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哪怕記憶消失,愛一直都在

作者:菜源子

阿爾茲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症”,在我們印象中,是有點像精神病一樣不可理喻的。沒有記憶,做奇怪的事,甚至有些瘋癫。

我記憶中印象很深刻的一段廣告,也是關于阿爾茲海默病的。有個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頭,在跟着兒子去吃酒席的時候,把桌上的餃子放進了口袋裡,然後兒子就很生氣罵了他。最後他很委屈地告訴兒子,XX(兒子的小名)很喜歡吃餃子,是以要帶回家給XX。——他們會忘記很多事情,但不會忘記愛你。

雖然這段廣告裡的父親的行為依然是不可理喻且帶有點瘋癫意味的,但它也讓我們看到,其實阿爾茲海默病患者有自己的思考與邏輯。

牛津通識讀本《阿爾茲海默病》是一本比較全面介紹阿爾茲海默病的科普,我覺得這本書最好的地方在于,史蒂文·R.薩瓦特向我們呈現了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世界,他們首先如健康的人一樣,是獨立的個體,其次才是阿爾茲海默病患者。與阿爾茲海默病患者交往最重要的是尊重,隻有真正尊重他們,我們才會用心聆聽他們的需求,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

回到最初談到的那個廣告,在正常健康的人看來,把餃子放在口袋裡藏起來這個舉動,單獨來看是不理性的。但如果我們去了解那位父親的邏輯,我們就并不會覺得他的舉動那麼瘋癫,隻是他的邏輯與我們已經有差異了。

書中也講到了一個類似的案例,他的妻子與大兒子把他的割草機收走了,盡管他不再記得這件具體的事,但他仍然記得自己感情上受過的傷害,以及受傷之後的憤怒。

尊重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讓他們依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被家人和朋友需要,有存在感及價值感。事事包辦或許某些時候可以給照顧夥伴省事,但從患者的角度來說,無所事事并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我覺得對待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跟我們與孩子溝通是相似的。我們需要有耐心,聆聽孩子/患者的需求,站在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需求,跟着他們的邏輯去了解他們的行為,最後給予指引或者幫助。

或許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腦的這種退行性病變,是一種“返老還童”,我們并沒有在某個時刻失去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親人或者朋友,而是陪伴他們開始人生中的一段不一樣的旅程。

畢竟,哪怕記憶消失,愛一直都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