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女記者王冰冰遭人肉曝光隐私,媒體:觸及法律法規底線

作者:上觀新聞

近日,網上出現大量有關“央視女記者王冰冰‘塌房’”内容,引發熱議。

據公開資料顯示,王冰冰畢業于吉林大學播音專業。2016年,進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工作。2019年,擔任“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吉林分會場采訪記者。這幾年,其憑借清新外表、活力形象圈粉無數,成為觀衆及網友追捧的對象。

截至發稿,王冰冰個人微網誌現有粉絲為519.4萬人。

央視女記者王冰冰遭人肉曝光隐私,媒體:觸及法律法規底線

圖檔來源:王冰冰微網誌

多家媒體報道稱,此事起因疑似是王冰冰瘋狂粉絲在某論壇中的發言。該粉絲稱王冰冰“塌房”了,并曬出部分截圖,其中包括疑似王冰冰“早年結婚現場”(新娘僅露側臉,無法判定具體身份)的照片,還有疑似其“英語四級成績”等。圖中顯示,分數為369(及格線是425分)。就此,也有不少網友留言稱,四級僅一次沒過無法說明什麼,“畢竟還有第二次的機會”。

目前,央視方面和王冰冰還未對此作出回應。

“人肉搜尋”涉嫌違法

這些年,公衆人物隐私遭曝光話題屢見不鮮,網友讨論度高。那,問題來了,“人肉”他人資訊是否觸犯法律?群眾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2日,中新網記者就此采訪多位律師,為網友釋疑解惑。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權益合夥人賈虹律師介紹稱,“人肉搜尋”以非法使用他人個人資訊、違法散布他人隐私資訊為主要表現形式。“它(‘人肉搜尋’)涉及違法,可能會侵犯他人的隐私權、名譽權,姓名權、肖像權等,也可能會涉及侮辱诽謗和非法擷取個人資訊等問題。”

她指出,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權。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甯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資訊。

此外,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個人資訊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資訊結合識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種資訊,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号碼、生物識别資訊、住址、電話号碼、電子郵箱、健康資訊、行蹤資訊等。

“個人資訊中的私密資訊,适用有關隐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适用有關個人資訊保護的規定。”她指出。

央視女記者王冰冰遭人肉曝光隐私,媒體:觸及法律法規底線

網友微網誌截圖

賈虹律師舉例說,是否已婚、離異以及未公開的婚禮照片屬隐私資訊,不是普通的個人資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诽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複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吓或者其他資訊,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隐私的。

“公衆人物的隐私權是需要有一定範圍的讓渡和限制的,享受公衆關注以及公衆人物得到的利益同時,也需要放棄部分個人隐私權的行使,但是(評論的)讓渡和限制都需要在一定合理範圍内。”賈虹表示,可有關王冰冰之前的是否結婚、離異的資訊,結合不知真假的婚禮照片、戀愛部落格、不當評價的資訊就不屬于應容忍的正常評價了。

“再有,目前的有關(疑似)其大學英語四級資訊,顯然是隻提供了那次沒過的,有些斷章取義。”她表示。

央視女記者王冰冰遭人肉曝光隐私,媒體:觸及法律法規底線

該如何維權?支招!

北京德亮律師事務所萬方亮律師提到,此前,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網絡資訊内容生态治理規定》。根據規定,網絡資訊内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産者、平台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尋、深度僞造、流量造假、操縱賬号等違法活動。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擷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定資訊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資訊。”

遭遇“人肉”,個人隐私資訊被惡意洩露、傳播,應如何維權?賈虹律師表示,首先,要及時做好驗證工作,保留侵權頁面、侵權者使用者資訊的頁面,為後續維權做好準備。其次,要向資訊釋出平台發送符合要求的删除通知。比如列明權利人、權利憑證、侵權資訊以及删除要求等。

“最後,如果事态仍未得到控制,可以采取民事訴訟、刑事自訴(侮辱诽謗)和報警等處理方式。”賈虹說。

萬方亮也提醒:民法典頒布後,從法典的層面規定嚴禁所謂的人肉搜尋,保護當事人的隐私權和名譽權,說明了法律加強了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如果有人利用所謂的“人肉搜尋”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可以依法維權。

媒體:

病态追星觸及法律底線

1月10日,網上突然出現大量“王冰冰塌房”的相關内容,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事情的起因疑似是央視女記者王冰冰的瘋狂粉絲在某論壇中的發言,該粉絲表示王冰冰“塌房”了,“人肉”出其各種私人資訊。 一段時間以來,“飯圈”一些亂象不斷,其中也包括了某些“私生飯”瘋狂、過度追星,“偷窺”明星日常,甚至對明星本人造成困擾。有的網友熱衷于曝光、“扒”明星個人隐私。這種飯圈亂象,也出現向體育圈、主持人界等其他公衆人物群體轉移之勢。隻要是一個人走紅了,似乎就很難逃脫被“曝光”的情勢。 過度曝光明星、主持人個人隐私,病态追星,無疑是不可取的。明星、主持人盡管是公衆人物,但其個人行為、個人資訊,隻要不涉及到違法違規失德,應該跟普通人一樣,受到法律保護。 在曝光明星個人隐私的背後,存在一些“粉絲”的非理性行為,可能也有灰色産業鍊起到推動作用。這種所謂追星行為,一方面不利于在網絡上、青少年群體中引導積極向上、健康良性的價值觀,而且“人肉”與曝光他人個人隐私,還會觸及到法律法規底線。故意暴露别人的隐私,本身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網友、粉絲追星,也要保持理性和尊重,别隻關注明星“塌房”,同時也要規範自身追星行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評論員 薛蓓)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中國新聞網 紫牛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