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古往今來我們這片土地上留下很多事情,我們将跨越時間的距離,去找尋那曆史的痕迹,探究這片土地的塵封記憶,追逐那時間長河中美麗的一刹那,用文字跟語言去記錄已經消散于天地中的一點痕迹,去探究曆史背後的故事,還有很多古時候你不知道小趣事,今天說說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唐朝太子中風癱瘓26年,父皇去世他卻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提起唐朝,大部分想到的都是以女子稱帝的武後或是李世民。這兩位固然傳奇,卻是一生深陷于權力的角逐中。不過,今天小編要講的這位皇帝也是傳奇,他當了二十六年太子,在繼位前一直中風不起,可是老皇帝一死,他立刻站了起來,結果卻隻當了8個月皇帝!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或許很多人會以為這位太子是僞裝的,但并非如此,此人名為李誦。當了這麼多年太子,好不容易謀得皇位,而且身體好轉,這本是好事,可是不過一年後,李誦立刻宣布退位,安然做起了太上皇,這樣的皇帝實在是佛系的很。

李誦之父是德宗,這位唐德宗所處的時代并不算好,此時剛剛經曆安史之亂,唐朝也是自此由盛轉衰。唐德宗雖然一生沒有太大的功績,但是好歹沒有什麼過失,他最大的優勢便是長壽。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甚至李誦差點被自己父親活活熬死,長達二十六年,李誦一直期待着皇位,可惜父親卻是難得的長壽皇帝,在德宗死前一年,李誦因為年紀過大,患了中風卧病不起,甚至連說話都成了問題。

很多人認為,德宗也是是以而死,因為在得知兒子病況後,德宗傷心病倒。在重病中,雖然太子已經重病難以下床,但是德宗依舊沒有更改儲君的意思,因為他自知命不久矣,不可能再有時間去培養新的儲君。

而且,李誦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在全國看來,此人都是當之無愧的繼任者,是以隻要李誦還有一口氣,皇帝位置就等着他來做。話雖如此,太子皇帝全部病倒,這讓全國陷入恐慌之中。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在德宗病重第二年,由于自己的病情和太子的病重,德宗憂郁中病發死去。直到死前,德宗一直想念着自己的兒子,隻可惜對方也身患重病,難以一見,最終,在滿朝的陪伴下,德宗駕崩,新帝繼任迫在眉睫。

雖然繼任者是李誦無疑,可是此時此人連起床都是問題,衆位大臣都憂心的很,不知道如何讓登基順理進行。可是,就在這一關鍵時間點,東宮卻是傳來了奇迹的消息,太子竟然站起來了。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原來,在得知父親病死後,李誦心中悲傷不已,再加上權力的刺激,多重因素讓他被刺激的病情好轉。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很玄妙的東西,是以在情緒的鼓舞下,李誦戰勝了病魔也不一定。

得知太子站起來後,衆位大臣皆感慨皇威,并且忙碌着新帝的登基。隻可惜,新帝上位之後,身子依舊是不見好轉,李誦在虛弱中雖然是想要作為一番,卻是礙于身體無法發揮,并且此時太監幹政,李誦無力抵抗,隻能宣布内禅。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李誦在皇宮中将位置傳給了自己的長子,自己惋惜的當起了太上皇,這在一位雄主看來是多麼不幸的事,努力了這麼多年,到頭來卻是一場空,是以在哀怨中,李誦第二年因病去世。

李誦稱帝和退位的時間短暫無比,不過8個月的政治場上,衰弱的他無力改變什麼,隻能将皇位讓給兒子,或許此時他更想要的不是什麼權力,而是健康吧。

唐朝在曆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朝代,這個朝代有權力的混亂厮殺,也有難得一見的溫情,更有君臨天下的輝煌,如今世界各地依舊在傳頌着唐朝的威望。各地唐人街成為了中國人全球各個地方精神的聯絡。

唐朝太子當儲君癱瘓26年,父親去世他站了起來,當8個月皇帝退位

李誦身處這個朝代,卻是不能大展雄圖,這或許是他的悲劇,不過他好歹挨到了皇位接任,讓皇位平穩過渡到了兒子手上,這也不失為一大功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