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用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袁秀月) 電視劇《超越》日前登上《新聞聯播》,#五哈冰雪趣味運動會#出現在微網誌熱搜榜……2022年開年,中國跑步進入“冬奧時間”,影視、綜藝也開始有了冰雪運動的身影。
記者梳理發現,各大視訊平台、衛視近期已共推出十餘檔冬奧題材真人秀節目、紀錄片,多檔冬奧題材影視劇也待播映。那,文藝作品該如何展現冰雪運動的美妙,誰又能脫穎而出?

部分電視劇海報
“冬奧影視”來襲,短道速滑成熱門
胡軍、沙溢、塗松岩、馬麗、梅婷、童瑤、張國強等實力派坐鎮,央視開年大劇《超越》一經播出便引發網友“集體關注”。劇中對于競技體育的真實再現,讓大家有了共鳴。
《超越》對準的是頗具人氣的冰上運動——短道速滑。劇中背景投向2015年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成功之時,講述了輪滑少女陳冕一路過關斬将,最終進入國家隊成為主力隊員,出征冬奧賽場、為國争光的故事。
不過,劇情并未隻停留在陳冕身上,而是再選角度切入,通過三代短道速滑人的奮鬥曆程,展現了從第一代摸着石頭過河、第二代的艱苦訓練,再到第三代因熱愛而義無反顧的種種。
在衆多冬奧題材影視劇中,短道速滑可謂絕對的主角。電視劇《冬奧一家人》《冰雪之名》,電影《我心飛揚》《破冰少年》《極緻回旋》等均以其為主題展開。
其中,劉佩琦主演的《冬奧一家人》由《家有兒女》原班制作團隊打造,是一部冬奧題材的情景喜劇。《冰雪之名》則分為上下篇,由陳若軒、彭小苒、歐豪、梁潔等主演,以“中國和冬奧的四十年”為主題,講述一家三代人的冰雪情緣。
部分電影海報
電影方面,由徐峥監制,夏雨等主演的《我心飛揚》頗受關注。該片原型人物是中國首位冬奧會冠軍大楊揚,導演王放放曾執導過《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許海峰的槍》等多部體育題材電影作品。
由葉偉民執導,韓庚、尹昉主演,吳京、李晨、姜武特别出演的電影《零度極限》,則以滑雪為主題,講述了滑雪選手職業生涯陷入谷底後奮起的故事。此外,還有動畫《我們的冬奧》,電影《我和我的奧運》,以冰球為主題的《20号俱樂部》《冰上榮耀》等。
冬奧綜藝紮堆,明星、運動員搭檔樂趣多
相較影視劇,冬奧題材的綜藝節目數量也迎來了一波激增。近期,多個視訊平台、衛視均推出與冰雪運動相關的節目,如《超有趣滑雪大會》《冰雪正當燃》《雪地裡撒野的朋友們》《追雪的南團》《熱雪浪》《冠軍對冠軍》《冬夢之約2》《跟着冠軍去滑雪》等。
部分綜藝節目海報
從上述節目内容來看,多以突出趣味性、參與性和科普性為主,将冬奧運動項目與遊戲、娛樂相結合,通過明星嘉賓、運動員的親身示範,來推廣冰雪運動。
如《超有趣滑雪大會》邀請黃明昊、林一、王彥霖、虞書欣、張繼科作為“超滑家族”,與其他明星、運動員展開比賽。《冰雪正當燃》中,李晨、吳奇隆、吳尊、姜潮及于洋擔任“冰雪經理人”,節目的領隊成員則由冰雪項目運動員組成,并讓“冬奧小白”觀看了花樣滑冰、冰壺等項目,以普及冰雪運動相關知識。
再如,《雪地裡撒野的朋友們》中,張朝陽與任重,程潇、孫芮、楊九郎、姚琛、趙讓在長白山集結,開展了三天的冒險直播。《追雪的南團》又從南北差異切入,讓南方朋友真正地體驗了一把冰雪文化。
還有幾檔節目則重視競技性、專業性的傳達。例如,《冠軍對冠軍》讓幾個不同項目的冠軍交換賽道,與趙文卓、孟鶴堂、于朦胧、周陸啦組成的“冠軍護衛隊”一起進行跨項比賽。《冬夢之約2》裡,張紹剛擔任“冬夢主持人”,王濛為“冬夢冰雪大使”,蔡徐坤、鐘漢良、張繼科、張雨绮、劉雨昕等作為嘉賓加入。
《跟着冠軍去滑雪》讓冬奧冠軍張虹作為“冰雪助力團領隊”帶領李雯雯、蘇炳添、範志毅、何沖、韓喬生、何雯娜等學習滑雪,吸引不少體育迷關注。
此外,央視也推出多檔冬奧題材節目。比如,《帶你一起看冬奧》由張虹等嘉賓帶觀衆一起探訪北京冬奧場館;《藝術裡的奧林匹克》從藝術視角展示奧林匹克文化和精神;《冬奧山水間》《大約在冬季》為紀錄片,《冰球旋風》《冰雪夢想團》則将觀衆群體定位在了青少年之間。
層出不窮,冬奧題材文藝作品如何有新意?
大批影視、綜藝的加入,為推廣冰雪運動助了一把力。
從傳播途徑來看,冬奧題材影視、綜藝為觀衆提供了一個别樣的視角,讓大家能以更有趣、更新鮮的方式來了解冰雪運動,再進一步感覺冬奧背後的故事。不過,這麼多檔内容紮堆上線,如何才能做出新意,給制作方們提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
記者觀察得知,一些已播出的冬奧節目多以戶外真人秀+冰雪運動的形式展開,大部分觀衆留言還是肯定了節目的立意,認為其對冰雪運動做了較好的科普。也有些網友對節目模式、後期制作等方面提出了疑問,覺得有些是“應景之作”“制作略無聊”等。
其實,這也是近年來很多戶外真人秀都存在的問題。
在現今網絡飛速傳播的時代,真人秀節目層出不窮,其憑借自身的娛樂性、真實性深受大家喜愛,戶外競技類節目想要在其中搶占一席之地頗有難度。這些年,雖然部分網絡播出平台對此有了一些“傾斜”,但通過網上的評價可看出,觀衆們實際上已不再滿足于隻看“大場面”,或明星們不顧形象地在節目中大玩遊戲,而更希望看到的是有創意、有趣味的内容。
再觀另一邊的影視作品大抵也是如此,拼題材、拼陣容,不如拼故事!就這一點而言,從早年間至此,一直未變。(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