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對聯”,可謂是家喻戶曉。其奇妙之處在于,無論你是才高八鬥的秀才,還是目不識丁的農夫,隻要有興緻,都可以來湊熱鬧。

隻要說得有理,獲得大家的掌聲,那就是好對子。因為對聯這種文化瑰寶,是包羅萬象的大雜燴,抛開需要平仄對仗的條條框框,其更大的作用是被當作一種弘揚民族文化的娛樂遊戲。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是以,對聯的生命力才會如此旺盛,因為全民皆可參與。比如每到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張貼的春聯,其實就是對聯演變而來的。

自古以來,在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對對子已經成為了一種交流方式,比如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這一住就是好些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偶然間看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蘇東坡便來了一句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聽了之後,心中自然明白。他随手将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下聯也就出來了:“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再比如《鐵齒銅牙紀曉岚》中的紀曉岚與和珅,這一對歡喜冤家真是讓人過目難忘,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對子,那也真是經典,把漢字的博大精深演繹得淋漓盡緻。

按照兩人的身世長相,還有在朝廷中的官職,這再結合漢字,說出來的對聯真是意味悠長。

喜歡刁難紀曉岚的和珅來了個上聯:“水部失火,金尚書大興土木。”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這大學士的紀曉岚自然不甘落後,馬上對出了下聯:“南人北相,和中堂什麼東西。”

這文化人之間的鬥嘴和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但各人又心知肚明,真是講究。

如果放到普通的人身上,也會有很多樂趣。比如彩票店的老闆就很幽默,自己來了一個對聯,上聯是:“多買少買多少要買”,下聯是:“早中晚中早晚會中”。

在老闆與員工之間,也有很多趣事,比如老闆出的上聯:“士要翻身就得幹”,員工對出的下聯也不遜色:“田上有草便生苗”。細品之後會發現,這其實是老闆與員工之間的一場博弈,你品,你細品。

即便是放在各大姓氏中,也可以寫出意味深長的對聯。對于姓氏,中國人自古就很看重,比如喝茶就喝出了帶有姓氏包裝的普洱,送禮倍兒有面子。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占全國人口的5.34%的劉姓,雖然在人數上排名第四,但出的名人可不少,畢竟漢朝就是劉姓。

為此,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看起來十分霸氣。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而劉備同樣也是皇帝,他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他奪取兩川、建立蜀漢、對抗曹操,在三國曆史上,也算是不可或少的一個人物。

最後是劉德華,這顆“常青樹”确實很少有人能超越。從古代說到了現代,而且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劉家人确實很值得自豪。

而同樣作為大姓的“周姓”看到這個上聯之後,毫不猶豫的對出了一個下聯:“周勃周瑜周潤發”。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曆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古今絕大多數周姓人奉黃帝玄孫後稷為周姓始祖,也有一些周姓人尊黃帝之臣周昌、周文王姬昌或者周公姬旦為得姓始祖。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曆史上周姓的名人也不少,周朝的皇帝周太王、周文王、周幽王、周武王、周平王等,這些都是很厲害的,隻不過年代太過于久遠,而且不如漢朝唐朝這樣鼎盛,是以自然被大衆想起的時間也就很少了。

不過周勃和周瑜,倒是很熟悉。周勃是秦末從劉邦起義,以軍功為将軍,封绛侯,呂後時任太尉,曾迎立文帝,任右丞相。也就是說,周勃是劉邦的一員大将。

而周瑜更是家喻戶曉了,此乃吳國名将,孫權時任前部大部督,曾親率吳軍入破曹兵于赤壁,是劉備盟友手下的謀士。

這劉邦是劉備的祖先,而周勃和周瑜也是同樣的關系,這兩者之間一聯系起來,這劉和周之間的關系,還真是夠親密的。

最後加上了周潤發,這可是很有韻味,這可是大哥級别的人物,這關系有超越的深意,長久的親密關系,需要各自都有實力,在這一點上,确實很有道理。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不僅是周家人給出了下聯,張家人也來了一個下聯:“張良張飛張學友”,也很經典。如果你還有其他經典的下聯,可以一起分享出來。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