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從時間上看,魯肅對孫權所講的榻上對戰略比諸葛亮對劉備所講的隆中對戰略早了7年,魯肅的榻上對發生在公元200年,諸葛亮的隆中對發生在公元207年。當然了,榻上對的時間早,是因為魯肅遇到孫權的時間比諸葛亮遇到劉備的時間早了7年。

從年齡上看,當年29歲的魯肅對着19歲的孫權講天下形勢、建立帝業時,孫權的野心明顯被魯肅的戰略所激發,同樣,當年27歲的諸葛亮對着47歲的劉備講跨有荊益、興複漢室時,劉備恍然大悟、醍醐灌頂。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隆中對戰略

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當年的孫權隻有19歲,正是一生開創事業的黎明期,而當年的劉備已經47歲了,按照古人的說法,已經快到行将就木的黃昏期了,然後諸葛亮仍然堅信劉備會成功,包括劉備自己也是堅信自己會成功,這是極為強大的心理。

從勢力上看,魯肅的主公孫權是剛剛接手江東六郡地盤的少年主公,雖然境内形勢不妙,主少國疑,但孫權好歹有着江東六郡之地,數萬軍隊以及近百萬百姓,孫權有稱霸天下的實力,而諸葛亮的主公劉備隻是寄居劉表籬下,沒地盤,沒實力,僅僅隻有關羽、張飛、趙雲和數千單薄的軍隊,連糧食都要靠劉表供應的雇傭軍勢力一般。

如果說孫權是看得見的潛力新星,那麼劉備就是沒人重視的潛力股,因為孫權的實力是實實在在看得到的,但是劉備的實力就沒有幾個人能夠看得到,從這個方面來說,諸葛亮的眼光要比魯肅強得多。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諸葛亮與魯肅

從結果上看,隆中對戰略劉備隻執行了一半,就差不多要達到戰略目标,從公元207年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到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僅僅12年的時間,其勢力就達到了政治生涯的頂點,完成了橫跨荊益的戰略目标,下一步就應該是期待天下有變,兩路北伐了,劉備政權的勢力發展,活脫脫就是隆中對的真實寫照,是以隆中對是一個可執行性強的戰略。

而榻上對戰略從魯肅200年提出,到魯肅217年去世時,17年的時間中,孫權幾乎毫無進展,直到公元219年孫權以偷襲手段從關羽手中搶走了荊州三郡,才第一次沿着榻上對走出一步,而孫權所執行的偷襲荊州戰略卻是當年魯肅極力反對的戰略,孫權直到公元229年稱帝,才基本達到了魯肅當年榻上對的戰略,可這一切用了29年時間,還得靠孫權在背後玩弄各種政治陰謀詭計。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諸葛亮與劉備

最後,談一談隆中對與榻上對的内容有何不同:

隆中對明确地為劉備提出了戰略目标就是:

興複漢室

隆中對明确地提出了政治綱領:

跨有荊州和益州,聯合孫權與四方外族,對内完善内政培養人才,對外靜待天下有變,然後再兩路北伐,奪取天下

隆中對幾乎就要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隆中對戰略可操作性極強,比如跨有荊益,諸葛亮非常敏銳地看出劉表的荊州守不住,劉璋的益州同樣守不住,荊州和益州是諸葛亮隆中對核心的地盤,從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就拿下荊南四郡,到借南郡,湘水對峙劉備劃長沙郡與桂陽郡歸孫權,最終依靠荊州三個郡的關羽依然能夠在襄樊之戰的初期節節勝利,背後的原因就是諸葛亮敏銳的政治能力,如果劉備聽從諸葛亮的話,隆中對實作的可能性非常大,可偏偏劉備在勢力達到頂點時開始頭腦發熱,不理智地作出了攻打上庸和攻打襄樊的決定。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魯肅與孫權

正是因為一場襄樊之戰,讓劉備政權從此失去争霸天下的實力與能力,劉備本可以阻止關羽繼續擴大襄樊之戰的,但是他沒有,雖然劉備有他自己的考慮,但在後期劉備早已偏離了隆中對的戰略,就連諸葛亮,劉備也有些疏遠,要不然諸葛亮也不會說,要是法正在的話,也不會讓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或者不會讓劉備敗得這麼慘。

一個再好的戰略,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力,那麼最終的結果也是不可能達成的,劉備因為各種原因導緻了襄樊之戰的發生,然後被孫權借此機會竊取了荊州三郡,接着劉備又在夷陵大敗,前後數戰,劉備就差不多敗光了自赤壁之戰後積累起來的實力,讓蜀漢政權隻能偏安一隅,隆中對沒有成功,不怪諸葛亮,隻怪劉備。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魯肅的榻上對,嚴格來說,并不是一個戰略,而隻是一條政治路線

,榻上對的緣由來自于孫權對魯肅說想做個稱霸一方像齊桓公那樣的人物,類似于尊王攘夷的春秋霸主一樣,魯肅立即就糾正了孫權的想法,告訴孫權漢室不可興,你不應該維護漢朝,而是應該建立一個全新的王朝,以統一天下,這就是政治路線。

然後魯肅告訴孫權的政治路線是:

攻打荊州,全據長江,先與曹操劃江而治,然後與曹操争奪天下,最後再統一天下。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比起魯肅的榻上對戰略,孰強孰弱

魯肅與諸葛亮

孫權地處長江中下遊,江東政權換了誰也會知道江東的命門其實就是長江,長江中下遊都被孫權控制,那麼自然就要往中上遊發展,自然就要攻打荊州,再占據整個長江,與曹操劃江而治,榻上對沒有具體的政治綱領,隻是告訴孫權最終的結局是自立稱帝,然後再統一天下,至于統一天下的路應該怎麼走,魯肅沒有說,戰略應該如何規劃,魯肅也沒有說。

榻上對沒有具體的内容,也沒有實作的可能性,孫權用了一輩子時間,也沒有全據長江,與曹操劃江而治,更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性,這是榻上對的短視,是以,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隆中對遠勝榻上對,而不僅僅是諸葛亮比魯肅出名這麼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