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時期的劉備,實力不在曹操、孫權之下,甚至具備了奪取天下的實力。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具體情況。
巅峰時期的劉備。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枭雄們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終形成了曹操、孫權、劉備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比于日積月累的曹操和父子三代創業的孫權,在實力上劉備屬于後起之秀,劉備的大發展也是曹操兵敗赤壁之後的事情。
雖然是後起之秀,但發展起來的劉備一度兵強馬壯,在戰力上超過曹操和孫權。這一時期就是劉備成功取得巴蜀之地後,在這之後劉備在兩條戰線上都取得了勝利。
一方面,劉備親自帶領的主力大軍和曹操親自帶領的主力軍在漢中地區硬碰硬,結果曹操大敗,損兵折将被迫退出漢中;另一條戰線上,關羽帶領的荊州軍北上,圍攻曹魏的襄樊,之後又水淹七軍,一度威震中原,曹操甚至都動了遷都的念頭。
這是劉備的巅峰時期,
如果劉備的主力軍團和關羽的荊州軍團能夠更好地配合
,使曹操集團顧此失彼,東吳孫權不去趁機搗亂的話,曹操很可能丢失關中地區或中原地區,這樣以來
劉備奪取天下完全是可能的
。
巅峰時期的劉備讓曹操、孫權走到了一起。
曹操當年率領大軍向南方進軍,面臨強敵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在赤壁大戰中擊敗曹操。而劉備巅峰時,同樣讓處于弱勢的曹操和孫權走到了一起。
眼看着劉備開疆拓土,眼看着劉備僅憑一家之力打敗曹操主力軍團,眼看着關羽軍團水淹七軍、威震中原,孫權坐不住了。如果任由劉備集團繼續發展,一旦曹操真的被滅,下一步遭殃的隻能是自己。
于是,面對劉備集團咄咄逼人的氣勢,曹操和孫權開始走到一起,雙方配合下最終消滅了關羽的荊州軍團,并吞掉荊州地區,劉備失去了隆中對中從荊州北上中原的方案。
最強者遭到暴揍,恢複起來不容易的蜀漢最先滅亡。
劉備屬于後起之秀,相比于曹操和孫權,根基比較弱,雖然巅峰時期的戰力不錯,但綜合實力并不是特别強。
劉備在漢中之戰雖然獲勝,但自身也有不少損失,再加上曹操把漢中的不少百姓遷走,劉備很難在漢中擷取新的兵源。而關羽大意失荊州,不僅損失了荊州軍團,而且損失了荊州地盤。
到此,劉備集團能有效擷取兵源的地方,隻剩下巴蜀之地,而劉備在夷陵之戰後更是損兵折将,百戰餘生的老兵更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經過重創後的劉備
地盤有限,人口有限
,很難恢複元氣,最終成了三國之中最先滅亡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