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子心旅】回家過年|散文 嚴巍

【遊子心旅】回家過年|散文 嚴巍

說到過年,一個詞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回家”。這些天,打開電視、報紙,幾乎所有媒體都把關注目光投向了交通運輸部門;車站、機場、碼頭,所有的售票窗前都排起了長龍,所有的進出口通道都擠滿了人;一票難求,人滿為患;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甜蜜的焦慮———回家,回到那片魂牽夢萦、縱有天大的難處與艱辛都無法阻擋的親情的屋檐下。

過年,就該回家。如果說過年回家是我們的習俗,那麼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有這習俗。就跟葉落歸根一樣。樹再高再大,根和土地永遠是葉子的家園,春發秋落是綠色王國永恒的主題。人類再智慧,科學再發達,在大自然的這一法則面前,依然是個自覺自願的推崇者,一年年作着回家、團圓,再回家、再團圓的輪回。樹在心裡留下一匝匝年輪,人在長到不能再長時,就把“年”的印迹寫在身上:額頭、眉心、發梢……歲月直接把一度度的回歸鑿刻在生命裡了。

在一次次的輪回中,一個人從孱弱的嬰幼兒一年年成長成人,然後一年年老去,生命在劃了一個大大的圓之後,又回到原點。歲月與人無仇,也與其他生命無仇,它隻是循應自然節律做着自己該做的事。生命的大回歸、大團圓其實也是這節律中一部分。如果說生命最終的歸結點是土地,那麼家就是漫漫歸程中的一個永久驿站,裡面貯滿了愛的動力和親情的溫度。在外颠簸撲騰了一年,覺着疲憊了、饑渴了、清寂了,就該回家了,好好在家孵上幾日,在親情與愛的撫慰下,心就會很快暖和過來,身子貯滿了動力,準備新一輪出門與回歸。

有首歌唱道:“有錢沒錢,回家看看。”有錢當然好,腰纏萬貫最好,衣錦還鄉,不僅自個臉上有光,親人也跟着沾光,這個年會是以多一份喜慶和歡欣,家會是以添一份溫暖。沒錢更該回家。家是心靈之巢,回家并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因為你得面對家人。當你覺得出門一年無所獲而羞于回家、羞于面對家人時,你違拂的不僅僅是家人對你物質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期盼。心也要互相取暖。在某些特定的時間與場合,心與心更近,更容易貼近。過年了,當家家戶戶都在為重逢團圓歡慶時,你的缺位無疑是在家人心裡潑一盆冷水。沒錢沒關系,回來了就好,跟親人聚在一起,心暖過來了,勁也有了,來年重新再來。

想家回家是人世間最淳樸、最美好的情感。家就是用來守、用來回的。大過年的,無家可回才是人世之大不幸。有家不回,那一定是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親情是一種力量。愛也是。這力量是任何再先進再精密的衡器都無法測量的。它可以無比強勁,讓世界沒有距離,人世沒有間隙。但同樣須要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精心呵護,用心守候,不然的話,當你一旦感受不到這種力量的存在,那麼你也許已淪為一枚斷線的風筝了。過年回家。過年就是回家。家會因天下遊子的回歸而溫馨、溫暖,你會因家而茁壯、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