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 月 13 日,在 1906 年的今天,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出生。周有光生于中國江蘇常州,是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他是屈指可數的與愛因斯坦面談過的中國人,曾參加并主持拟定《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創始人之一。回顧科技曆史上的 1 月 13 日,這一天還有過哪些關鍵事件發生呢?
1934 年 1 月 13 日:圖靈獎自動定理證明先驅 Robin Milner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
羅賓·米爾納(Robin Gorell Milner)出生于 1934 年 1 月 13 日,他是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因自動定理證明機 LCF、ML 語言、通信并發系統的一般性理論 CCS 三個方向的貢獻獲 1991 年圖靈獎。他是英國皇家學會成員,ACM 會士;英國皇家學會米爾納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2008 年,由于“對計算機科學的基本貢獻,包括 LCF、ML、CCS 和微積分的發展” ,他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米爾納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早年就讀于伊頓公學。後加入英國皇家工程兵部隊,獲得少尉軍銜。1952 年,他入讀劍橋大學國王學院,1957 年畢業,随後擔任教師賺了第一桶金,然後在 Ferranti 公司當程式員。此後他進入學術界,先後在倫敦城市大學,斯旺西大學,斯坦福大學任職。1973 年,米爾納回到英國愛丁堡大學,在愛丁堡大學任職期間,他開發了函數式程式設計語言,ML,并和他的同僚一起完成了 LCF 的開發。ML(Meta Language)是一種支援指令式程式設計的函數式程式設計語言,是為了幫助在 LCF 定理證明機中尋找證明政策而設計的。ML 家族如今主要的兩種方言是 Standard ML 和 Caml,影響了後來的 Haskell 等語言。
在離開愛丁堡前,羅賓·米爾納向現在的愛丁堡大學資訊學院提供了一筆捐款,并成立了每年一次在愛丁堡大學資訊學院舉行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羅賓·米爾納演講,被邀請的演講者都是對理論計算機科學有重大貢獻的學者。1995 年,羅賓·米爾納回到母校劍橋大學任教,并擔任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主任。2009 年起,米爾納回歸愛丁堡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主席。2010 年 3 月 20 日,米爾納因心髒病發作卒于英國劍橋,享年 76 歲;他的妻子露西在他之前不久就去世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0 年 1 月 13 日:微軟比爾·蓋茨将其 CEO 頭銜讓給了 Steve Ballmer
2000 年 1 月,比爾·蓋茨(Bill Gates)辭去微軟的首席執行官,由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繼任;他仍然擔任董事長,并為自己創立了一個新職位“首席軟體架構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2006 年 6 月,蓋茨宣布,他将在微軟的全職工作轉變為兼職工作,漸漸地轉移他的職責。蓋茨于 2014 年 2 月辭去微軟的董事長,同時仍作為技術顧問,協助新任命的首席執行官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圖源:CSDN 下載下傳自東方 IC
史蒂夫·鮑爾默是蓋茨的大學同學,于 1980 年 6 月 11 日成為微軟公司的第 24 名雇員,是蓋茨雇用的第一位商業經理。起初他能夠拿到 5 萬美元年薪,正好是當時公司資本的 1%。而微軟公司 1981 年創立的時候,鮑爾默擁有 8%的股份。鮑爾默是世界上第一個隻通過微軟公司配給的股權成為的億萬富翁,而他既不是該公司的創始人,也不是其親戚(而是大學同學)。
作為服務于微軟最長時間的雇員,鮑爾默在擔任微軟 CEO 的任期和遺産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他于 2014 年下任後,微軟公司銷售額一共翻了三倍,利潤翻了一番,但卻失去了市場主導地位,錯過了 21 世紀的技術趨勢,例如以 iPhone 和 Android 形式出現的智能手機的崛起。鮑爾默還反對開源社群和開源軟體,對競争對手的公司和産品言辭激烈,造成了一種偏見。
常有人指出鮑爾默在任期間,微軟錯過了許多商業機會,包括觸控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截至 2016 年第四季度,Windows Phone 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僅為 0.3%。而 2012 年推出的 Microsoft Surface 平闆電腦系列銷量慘淡;鮑爾默也曾承認開發 Windows Vista 是他最遺憾的事,但微軟似乎沒有從 Vista 吸取教訓,2012 年推出的 Windows 8 依舊收到不小負面評價。2013 年 8 月,鮑爾默披露即将在一年内退休,當時微軟股價漲了 8%,有言論直指鮑爾默是糟糕的 CEO,而鮑爾默反稱自己在任微軟期間,公司盈利方面做得已經相當不錯,除了蘋果之外,微軟是最賺錢的公司。你如何看待微軟在 2000 年至 2014 年這段時間的成果?鮑爾默做的夠好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2014 年 1 月 13 日:谷歌收購 Nest
Nest Labs 由前蘋果工程師 Tony Fadell 和 Matt Rogers 于 2010 年創立。該公司的首款旗艦産品是于 2011 年推出的 Nest Learning Thermostat。該産品具有可程式設計,自主學習和支援 Wi-Fi 等功能;随後是 2013 年 10 月推出的煙霧和一氧化碳探測器。到 2012 年底,公司迅速擴充到 130 多名員工。2014 年 1 月 13 日,谷歌宣布計劃以 32 億美元現金收購 Nest Labs;谷歌于次日,即 2014 年 1 月 14 日完成了收購。該公司從此獨立于谷歌的其他業務營運。
2015 年 8 月,谷歌宣布将在新的母公司 Alphabet 下重組其業務,Nest 将作為新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從谷歌中分離出來。重組導緻 Nest 首席執行官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在 2016 年 6 月的部落格文章中宣布,他将離開與馬特·羅傑斯(Matt Rogers)共同創立的公司,并擔任“顧問”角色。Nest 在 2016 年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有限的市場。根據 Forrester Research 的 Frank Gillet 的說法,隻有 6% 的美國家庭擁有聯網裝置,例如電器、家庭監控系統、揚聲器或照明裝置。他還預測,到 2021 年,這一比例将僅增長到 15%。此外,普華永道在 2016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72% 的受訪者預計未來兩到五年内不會采用智能家居技術。到 2016 年 6 月,收購 Nest 被一些媒體描述為谷歌的“災難”。
到了 2018 年 2 月 7 日,硬體負責人 Rick Osterloh 宣布 Nest 已與 Google Home 和 Chromecast 等部門直接并入 Google 的硬體部門。它将保留其獨立的帕洛阿托總部,但 Nest 首席執行官 Marwan Fawaz 從此将向 Osterloh 彙報,并計劃在未來的産品中與 Google 平台和軟體(如 Google Assistant)更緊密地內建。消息宣布後不久,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産品官馬特·羅傑斯(Matt Rogers)宣布了離開公司的計劃。7 月,Nest 與由 Rishi Chandra 上司的谷歌家庭裝置團隊正式合并;随後在 2019 年的 Google I/O 主題演講中,谷歌宣布 Google Nest 現在将作為 Google 所有家居産品的整合品牌。
曾幾何時,亞馬遜還沒進軍智能家居市場,大洋彼岸的小米也還沒布局米家生态,Nest 便是當時的行業風向标;在被谷歌收購之後,Nest 從獨立業務一度淪落到差點被 Alphabet 賣掉,又因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被拉為谷歌智能家居的主要載體。命途多舛的 Nest 幾乎便是谷歌這幾年追逐硬體市場的一個縮影,空有強大的算法和 AI,卻似乎永遠抓不住使用者的需求;谷歌在一次次陣痛中檢討,以至于如今在智能家居市場全面落後于亞馬遜。谷歌接下來還會怎麼布局?讓時間來見證這個問題的答案。
2019 年 1 月 13 日:電視劇《矽谷繁榮》(Valley of the Boom)開始播出
《矽谷繁榮》(Valley of the Boom)是一部由馬修·卡納漢創作的美國紀錄片電視迷你劇,于 2019 年 1 月 13 日在國家地理頻道首播。《矽谷繁榮》仔細研究了投機文化、創新文化和放縱文化,這些文化導緻了 1990 年代科技泡沫的快速膨脹和破裂;劇中結合史實與采訪,講述了矽谷早期戲劇性的真實内幕。而除了馬克·庫班(Mark Cuban)和阿裡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等其他網際網路名人之外,該系列還采訪了劇集部分中描繪的許多人。網景聯合創始人兼前技術副總裁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拒絕接受采訪。
STXtelevision 在中國發行了該系列電視劇。雖然這部電視劇主要關注網景、theGlobe.com 和 Pixelon 三大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的快速興衰,但該節目也突出了那個時代的小公司,如 sfGirl.com。使用科技産品的人很多,了解喬布斯、蓋茨這樣的名人名事的也不少,但這些科技事件背後辛勤勞作的程式員與科技曆史,卻鮮有人描繪。電視劇《矽谷繁榮》證明了網絡曆史這一主題與紀錄片一樣,龐大和搖搖欲墜,難以捉摸;無數英雄人物從科技熱潮脫穎而出,并在經濟泡沫之中存活下來,而這也是“曆史上的今天”專欄一直在陳述的故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新程式員003》正式上市,50餘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雲原生和數字化的開發者們的一本技術精選圖書。内容既有發展趨勢及方法論結構,華為、阿裡、位元組跳動、網易、快手、微軟、亞馬遜、英特爾、西門子、施耐德等30多家知名公司雲原生和數字化一手實戰經驗!
曆史上的今天:比爾·蓋茨開始退位;谷歌收購 Nest;ML 語言之父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