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被公認為是開國中将王近山,丁偉的原型是開國少将鐘偉,那麼政委趙剛有沒有原型呢?
當然有,有的說是開國少将李震,也有的說是開國少将劉有光,還有今天要說的這位開國少将吳效闵。

吳效闵是山西太谷縣人,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晉商,家境很優越,父親也希望他能子承父業,當一個商人。但生于那個亂世,吳效闵從小就胸懷大志,15歲就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開始了軍旅生涯。
吳效闵和趙剛一樣,剛參軍時是一個白面學生,身材瘦弱,個子也不高,還戴着眼鏡,連長感覺他打不了仗,就把他安排到了炊事班。
在炊事班,是很難有晉升的機會的,但誰都沒有想到,僅僅半個月後,吳效闵就從一個炊事班的普通戰士,升到了副排長,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吳效闵所在的炊事班,隔壁就是機槍班,他每次做完飯就往機槍班跑,跟着學習操作機槍。在一次突圍時,機槍班被日軍的炮彈擊中,全部失去了戰鬥力,連長情急之下大喊:“誰還會開機槍!”
這時,吳效闵站了出來,三下五除二修好了機槍,端起來就開始掃射,将日軍壓了下去,立了大功。
幾天後,部隊在文水縣伏擊日軍,夜色中,日軍6個火力點很猛,這時,突然蹿出一道身影,雖然看不清模樣,但能看到兩隻鏡片在戰火中反光,連長知道是吳效闵。
吳效闵憑借着漂亮的戰術動作,匍匐卧倒、低姿高姿,連拔日軍6個火力點。戰鬥結束後,連長二話不說,直接向團裡打了請示,給吳效闵連升兩級。
吳效闵越打越優秀,在基層一線戰鬥8年,成為太嶽軍區模範幹部。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太嶽軍區組織的大比武中,他參加的科目都拿了第一。
1944年10月,正在當教導員的吳效闵突然接到了指令,到386旅20團當政治處主任,該團團長是赫赫有名的楚大明,陳赓曾評價說:“太嶽戰将猛,首推楚大明。”
(圖:楚大明)
在電視劇《亮劍》中,趙剛剛到獨立團時,團長李雲龍還有點看不上他,可他憑借自己的素質,很快赢得了尊重。吳效闵也一樣,沒過多久,便讓心高氣傲的楚大明所折服。
該團政委調任後,楚大明親自找到上級,表示沒人比吳效闵更适合當政委。後來,當上政委的吳效闵與楚大明互相配合,屢立戰功,成為太嶽軍區的“軍政模範搭檔”。
1946年9月,吳效闵的軍事生涯達到了巅峰,率領29團,奇襲全殲被蔣介石稱為“天下第一旅”的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
這個旅可不一般,中将旅長黃正誠留學德國,德式訓練整軍,全部美式裝備,官兵戰鬥素質非常高,原本是蔣介石的警衛部隊,可謂王牌中的王牌。
臨汾戰役打響時,團長楚大明正在住院養傷,實際負責指揮此次戰役的就是吳效闵,率團奇襲黃正誠旅部,全殲其直屬隊,一舉端了他的老巢,連劉帥都誇贊說:“如此一舉殲滅‘天下第一旅’,出乎意料,吳效闵的二十九團立了奇功!”
1955年授銜時,吳效闵授的是大校軍銜,直到1964年才晉升為少将。
吳效闵還有個稱号是“革命烈士”,當然不是在戰争年代犧牲的,而是累倒在和平年代的工作崗位上。
那是在1977年,吳效闵時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奉命帶領部隊進行拉練,因臨時有任務,連夜趕回軍區,突然感到胸部劇烈疼痛,妻子要去叫保健醫生,卻被吳效闵阻止了,說大半夜的,不要影響醫生休息,我忍一會兒就過去了。
可沒想到,沒過一會兒,吳效闵便因心肌梗塞離開了人世,年僅56歲。
濟南軍區政委蕭望東得知這個消息後,沉痛地說:“他這麼年輕,我們一直都把他當壯丁用,哪裡有艱苦的活,他就頂上去,成天下部隊啊,他是累死的!可惜!太可惜了!”
吳效闵逝世後,濟南軍區決定授予他“革命烈士”的稱号,也是新中國唯一一位死後被授予“革命烈士”稱号的大軍區副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