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花大家都不陌生,有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之境,有落花流水的哀婉。今天就分析落花在意象中的考點。
一、美好事物的消逝。

1.時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婉傷
比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在經曆了丈夫趙明誠的生死訣别之際,在經曆了日程颠簸之後,詞人早已沒了少女情懷,看見落花也隻是感傷韶光易逝,美好不在。
2.容顔易老,留不住的芳華
晏殊詞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裡的落花也是抓不住的時光
二、繁華落幕的悲傷
落花一直是傷春的代表,個人解讀時多多少少是歎惋是哀傷,可是當我們把詩詞放在當時的大背景中去,又有了另一層面上的韻味。那就是國事的感歎,對一個繁華時代落幕的悲傷。
提到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南唐後主李煜了,做國主可能他沒雄才偉略,做詞人卻很出名。早期的豔詞先不說,他在《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一句提到,以落花春去感慨國破家滅,這種時局的動蕩讓他一生難安
再如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寫到“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盛唐的風光驚豔了多少個時代,可是在安史之亂後又剩下了什麼呢?年輕時岐王宅裡經常見,可是安史之亂作者飽經飄零,再見到李龜年又是一番景象了,可能沒了驚喜,有的隻是在動亂下不斷地飄搖,居無定所的感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