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作者:魚和果的故事

關于丹·布朗

家裡有幾本丹·布朗的小說:《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達芬奇密碼》,最早我是買來當成推理小說來看的。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丹·布朗

其中最早看的是《達芬奇密碼》,這部書還改編成了電影,由湯姆·漢克斯主演。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達芬奇密碼》

其實我當時就是看了個熱鬧,對于書裡面各個教派的争鬥和分歧并不是很了解。特别是電影版,囿于時間長度的限制,更是對部分情節進行了删減,如果不了解基督教(統稱)的相關曆史淵源,一般人是很難讀懂或看懂它的。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達芬奇密碼》電影

關于小說的背景

後來我自己不斷拓展知識面,又接觸了《耶路撒冷三千年》、《科學哲學》等,逐漸知道了三教合一,也引起了我對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的興趣,畢竟現在基督教跟天主教、東正教彼此間還是不對付,更别說伊斯蘭教了。巴以戰争現在還沒消停,各種所謂的“聖戰”也是此起彼伏。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梵蒂岡

然後我又發現書櫃裡居然還有一本《聖經》?!,而且還是中英文對照的,誰知道我當時為啥買它??哪天沒事的話就準備研究研究......

關于小說背景的思考

衆所周知,在全世界範圍内,《聖經》對全球各色人等、各種文學、乃至科學,藝術,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等都有極強的影響。随着它的傳播,不同的人進行了不同的演繹和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教派。

西方國家從希臘文明開始,到羅馬文明還都是多神論,思想比較開放,各種想法碰撞在一起,是很令人向往的。但是從基督教開始,它所信奉的一神論給大家定了基調,大家都不能越雷池半步,與之相關的思想領域慢慢地就開始僵化。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曆史發展的必然,不能簡單地以對錯來衡量。

嗯,打住吧,估計再寫下去,我那些淺薄的看法就暴露了。.

關于小說之外的中國

我們在看到“陰謀論”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什麼呢?

我們讀西方著作,看西方電影和戲劇,欣賞西方藝術等,不能看山見山,更要看山不見山。從其創作思想的源頭來分析和了解他們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西方國家最近的一系列“反智行為”,各自“陰謀論”的蔓延,更激發了我對他們的“牆裂”好奇心,特别是疫情期間西方國家發生的大人帶着小孩焚燒口罩、及普羅大衆對疫苗的不解和抗議等。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圖源:社交媒體

日日有書讀系列——丹·布朗的“陰謀論”小說《達芬奇密碼》

中國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師夷長技以制夷”。

他們的這些鬧劇看來短時期内是不會停止的,而且根據“幸存者偏差”理論,隻要他們自己不覺得疼,那麼全世界就都是在欺騙他們,都是“陰謀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