,現實生活中喜歡外表美觀、功能多樣的筆記軟體也大有人在。是以如果作為筆記類軟體開發商,既要尋求消費群體的共性,也要适當做出取舍,真正了解《建構之法》的使用者需求中不同投資産生的不同效果展示的那樣,才能真正以最小的成本擷取最大的效益吧。

軟工——關于筆記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