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作者:火鍋餐見

火鍋從單品類競争,變成周邊産品競争;

流量寬度延伸,餐飲“直播化”成趨勢;

20%門店做認知,80%下沉多管道......

為剖析當下火鍋形勢,餐見君采訪了大龍燚、蜀大俠、珮姐等數十位火鍋品牌創始人,再結合經濟政策,我們來看看,2022,火鍋還會有哪些增量機會。

1

競争次元更新

從單品類競争,變成周邊産品競争

以前,大家拼的是火鍋味道好不好,近兩年,火鍋在單品類、爆品戰略上火熱PK,如今變成周邊産品的競争,如奶茶、甜品、小吃等闆塊的競争。

火鍋作為餐飲行業中最大的細分賽道,内卷明顯,可以看到很多品牌做跨界融合,将火鍋與酒水、茶飲、燒烤等相組合,實作子產品化場景營運。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海底撈試水品牌奶茶店

有火鍋從業者認為,這種“火鍋+”的創新模式,不僅可以突破原有火鍋單品的經營瓶頸,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門店營收。

單說一個奶茶,湊湊以“火鍋+奶茶”的創新組合打入市場;慫火鍋,也在開心制造廠配置了“奶茶工廠中的房間”,并隻賣三款茶飲;海底撈推出9.9元DIY奶茶店,讓顧客實作奶茶自由......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慫火鍋 奶茶工廠中的房間

甜品則更加瘋狂,目前,川渝地區已發展出成熟的甜品供應鍊,創新程度和出品堪比專業甜品店,有人預測,未來打敗甜品店的一定是火鍋店!(相關閱讀:火鍋店還能“甜”多久?)

不斷的細化,是對消費人群的再聚焦,更精準地滿足不同使用者。不斷的融合,也是品牌們的突圍嘗試。

不管分分合合,深究背後,其實都是對消費者深切洞察的結果。

你的目标群體在哪兒,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喜歡什麼,你就嘗試去做什麼。

正如蜀大俠創始人江俠所說,未來的火鍋,需要更多的驚喜感給到消費者。

2

市場兩極分化

一是高端消費,二是極緻成本效益

全球通貨膨脹,導緻整個大消費環境收縮,消費者們收入降低,換句話說,顧客兜裡沒錢了。

現在市場分化嚴重,但有兩個端口比較好:一是高端消費,二是極緻成本效益。

高端消費雖然人群基數小,但消費群體不缺錢,是以并不影響市場發展。

除了巴奴在品質火鍋的道路上成功出圈外,主攻中高端市場的撈王在2021年沖刺IPO,喜家德推出人均300元到500元的高端餃子品牌也大獲全勝。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巴奴明檔更新

有業内人士指出,在“成本效益”稱王的表面之下,消費者對品質餐飲需求增長明顯,商務消費和私人宴請的高端需求開始向火鍋、燒烤等細分領域延伸。

另一個端口——極緻成本效益,因為大環境變化,而導緻的消費人群買單能力的降級。

是以,大量火鍋品牌開始重新進行産品、價格、商業模式設計。于是,出現了像盤盤麻辣燙這樣的品類,客單就在30元左右,B端、C端接受度都很好,下沉市場機會也很大。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盤盤麻辣燙 全網熱議

觀察發現,大龍燚、馬路邊邊等知名火鍋品牌,紛紛入局,高舉高打,動辄開店上百家,一時間引起行業熱議。

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告訴餐見君,“目前我們做品牌創新的方式,會從0-1的品牌打造,轉向1-100的投資孵化,尋找行業更靠譜、更有潛力的品牌團隊,一起合作,做大市場。同時,也可以為後端的供應鍊賦能。”

3

社群商業爆發

20%做認知,80%下沉多管道

盤點各個餐飲業态時,我們突然發現社群餐飲的“猛擡頭”。

據犢門火鍋創始人劉斌的觀察,疫情籠罩下,城市核心商圈人流量銳減,反而是社群的基礎餐飲還不錯。

好比成立于江西南昌的辣子千紅,定位“小而精”社群火鍋模式,短短兩年便開出200多家社群火鍋店,加盟存活率95%。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定位社群火鍋模式的辣子千紅

商業地産爆發之後,同時進一步擡高了一線商圈的租金,但一些普通商場和社群商場老闆們又看不上,導緻很多場子基本成了外賣品牌的天下。

合衆合姚哲卻認為,當下應該快速布局這些物業,最好是抱團進入。

品質連鎖的抱團進入,無論是租金成本還是管理成本實際是可以控制的。隻要品牌夠親民,能夠長期經營顧客的都可以考慮,畢竟品質供給少。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開在社群的火鍋店

加上雙減政策和社群老齡化趨勢,大家未來還是就近消費綜合業态。

20%的一線商圈做品牌做認知做創新,80%的門店下沉多管道,會是一個相對好的開店結構。

4

流量寬度延伸

政策利好下,餐飲“直播化”

珮姐創始人顔冬生說,今年感受最強烈的行業變化就是“直播化”,往年的直播帶貨通常是賣實體産品,今年開始做電子代金券,可以到線下門店消費。

“像我們這個月跟李佳琦合作,短短幾分鐘内,就賣出了一萬多張線下門店的代金券。”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現在消費者習慣通過短視訊app和直播間直接下單購買商品,一方面是覺得便宜、成本效益高,一方面是為了省事。

據餐見君觀察,很多地方出台相關利好政策,大力扶植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壯大新型消費,培育時尚消費。再看一個成功案例:

在“心動跨年”營銷中,四季椰林可謂出盡風頭,它重點關注兩個核心——複購和推新。

90%老闆尚未察覺,火鍋業正迎來四個颠覆

▲ 四季椰林 跨年直播

1、推出“三隻雞”月卡套餐,将招牌特色進行拆分售賣,顧客一次性購買三隻雞,可在一個月内分三次使用。将傳統的打折變成增加複購的福利。

2、和gaga輕食聯名,推出2-3人的低卡套餐。據悉,這個套餐在本次活動中銷量排名第二,沒有打價格戰,但因産品有創意,效果很好。

“直播賣券,使用者的互動率和參與熱情高,可以實作線上和門店1+1>2的勢能。”四季椰林抖音營運負責人說,她把直播間了解成一個房間,當人越來越多,房間也不斷擴建,而且這個空間是無限延展的。

但萬變不離其宗,推廣的同時,品控、服務、給顧客好的就餐體驗感,才是最根本的留存手段。

說到最後

單打獨鬥的餐飲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無論是時間帶來的機會和紅利,還是靠努力就輕松賺錢的日子也都過去了。

對于餐飲人而言,不下牌桌就有希望,這也是考驗餐飲老闆韌性的關鍵時刻,看誰能走到最後,笑到最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