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為何能夠成為清朝支柱?關鍵在有一支軍隊,還采用洋人武裝

李鴻章是我國近代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能夠起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有一支軍隊——淮軍,但是最初淮軍号稱“叫花子軍”,李鴻章是如何将淮軍變成後來中國最強的軍隊之一的呢?其實這裡面關鍵在于他在武器裝備上的努力。

李鴻章為何能夠成為清朝支柱?關鍵在有一支軍隊,還采用洋人武裝

羅爾綱先生認為“李鴻章毅然把從前淮軍營制所用的小槍、擡槍逐漸的改換洋槍,并把土鑄的劈山炮換了西洋開花大炮”,并認為“淮軍改用西洋兵器實受常勝軍的影響,而淮軍戰勝太平軍亦由于兵器的優良”,而樊百川雖對于淮軍頗有微詞,但是也承認淮軍是“中國的第一支半殖民地近代武裝,”并點破李鴻章所部迅速改換裝備的機緣之一“李鴻章既然一到上海,就表示對洋式武器的極端羨慕,上海又是洋槍易購之地,一個月後且已署理江蘇巡撫,有權可以提撥上海軍晌,其實際采用洋式武器,自然也會甚為積極。”

李鴻章為何能夠成為清朝支柱?關鍵在有一支軍隊,還采用洋人武裝

李鴻章力求用西式武器裝備他的部隊,對清朝鎮壓太平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淮軍的戰鬥力有助于上海的防衛,并且使向西進攻成為可能。李鴻章所部在安慶之是以能夠達到湘軍成軍的裝備标準、能夠較快地掌握其火器使用與相關技戰術,迅即成軍東下的原因即在于所部鼎、慶、銘、樹各枝營頭在團練階段即已經初步裝備了較為原始的火器裝備,而在裝備與物資供應方面與曾國藩所部湘軍有了初步的軍事關系。

鹹豐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李鴻章緻潘鼎新函紮中即有“火藥三百斤、火繩三百盤、噴筒一百個,聊資接濟”語,這份信函實際上是李鴻章招徕潘鼎新所統團練、欲使之簡練所部成為一營“帥意将令閣下照湘軍營制,募練五百人,其口糧與張山樵之淮勇一律”;是以這封信能夠透露出當時潘鼎新以及當時與之相似的團練裝備情況:“所慮楚軍不用長杆火器,專用擡炮小槍;輕重大小,毫不參差;步伍連環,須有限制;閣下所部未必即能降心相從耳。”’李鴻章顧忌的潘部執行楚勇營制最大的問題即在雙方火器裝備上的不同。

李鴻章為何能夠成為清朝支柱?關鍵在有一支軍隊,還采用洋人武裝

如果不熟谙清軍制式火器使用火藥、火繩的規制與大緻情況,則對于李鴻章所撥發給潘鼎新火藥數量透露出的潘部火器裝備情況難有所體會。“軍中利用,火器為先”,清朝素重火器的使用與裝備,在沒有辦法購到西式先進後膛火器的情況下且在所接觸的西式火器又不夠先進的情況下,鹹豐承認“銅帽槍實為利器之最、尤利于風雨,現在軍營能否購買應用,著傳知吳健彰酌量籌辦,雖不甚多亦可,若無風雨時用之、固覺捷便,然出槍太多、内有藥渣堵塞火門,尚不如火繩可百發百出。”

李鴻章為何能夠成為清朝支柱?關鍵在有一支軍隊,還采用洋人武裝

曾國藩更自承所部湘軍師法綠營,“湘勇槍炮系照綠營兵丁之法,但演放視綠營更勤耳;閣下由綠營行伍出身,貴部亦多由兵丁出身者,于操演槍炮必系内行。”李鴻章所撥物資裡面沒有轟藥、而轟藥的加工技術較之普通火藥更繁雜、成本更高,軍前難以制造,故而曾國藩所部并未能夠區隔制造,曾國藩在給其弟曾國荃的信劄中談到此事時以為“擡小槍之藥,與大炮之藥,此間并無分别,亦未制造兩種藥。以後定每月解藥三萬斤至弟處,當不緻更有缺乏,”故而李鴻章撥發潘鼎新所部的火藥亦隻是一種的原因自明,并非李鴻章薄于團練、或者潘部裝備上的問題。但即使如此,李鴻章所撥火藥也相當于鳥槍施放萬出的數量了;而同時也可窺見潘鼎新所部團練在實戰中頗多依賴鳥槍,其作戰能力與經驗已經不是普通民團所可媲美的。

李鴻章為何能夠成為清朝支柱?關鍵在有一支軍隊,還采用洋人武裝

尤其是後來李鴻章接受了戈登常勝軍的全套裝備之後更是一躍成為最強的武裝,可以說李鴻章的崛起關鍵就在于得到了先進的火器。

參考資料

【1】李鴻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