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燭影斧聲,深陷殺兄繼位的謠言,一個被誤會了一千年的皇帝

提到北宋,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靖康之恥;其次便是趙光義的殺兄繼位了,後人們還創造了一個成語來形容這件事情,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燭光斧影”。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趙光義是宋朝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在開寶九年繼位為帝。稱帝之後,先後統一吳越,北漢,收複了漳泉二州,完成了北宋事實上的領土格局,可以說是北宋的創始者之一。

如此功績的一個人在曆史上名聲卻并不好,人們總是懷疑他殺了自己的哥哥,進而奪取的皇位。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有兩點:

燭影斧聲,深陷殺兄繼位的謠言,一個被誤會了一千年的皇帝

兩次征遼的失敗使其在曆史上沒有威望

沒有太大的軍事才能的趙光義并沒有明确的自我認知,秉承着“我行我上”的樸素思想,在北伐形勢一片大好的情形下,強行禦駕親征,導緻宋軍大敗,本人更是差一點成為契丹的俘虜。至此,宋朝徹底的失去了統一北方的機會。

傳位給弟弟而不是兒子在後人眼中是一件十分蹊跷的決斷

不說皇家,單論普通人家,家業也肯定是傳給兒子的;女兒都屬于外人,何況是自己的弟弟,那更是外人中的外人了。

是以,以大家樸素的思想來看,這個皇位肯定是趙光義從自己的哥哥手中搶來的,于是,關于趙光義繼位的陰謀論也就越傳越廣了。直至清朝的鄉間野史《燃燼錄》對此做了進一步的誇大,慢慢的在民間成為一種“信史”。

燭影斧聲,深陷殺兄繼位的謠言,一個被誤會了一千年的皇帝

那麼,趙匡胤真的是趙光義所殺嗎?

這種可能性不大,有三個理由:

唐宋之間,兄終弟及是一種傳統

不同于唐,也和宋朝之後不同,在唐宋期間,有一段曆史時期,被稱為“五代十國”。什麼意思呢?就是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王朝更疊五次,皇帝更是換了十幾個,平均一到兩年就要換一個皇帝。

當時的想法普遍是:“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是以,如果趙匡胤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有可能宋朝沒多久就沒了。

傳位給趙光義是時代的選擇。

燭影斧聲,深陷殺兄繼位的謠言,一個被誤會了一千年的皇帝

趙光義的武力比不上趙匡胤

在考慮兩兄弟的事情的時候,不得不把兩個人的武力值考慮在内。

趙匡胤作為北宋的開國皇帝,武力值在曆史上是排的上号的,而趙光義則是偏向于文治,就平時管管後勤之類的,打架是不可能打架的。

是以說,不誇張的說,趙匡胤一個人可以打趙光義十個。

趙光義是事實上的“太子”

宋朝沒有立太子的習俗,一般皇位的繼承人是做開封府尹,并稱王。這些趙光義都是有的。更有趣的一點是,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在當時并沒有封王。八賢王趙德芳是在宋太宗繼位之後才有的王位。

燭影斧聲,深陷殺兄繼位的謠言,一個被誤會了一千年的皇帝

綜合所見,太宗的儲位穩如泰山,根本沒有必要去做殺害兄長的事情。

曆史的有趣之處就在于迷霧之中的不确定性,見識種種與印象迥異的事實,也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所在。

對于宋太宗趙光義,您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