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不少的好皇帝,如果我們說起在明朝的好皇帝的話,那一定難免要說起朱元璋和朱棣。因為朱元璋開啟了這個明王朝,使得百姓免于被蒙古人統治,住地對于曆史的貢獻也非常的大,尤其是在對外開放這方面,他付出的特别多,比如說我們很熟悉的鄭和下西洋就是他能力的一個表現。

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那麼他是如何登基為皇帝的呢?明武宗去世之後,并沒有子嗣繼承大統。于是張太後和内閣楊延和商議之後,決定推選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為皇帝。在位初期的朱厚熜嚴懲貪官、愛戴百姓、整頓朝堂,開創了國泰民安的景象。但是到了中後期,朱厚熜開始迷信道教,受惡人蠱惑,導緻國家處于動蕩之中。
雖說朱厚熜登基後期差點毀掉整個明朝,但是朱厚熜登基前期所作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我們評價一個曆史人物,不能光從表面看,還要聯系當時的背景和處境看。朱厚熜登基前期所作出的貢獻我們無法将其磨滅,後期朱厚熜的二十年不上朝其實是有原因的。每一個史書的評價都将其描述為聽信小人讒言和迷信于道教,其實并非如此。
在明朝的時候,百姓和百官對朱佑樘的評價都非常的高;朱佑樘繼位以後,朝廷之上出現了政治清明的景象。由于朱佑樘的勤儉節約,勵精圖治,使得明朝也實作了中興,史稱“弘治中興”。朱佑樘對于官員和百姓,始終保持一顆仁慈之心,世人都知道朱佑樘是千古明君;朱佑樘的私生活作風比較好,作為一個皇帝,有千百個妃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朱佑樘不一樣,朱佑樘隻有一個皇後,他隻愛自己的皇後一人。朱佑樘是曆史上唯一一個隻娶一個老婆的皇帝,這在世界曆史都是僅有的一位。
朱厚熜在治理國家稍有成色之後,朝廷之上便爆發了“頑疾”。一群群的文人集團開始向他發難。這期間君臣沖突爆發,最後釀成了“血濺左順門”事件。最後雖然朱厚熜在文人戰争中獲得了勝利,但是君臣之間的沖突并沒要減少。朱厚熜便看出了明朝君臣制度的纰漏,自此之後,便開始二十年不上朝堂的傳說。雖說他二十年沒有上朝堂,但是他也沒有不管不顧,他暗中将武将的職位提高,将門派鬥争放在朝堂之上,最後在背後将黨派鬥争掌握在皇權手中。
朱厚熜在位期間國家多次發生朝廷争鬥内鬥事件,最後他都從其中脫身保全性命,這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他的運籌帷幄。在如此的背景之下,朱厚熜也沒有将江山葬送在自己的手中,也從側面展現了他的聰明才智。你覺得朱厚熜是不是明朝最厲害的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