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自共産黨成立時就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作為奮鬥的目标,為了這一偉大的事業,無數共産黨人抛頭顱灑熱血,在中華大地上用自己的信仰書寫下一篇篇英雄贊歌。

在與侵略軍的反抗中,八路軍憑借着高機動性的遊擊戰戰術與敵人展開拉扯。為了能夠鏟除八路軍,日本侵略者多次對八路軍根據地展開圍剿行動。

1943年,日本為了維持多個戰場的戰局已經筋疲力盡,卻依然賊心不死,對根據地發起大規模圍剿,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一路八路軍與侵略者在王廠展開殊死搏鬥,最終該軍隊司令部被上千日寇包圍,司令員和政委專員全部犧牲。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為掩護首長選擇斷後

1943年,八路軍的根據地在農村之間遍地開花,抗日的聲浪在鄉野見飄蕩。為了能夠鏟除中國土地上的抗日勢力,日本侵略者在9月下旬召集一個騎兵旅與四支精銳之師對我方根據地展開大規模掃蕩活動。

為了儲存抗日火種,八路軍部隊沒有選擇與日軍部隊硬碰硬,而是選擇避其鋒芒,将整支部隊分成三股力量與日軍以及日僞軍部隊展開周旋,其中帶領第一梯隊的便是軍分區司令朱程,負責戰士說服的政治專員一職則由袁複榮擔任。

來自溫州的朱程司令早年就讀于黃埔軍校,畢業之後又前往日本繼續深造,在讀書期間,他就一直将救亡救國作為自己的遠大志向,回國後不久,他便在信仰的召喚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帶領八路軍部隊堅持抗戰。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而朱程如今帶領的這支部隊在此之前隸屬于八路軍第五軍區,在朱程與袁複榮的帶領下,第五軍區将抗戰的火種播撒在祖國的大地上,從民間吸收無數能人志士與抗日英雄。

作為重要的作戰機關,朱程帶領的第一梯隊不單單坐擁兩個民兵團以及一支騎兵連,同時還攜帶着重要的電台的專署機關。

可惜的是,即使朱程行事萬分小心,還是不慎被敵人抓住了機會,在工廠村一帶依托太行堤行動的第一梯隊在28日上午被快速行軍的日軍部隊從四個方向包圍,部隊陷入了困境,突圍作戰勢在必行。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但是,正面與敵人較量犧牲必然是巨大的,“反圍剿”行動的初心就是為了儲存大部隊實力,最大程度保留抗日力量,是以,朱程令手下的部隊盡量儲存實力,尋找機會穿插進入敵占區,在敵人的老窩給其迎頭一擊。

又想要儲存大部隊的實力,又想要成功突圍,最直接的辦法便是選擇一支部隊作為先鋒,為大部隊打出缺口,然後掩護大部隊撤退。

這樣的作戰方案看似整體犧牲最小,但是被選作先鋒的部隊必然要面臨長時間的作戰,大規模犧牲難以避免,而朱程在這個時候作出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決定——他決定身先士卒,選擇自己所在的軍區作為掩護部隊,親自帶領戰士們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抗争。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陷入困境

留下掩護這一決定的風險是極大的,在作戰中,一支部隊的首領就仿佛一個人的大腦,一旦出現問題整支軍隊都将陷入混亂之中。

雖然在同一梯隊中的第一民兵團與第二十一民兵團以及騎兵連都有着自己的指揮,但如果失去了朱程司令,這三是隊伍的作戰将難以協調。可愛兵如子的朱程最終還是不忍心讓士兵為了自己而犧牲,他選擇帶領部隊親自迎戰。

大部隊脫離包圍的過程是順利的,雖然日本侵略者來勢洶洶,但在朱程帶領部隊與侵略軍展開了激烈搏鬥,終于在這密不透風的包圍圈中撕出一道口子,掩護大部隊逃出重圍。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第一民兵團、第二十一名兵團與騎兵連的弟兄們很快突出重圍,可負責掩護作戰的隊伍卻被日本侵略軍死死地困住。

此時的日本侵略者早已殺紅了眼,就算沒辦法從我方大部隊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也要從這支僅有百人的突圍掩護部隊身上撓下點皮來。

此時,朱程、袁複榮以及一百多名掩護突圍的戰士被敵軍包圍在王廠村附近地區,敵衆我寡,短期内難以得到支援,想要突破敵人的包圍重獲生機就必須靠自己努力。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朱程冷靜分析局勢後,認為應該繼續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計劃行事,攻占王廠村,随後依托着王廠村的建築以及彈藥與敵人展開拉鋸。

可惜這一想法早已被敵方看透,在朱程帶領部隊趕到王廠村之前,敵軍就已經拿下王廠村,并布下重兵封死道路。

朱程帶領的部隊經過多場激戰後,此時手中隻剩一點手榴彈、四挺機槍與一些步槍,子彈剩餘不多,想要強攻完全是死路一條。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戰士們不得不放棄計劃,迅速向鄭莊附近撤離,可惜他們所要面臨的困難遠不及計劃有誤這麼簡單。

撤離時要經過大片的田地,在戰亂之中,這些田地上沒有農民播種下的農作物,隻有一叢叢的雜草,穿行在這樣的田野無異于将自己完全暴露于敵人的攻擊範圍内,一位位戰友倒在敵人的槍炮之下,還可以行動的戰士們隻能硬着頭皮繼續前進。

英勇犧牲

這一路的前進中,朱程心中其實也大概猜到自己命不久矣,他認為與其這樣不斷轉移消耗,不如與敵人抗戰到底。于是,在發現一處帶有圍牆的小院時,他迅速帶領戰士們将這裡占領,并決定在此與敵人展開決戰。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這使一座早已廢棄的農家小院,小院的主人可能在戰亂中早已離開,剩下的一些雜物便在院子裡與飛揚的塵土和肆意的雜草為伴,好在小院的土牆還算結實,牆體足足有三十多米長,牆外還有一條挖好的小水溝,對于堅守作戰來說無疑是一處風水寶地。

占領院子的戰士們在朱程的指揮下開始在土圍牆上掏槍眼,建築簡單的軍事工事。此時,戰士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用刺刀與雙手迅速挖好溝壑與槍眼,決心與小鬼子血戰到底。

不久,日軍侵略者的部隊就如同蝗蟲一般從四面八法湧了過來,小院的圍牆被炮火摧殘的滿是缺口,但依然堅挺不倒,而小院裡的戰士們也堅守在土牆後,擋下敵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幾波進攻未果後,急火攻心的侵略者開始向小小的院子中投放毒氣彈,好在院子裡幾位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反應迅速,指揮戰士們躲過這次攻擊。

但是,敵人并沒有就此罷休,中午時分,一隊侵略者沖入小院,戰士們便于侵略者展開貼身肉搏戰,幾輪激烈的交戰後,小院裡的戰士僅剩三十餘人。

下午四點,敵人使用迫機炮再此對小院展開轟炸,小院的土牆終于無法承受重擊轟然倒塌,而戰士們也在這次襲擊中全部犧牲。

王廠血戰:八路軍司令部被數千日寇包圍,司令員政委專員無一幸存

小結

王廠血戰是抗日戰争中一次慘烈的交戰,被侵略者包圍的戰士們用生命奮戰到最後一刻,無一生還。交戰結束的第二天,村民們前往小院檢視情況,當他們看到滿地的屍體時,無不悲憤萬分。

那時日本侵略者的隊伍還沒有走遠,為了不引起敵方注意,村民們隻能挖兩個大坑,将戰士們的屍體掩埋,随後立上兩塊石碑表達追悼與哀思。

直到如今,這兩塊石碑依然矗立在祖國的大地上,向世人講述着王廠血戰的悲壯以及将士們永不屈服、奮戰到底的革命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