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歡迎大家來到千面略懂先生的《王陽明心學》課堂!

解密王陽明心學,做内心強大的人!

修煉強大内心的神奇智慧,做内心強大的人必看,彙集《傳習錄》全書精華;汲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力量,内心強大的光明之學,成功修身的智慧之源。

希望你能有所收獲,今天講第一講,請您閱讀。

孟子說:“五百年必有聖人出”。

何為聖人?我想橫渠四句能夠說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聖人必須要具有重建社會價值,挽救世道人心的格局和胸懷。即:能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但是做到這些必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擁有超乎尋常人的堅定信念和意志,在困厄接踵之時也能淡然處之。

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最後一個聖人了,中國再也出不了聖人了。”原因在哪?因為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忙,也越來越盲目和迷茫了,再也沒有時間去管“心”的問題。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社會發展的很快,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996已經成為打勞工的常态。在大城市裡,早上6點多起床,坐車趕往城市的東邊或者西邊,坐了将近一個小時的車,上完8個小時的班,又坐一個小時的車趕回家。

回家後,大部分人的時間又被網絡遊戲或者短視訊所支配,每天就活在如此繁忙和迷茫的生活狀态中。

還有一小部分人就忙着追求自己的晉升之資,是以産生了考研熱和國考熱。社會内卷嚴重,但每個人都是如此,在這種狀态中,你我總是會莫名的感覺到心慌。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在我們為了金錢而奔走,為了功名而忙碌,為了就比别人強那麼一點拼命的時候,我們的身心越來越疲憊,但欲望就擺在眼前,它就像毒藥一般讓人欲罷不能,最終迷失其中。

我們能怎麼辦?王陽明給我們這個時代開了處方: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宇宙是流動不息的,人也不例外,但人流動不息的隻能是身體,心要有所安定。當人心能夠在繁雜的世界中管住自己身體的時候,那麼不管外界如何變化也能泰然處之,人也不會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迷失自我。

01

失敗并不可恥,重要的是心态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王陽明有詩雲:“險夷原不滞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此詩名為《泛海》,寓意不管大海如何翻騰,都隻是眼前浮雲。這首詩表現了王陽明看透世間榮辱,淡然處之的心境。

大明王朝弘治十五年會試,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唐伯虎,另一個便是王陽明。前者因為卷入考案終身禁考後醉情于山水,帶着對科舉的憤懑投身于詩詞、繪畫,最終在藝術領域内成為一位光彩奪目的藝術家。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後者與唐伯虎的遭遇大徑相同,但王陽明對科舉的态度與唐伯虎截然不同。有一回老師告訴王陽明天下第一等大事是科舉。王陽明不以為然,他認為天下第一等大事便是做聖人。

弘治十五年的會試是王陽明第二次參加考試,和第一次一樣他落榜了,身邊也有落榜的考生,他們要麼是暗自傷心,要麼是嚎啕大哭。

王陽明卻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當朋友以為他也傷心對其進行安慰時,王陽明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02

立志高遠,雖遭遇磨難而初心不改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要做到從容泰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們能從王陽明身上發現方法:立志高遠。

我國現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朱光潛先生也曾說過:“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

我們的慌張、不淡定從何而來?從煩惱中來,是因為我們将一些事看得太重要,将自己看得太渺小。使得我們每天将這些瑣事放在心頭,今天考慮這個,明天考慮那個,年輕人本應該是朝氣蓬勃的,而不應該是暮氣沉沉。

暮氣沉沉是因為我們思量的太多,思量的太多是因為我們沒有高遠的志向,是以才會為還未到來的明天過多的憂慮。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王陽明立志當聖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經曆過宦官當道的“八虎之亂”,因仗義執言,為被捕的官員鳴不平而“被杖四十,谪貶至貴州龍場”。

在去往龍場的路上,王陽明遭遇追殺,僥幸逃過一死,漂泊在海上時又遇商船迷航。但這些大風大浪都沒有讓王陽明慌張、迷失方向,反而讓他更能堅定自己的目标,最終在龍場悟道。

是以,我們可以說王陽明能淡然處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立志高遠,眼前所有的困境都隻是達到目标的沿途風景而已。

03

心外無物,人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要做到遇事從容的根本在于内心強大。正如王陽明自己所說的:“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兇災祥”。

王陽明将自己的心看做是宇宙的根本,萬物的流動不過是心的流動罷了,隻要心不動,那麼不管外界之事如何變動不息都隻如“庭前柏樹子”。

“心外無物”,人隻有找到自己的那顆赤子之心,才有可能在面對這個紛繁的世界的時候,具有一顆無所畏懼的心。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王陽明認為:“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心就像“定盤針”,它是事物的根源。

人之是以遇事慌慌張張的原因在于人心被外物所奴役,心是掌管情緒的,當心不斷的受外物的影響,情緒當然也将無法平靜,人也無法從容。

要保持從容,必須讓心成為世界的主人,以心奴役萬物,在王陽明看來心便是良知,以良知為人的精神家園,人才有所栖息。

解密王陽明心學: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從容而泰然

在這個物質财富高度發達,精神财富極度貧瘠的時代,人越來越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是以人越來越迷茫,不知道該為什麼而開心,該為什麼而哭泣。

正因為如此,王陽明的思想猶如一道陽光,對我們的啟發意義是十分巨大的。

陽明心學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管多忙,都能發自内心的去反思,探視自己真正的想法,認識事物的真相,以良知為根基,重建自己的精神宇宙,如此才能夠從根本上做到從容而泰然。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檔均來自網絡,隻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于商業用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