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天下的事,哪有那麼容易,你想個辦法就一定能辦到的?漢獻帝面臨的,就是“沒辦法”的死局。

是的,中國曆史上,也有過幾次傀儡皇帝幹掉權臣、奪國權力的事例。比如漢宣帝劉詢與霍光、崇祯皇帝與魏忠賢、康熙皇帝與鳌拜。
但是這幾個事例,都有個共同特點:權臣沒有能幹的繼承人。霍光也好,魏忠賢也好,鳌拜也好,看起來一呼百應、威風凜凜,其實手下黨羽都是“饑則相就,飽則遠揚”之徒。隻要等到主腦人物死亡或是被殺,權力很容易就會回到君王手中來了。
而曹氏家族呢,可說是人才輩出。曹操之下,曹丕當然是一代英主,曹植也不容小觑,其他曹彰、曹昂及其堂兄弟們,也都有輔佐之材。
回到題目上來,漢獻帝有什麼辦法可以力挽狂瀾?首先當然是“斬首行動”,幹掉權臣集團的最高上司曹操。
但是曹操自己也是武将出身,比起“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漢獻帝不知強了多少倍。如果漢獻帝想“行刺”曹操,從個人武力對比就做不到。
并且曹操既多疑又謹慎,連睡着了也怕被人刺殺,編中“夢中好殺人”的段子,杜絕别人行刺的妄想。曹操又在漢獻帝身邊安插了衆多耳目。康熙糾結一幫小太監刺殺鳌拜的事,放在漢獻帝與曹操身上,也是行不通的。
什麼?下毒?你是宮鬥戲看多了吧?《紅樓夢》裡的大丫鬟要買東西,都要派小丫頭吩咐小厮,轉幾道彎才能買到。漢獻帝又沒有逛街購物的自由,他上哪裡去弄毒藥?
就是僥幸殺掉了曹操,他的兒子與部将,難道不能給獻帝灌下一杯毒酒,再編個“暴亡”的說法,再找個姓劉的小孩扶上皇位?過一段時間,天下還是曹家的。
以皇帝的名義,直接解除曹操的權力,“賜金放還”之類,行不行呢?
當然不行。魏忠賢再專權,也不過是個太監。曹操可是“漢相”。丞相是說換就能換的?換了丞相,你讓誰去幹活?政府軍隊裡,可都是曹操的人!連後宮的皇後也嫔妃,也有曹操的兩三個女兒呢!如果獻帝敢貿然下令貶掉曹操的官職,曹操絕對敢回過頭來砍掉獻帝的腦袋!
那就再耐心一點,等曹操死去,行不行?
獻帝就是在等啊,等到曹操死了,結果曹丕繼承了曹操的權力和地位,并且鞏固,并且發揚光大,直到奪取了獻帝的皇位。
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事物有内因、外因兩個方面。如果外因不具備,隻想任内因的一己之力,就“力挽狂瀾”,那隻能是想想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