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皇妃為何要穿“花盆底”鞋?其實不隻為了美觀,更為友善皇帝

清朝皇妃為何要穿“花盆底”鞋?其實不隻為了美觀,更為友善皇帝

不知道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有沒在其中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東西呢。那就是宮女還有皇妃腳下的鞋,現代女性都喜歡穿高跟鞋顯得自己能夠更加的高挑一些。有些特别高的甚至有5到7厘米,可是和清朝的皇妃們比起來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好不誇張的說,清朝皇妃穿的“花盆底”鞋穿上去,就像踩高跷一樣。最常見的是在5厘米到15厘米左右,有些特别長的甚至能達到25厘米,這是什麼概念?身高一米五的傳上去瞬間就變成一米七五的模特了,大家自行腦補一下畫面。

清朝皇妃為何要穿“花盆底”鞋?其實不隻為了美觀,更為友善皇帝

很多人可能至今都搞不明白,為什麼清宮中會流傳出這樣的鞋來。這要是走路沒走好,摔了一跤就不是掉兩層皮那麼簡單了。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還要從我國古代的纏足史說起,在我們眼裡,纏足是我國古代一個封建傳統陋習。

可是古人們卻并不這麼覺得,從北宋後期開始,就流行纏足了。《宋史·五行志》記載:“理宗朝,宮人束腳纖直”這就是宋朝皇室,以及宮中女子纏足的例證。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幾乎已經到了頂峰,漢人中可以說十個有九個女子纏足。

清朝皇妃為何要穿“花盆底”鞋?其實不隻為了美觀,更為友善皇帝

但是我們知道,清朝的原身是建州女真。?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将吳三桂做了内奸,将多爾衮和清軍放了進來,才繼而統一了中原,建立了清朝。滿足的女子來到中原之後,看到漢族女子裹着小腳走路,楚楚可憐的樣子,覺得十分美觀也想要學。

但是滿清皇室卻下令,禁止宮中纏足。如果有違令者,甚至要被流放。這纏足是不能纏了,但是“花盆鞋底”卻應運而生了。開頭說到過,這種鞋子的鞋跟很高,而且大部分的鞋跟都很細,剛開始穿的人隻怕很難适應,但是卻有一個好處。

清朝皇妃為何要穿“花盆底”鞋?其實不隻為了美觀,更為友善皇帝

隻要穿上“花盆底”鞋就能走出“小腳”走路一搖一擺的效果。皇帝們看上去也覺得好看,是以自然就是默許了。後來這種“花盆底”鞋還應運而成了第二種功能,主要也是為了友善于皇帝。

我們知道古代的皇帝,可謂後宮佳麗無數。就拿清朝來說吧,光是妃嫔的職位大小上便分布了從皇後以下:皇貴妃,貴妃,妃,嫔,貴人,常在,答應八個等級。皇後隻有一個,但是妃嫔衆多啊,有的時候連人都記不住,那怎麼辦呢?

清朝皇妃為何要穿“花盆底”鞋?其實不隻為了美觀,更為友善皇帝

這個“花盆底”鞋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一般在鞋的上面會配有有各種刺繡,雕刻,甚至串珠等裝飾品。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而定的。皇帝看一眼鞋,就能很快速的反應過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