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在天下的孫權,因為什麼?錯失了唯一奪取天下的機會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其中,東吳是三國時期建立最早的國家,按理說,東吳應當是這三國裡實力最強的國家,而孫權作為東吳第一任皇帝,他畢生的志向就是稱霸天下,文韬武略皆不遜于劉備和曹操,為何東吳卻漸漸地落後于魏、蜀兩國?

孫權敗就敗在過于相信劉備,輕易答應了劉備“借荊州”的請求,

沒想到這一借,再也要不回來了。

志在天下的孫權,因為什麼?錯失了唯一奪取天下的機會

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這一戰對東吳的戰略位置有着深刻的影響,在這場戰役中,孫權與劉備強強聯手共同對抗曹操,最後的結果是孫權與劉備方大獲全勝,同時,這也是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而在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三國瓜分,周瑜花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孫權手下的将領奮力抗擊曹仁才勉強奪取了江陵和南郡地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邊曹仁正忙着與周瑜交戰,另一邊的劉備則瞅準時機,順勢奪取了南四郡,結算下來,曹操占領了南陽和一部分江夏地區;劉備占領了南四郡和一大部分江夏地區,

到了孫權這裡,隻占領了南郡江陵,耗費的心血是最多的,占領的土地卻是最少的,

不過,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孫權占領的南郡江陵與他的“大學營”并不接壤,環境還尤為惡劣,在駐守方面要尤為下功夫。

志在天下的孫權,因為什麼?錯失了唯一奪取天下的機會

其實,當時孫權要是有意争搶荊州七郡,極有可能将劣勢轉為優勢,若是周瑜及時暫停與曹仁膠着,帶兵前去收複公安夷陵,與此同時,孫權再帶兵去攻打江夏劉琦,這時的劉備正忙于整頓南四郡,曹操也正與馬超部激戰,這二人根本無暇顧及孫權的行軍動向,一旦成功,那麼孫權就掌握了戰事的主動權,劉備後面就難以在長江一帶壟斷,孫權也不至于到後面隻分的南郡江陵這一貧瘠的土地。

但凡孫權眼光稍微長遠一點,化被動為主動,也不會是三國中獲益最小的,讓人不解的是,

孫權非但沒有掌握戰略主動權,反而将好不容易争奪的南郡讓給了劉備,

實在是令人難以了解,雖然南郡對于孫權來說沒有多大的作用,但若是給了劉備,劉備這裡便有了完整的南郡了,北部便可直接抗擊曹操,東部則又和東吳交好,對劉備一統天下極其有利,為何明眼人都明白的道理,孫權卻不知呢?

志在天下的孫權,因為什麼?錯失了唯一奪取天下的機會

周瑜和呂蒙等人對孫權這一做法無不痛心疾首,想方設法想将這荊州要回來,還沒等願望達成,周瑜不久便病逝了。孫權在接連喪失孫策、周瑜這兩員大将時,以為憑借東吳現在的實力并不能與曹操抗衡,他的想法很是保守,隻想着保住江東基業就可以了,殊不知,劉備已然悄悄崛起,先前與曹操的對戰中吃了不少敗仗,劉備卻全然不似孫權,在拿下荊州後,稱霸天下的信心更是日益增添,相反孫權放棄荊州,與其說是不明局勢,

倒不如說是他逐漸失去了争奪天下的勇氣,偏向于保守而已。

志在天下的孫權,因為什麼?錯失了唯一奪取天下的機會

參考文獻:網易新聞《孫權志在天下,隻因缺乏戰略眼光,錯失争奪天下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