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文姬歸漢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指的是東漢末年著名經文學家、書法家蔡邕的女兒,在被匈奴擄掠後,被曹操花重金贖回的故事。

文姬歸漢,不但展現了當時東漢朝廷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威懾能力,也使得許多因為戰亂而遺失的經學史籍得以幸存,因為蔡文姬才貌雙全,她為恢複這些古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曹操在贖回蔡文姬後,可憐他沒了家人,又死了丈夫,還流落塞外十二年,于是安排她嫁給當時的屯田都尉董祀。

史書上對董祀的記載并不多,隻知道他是曹魏屯田政策的實行者之一。可是曹操為什麼要将才女蔡文姬嫁給一個搞屯田的官員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一、董祀雖不見經傳,卻不是一般人

史書對于董祀的記載,隻有寥寥數點。第一,他和蔡家是同鄉,都是陳留人;第二、他的職位是屯田都尉;第三、他後來犯了法,差點被殺頭,是蔡文姬向曹操求情,才免了一死;第四、他娶了蔡文姬。

可見,這董祀的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但是這并不代表董祀不值得被記載,畢竟對于他生平的記載,可能是因為戰亂、火災等原因而遺失了。那麼我們分析董祀,可以從他的職位和工作入手。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屯田是曹魏軍事集團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重要政策,通過屯田,可以有效開發荒地、囤積軍糧、增加全國糧食産量、吸引大量人口等等。可以說,通過屯田,曹魏一步一步積累實力,得以在東漢末年的戰亂中脫穎而出,到了三國時代,也能壓制其餘勢力。負責屯田這一國策的官員,其中就有屯田都尉。

在魏國曆史中,夏侯惇、李通、司馬懿、鄧艾等等都參與屯田。這些人都是曹魏名将,而且受到朝廷的信任。董祀既然能成為屯田都尉,說明他能力不錯,而且受到曹操信任。後來他犯法,曹操一經蔡文姬求情,就原諒了他,說明曹操肯定他的能力,還是希望他能繼續為國家效勞。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二、蔡文姬已成中女,而且生過兩個孩子

蔡文姬的具體生卒年不詳,不過古代的人結婚都很早,是以蔡文姬嫁給第一任丈夫衛仲道時,應該還不到二十歲。可惜衛仲道死得早,是以蔡文姬早早成了寡婦。由于沒有孩子,蔡文姬回了娘家。過幾年,蔡文姬無奈卷入戰亂,被匈奴劫走了。這時候蔡文姬應該二十出頭,正是最美好的年華。

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強行納為妻子,這點還有争議,也許是左賢王的女奴也說不定,不過她給左賢王生了兩個孩子。她在北方的匈奴領地生活了十二年,才被曹操贖回。

回歸舊國後,蔡文姬已經是三十來歲的中女了。雖然她還很年輕,可是在當時,對于結婚與生兒育女,她都不是最好的年華了,何況她曾是匈奴的“階下囚”,還生過兩個孩子。

對于蔡文姬的再婚,曹操既然自己不納她入後宮,那麼也不好安排。以蔡文姬的家世,确實得找一個世家出身的男子,可是她的經曆和歲數,世家子弟能看得上嗎?董祀在當時的朝廷混得還不錯,又不是什麼名門大族出身,是以能夠接受蔡文姬,以當時實際的标準,他倆也算是門當戶對吧。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三、蔡文姬與董祀是同鄉

蔡家是陳留當地的名門大族,而董祀也是陳留人,同鄉之情可以讓蔡文姬和董祀更加親近。對于蔡文姬來說,她對于家鄉有着深厚的情感。她流離塞外十二年之久,對家鄉故國的思念之情,定然十分強烈。

在她回歸漢土後,自然希望能夠待在家鄉,是為落葉歸根。為她找一個同鄉的再婚對象是很有必要的,也符合蔡文姬的實際需求。既然董祀是一個不錯的再婚對象,又和蔡文姬是同鄉,雙方有着同一種聯系,那麼曹操安排這門婚事是十分恰當的。

蔡文姬才貌雙全,曹操重金贖回她後,為何将她嫁給一個搞屯田的人

綜上所述,曹操安排蔡文姬和董祀的這一門婚事,是經過充分考慮的。蔡邕曾經是曹操的摯友,兩人經常一起讨論學問。滿腹經綸的蔡邕,肯定對曹操的文學修養和治世之道起到一定的影響。

對于這位已經過世的老友,曹操當年無法将他從牢獄中救出,那麼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得好好照顧他唯一的後裔。文姬歸漢的典故,也可以看出曹操重視情義的一面,其枭雄的外表下,也有一顆充滿溫情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