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傳統美食要排資比美呀,潤餅菜可要争魁。有人喜歡它的特别,有人迷戀它的美味,要我說呢,它還是一股凝聚的力量!春天的力量,親情的力量!
它是春天的饋贈。春天來了,清明前後氣溫回暖,雨水飽潤,蔬菜瓜果一茬一茬紮堆地長,一串一串連夜地增,讓人迫不及待想一口嘗盡所有的青翠鮮香。于是,聰明的人們想到了用一張薄餅,簡單又直接地囊括這春天的一切。豆幹酥香内嫩,胡蘿蔔絲點綴着紅,豆芽還保留着肥美甘甜,幾片豆角在唇齒節奏下“啪啧啪啧”地響,讓這美味更是有聲有色。餅皮就像襁褓,就像母親,将各色餡料擁抱着,團結了娃娃也溫暖了自己。
清明吃潤餅菜的習俗,還在于閩南的家族文化底蘊。閩南人崇尚祭祀祖宗,而祭祀其實也是一家團聚的時刻。從春節到清明,從除夕到每一個團圓的日子裡,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上潤餅菜。一大家子圍在一起,滿滿一桌的菜肴,衆人圍在大圓桌旁,一起動手,邊聊天邊包上合自己口味的潤餅菜,杯盞之間,盡是濃濃的親情。猶如北方人圍在一起包餃子,是團團圓圓的氣氛。
是以說潤餅菜,凝聚的是春天,凝聚的是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