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度如何成為小程式生态最大變量?

5月11日,在2019年百度聯盟生态合作夥伴大會的智能小程式分論壇上,一年前聯盟峰會上亮相的百度智能小程式公布最新進展:自去年7月正式上線至今的300多天裡,百度智能小程式月活已經超過2億,入駐開發者超過8萬家,開源聯盟成員已達到24個,9家已跑通。

百度如何成為小程式生态最大變量?

無獨有偶,同一時間有外媒報道,Google宣布将會在搜尋服務和 Google Assistant 上推出名為 “Mini-apps”的功能,Mini-apps正是小程式,此前Facebook也已推出類似平台。

不論中國還是美國,小程式都已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重點戰略。相對于剛起步的美國而言,中國小程式已成功實作從0到1的生态建構,即将迎來規模繁榮。

小程式從0到1

作為小程式概念的提出者,微信小程式生态已走向成熟。去年11月,馬化騰宣布,已有150萬開發者加入小程式開發生态,小程式應用數量超過100萬,覆寫200個細分行業。随着應用的增加、功能的強大、體驗的增強,小程式現已成為普羅大衆使用者的日常習慣,去年11月小程式日活已達2億,第三方小程式平台阿拉丁資料則顯示,使用者日均使用小程式時長已達10分鐘。

百度如何成為小程式生态最大變量?

不過,小程式生态不是微信獨享,不論是國外的Facebook、Google還是中國的百度、位元組跳動和阿裡,都已推出各自的小程式平台。在微信提出小程式概念前,類似應用形态就已在一些平台出現,比如百度早在2013年推出的輕應用,就是小程式的前身。

理論上來說,隻要有一定使用者規模的App,都具備小程式的應用空間。

比微信小程式面世晚了一年的百度智能小程式,隻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從0到1的生态建構,成為最具活力的小程式生态之一。百度聯盟生态合作夥伴大會釋放的信号是,智能小程式已成為跟百家号并列的百度移動新生态的子生态。

不論是百度、微信還是支付寶,小程式初期發展都十分迅猛,生态已初步形成,長期來看,其價值卻才得到剛剛釋放。小程式将是一個跟App一樣繁榮的應用生态,現在不論是微信還是百度的小程式都還在初級階段,還有許多網際網路平台尚未應用小程式。各大小程式生态還在“蓄勢”階段,不過使用者小程式使用習慣已經培養起來,行業都已意識到小程式的價值,百度智能小程式的開源,第三方小程式服務商的增多,資本對小程式項目的青睐,給小程式全面爆發打好了基礎。

第三方小程式服務商微盟CEO孫濤勇的觀點是:

小程式目前還處于蓄勢階段,這個階段将要維持兩年左右,大部分商家在小程式上的訂單占整個生意規模30%以上才算爆發,未來小程式會成為企業的私域流量和官方管道,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生意選擇放在小程式上。

對此,我深以為然。

App後的新紅利

2013年前後,移動網際網路“船票”成為各家網際網路公司戰略布局的目标。5年下來,網際網路行業已經全面移動化,App紅利不再,App孤島效應卻日益明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不約而同擁抱小程式,核心原因正是因為小程式将是App後的新一波紅利,持續周期或許會有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首先,小程式抓住了超級App的流量溢出效應。

網際網路流量成本越來越高,開發者擷取流量越來越難,特别是第三方中小開發者和企業/品牌,而微信、百度等超級App則在馬太效應下吸引了更多使用者和流量,出現流量溢出效應,小程式則是第三方開發者/企業/品牌擷取超級App流量的重要方式,開發者通過小程式可以在超級App做更多事情。

其次,小程式克服App壁壘被使用者和開發者青睐。

小程式不需要使用者下載下傳安裝,所見即所得地直接使用,比App體驗更好,小程式有更多的流量來源,更低的獲客成本,更好的分發機制,且不存在資訊孤島問題,是以更受開發者青睐。

最後,超級App用小程式對使用者進行深度營運。

小程式讓網際網路公司将應用分發權掌握在自己手裡,超級App可以建構一個内在應用生态,對流量的變現不再隻是傳統的相對單一的模式,而是對存量使用者進行全周期營運,在百度聯盟生态合作夥伴大會上,百度進階副總裁提出了“戶聯網”的觀點,指出後移動時代,使用者經營将取代流量經營,百度流量聯盟更新為百度使用者聯盟,小程式是百度使用者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多具有規模使用者的網際網路平台将會上線小程式平台,更多開發者、企業和品牌會擁抱小程式,小程式爆發在即。

百度成最大變量

百度智能小程式上線的300多天已成功從0到1。從2019年百度聯盟生态合作夥伴大會來看,百度智能小程式在基礎設施建構完成後也将全面爆發。百度能夠快速實作生态從0到1的建構,一方面是因為采取獨特的開源模式,另一方面則是成功規避了微信小程式的短闆,這兩點未來将得到強化和延續,讓百度成為衆多微信外的最大變量,與微信平分秋色。

1、百度智能小程式解決了微信小程式的痛點。

微盟小程式報告顯示,微信小程式并不完美,特别是對于中小商戶來說,推廣和營運的兩大難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46.26%的受訪商戶面臨小程式營運難的問題,主要大難點是獲客、轉化和留存;43.17%的受訪商戶表示小程式推廣難。

百度智能小程式強調給開發者賦能,基于搜尋和資訊流雙引擎給予開發者流量扶持,同時有豐富的營銷工具支援,幫助小程式更好地冷啟動,百度透露,在開放模糊搜尋等重要入口後,香哈菜單新增使用者提升17倍,小紅書智能小程式日活提升了32%,途虎養車訂單成本下降了19%。

百度智能小程式更強調營運,比如春節期間與開發者開展聯合營銷活動,在春運搶票、看春晚、買年貨等場景下,跑通小程式内容、電商、O2O能力,讓開發者從流量營運到使用者營運更新。

百度如何成為小程式生态最大變量?

第三方服務商是小程式生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幫助很多不具備開發、推廣和營運能力的企業/品牌做好小程式,現在已有過萬家小程式服務商連接配接小程式平台和企業/品牌,不乏微盟這樣的上市公司。百度智能小程式沿襲百度開放路線,重視第三方服務商,推出共築計劃2.0,從技術、效率、品牌、資金四個方面對第三方服務商予以支援。

2、百度采取“降維競争”,智能小程式開放模式與衆不同。

百度智能小程式是唯一的開源小程式聯盟,最新資料顯示,百度智能小程式開源聯盟成員已達到24個,其中9個成員已開始支援運作智能小程式,趣頭條、快手和獵豹的小程式則在開發中。

百度如何成為小程式生态最大變量?
基于開放模式,百度建構了獨特的小程式開源生态,對同類小程式平台形成降維競争,這對百度的價值有多重:

  1. 更好地相容已有小程式,開發者可以快速将已有小程式遷移到百度平台,實作多平台經營;
  2. 讓更多網際網路平台如趣頭條、快手等上線自有小程式,避免從0到1搭建,同時打破不同小程式平台的邊界,橫向跨平台整合使用者、資料和流量,讓開源聯盟成員共同營運使用者;
  3. 百度智能小程式平台跨平台能力,又可以進一步吸引更多開發者,最終形成正循環。

開源将是百度智能小程式最大殺手锏,開源生态一旦建立就會形成壁壘且很難被後來者攻破,生态也會愈加繁榮。

3、百度智能小程式起點很高,基于先天優勢厚積薄發。

百度聯盟從流量營運轉向使用者營運,小程式的核心價值就是不再依賴流量營運,而是在一個平台内對使用者進行一站式服務進而實作全生命周期經營,這意味着百度移動生态對小程式将更加依賴。

百度移動生态讓百度智能小程式有很高的起點,百度智能小程式是從0到1,但百度流量、使用者、商業和開發者生态卻已積累多年。

基于百度搜尋引擎的入口地位,很多品牌、企業、組織都會重視百度,比如瑞士就已推出國家級小程式,再比如百度智能小程式現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官方展示品牌,堪稱新官網;使用者在百度不隻是搜尋資訊,而是同時擷取服務,百度智能小程式通過行業定制和品牌服務子鍊讓服務快速直達,對很多具有服務屬性的企業和品牌具有很強價值,比如申通上線了智能小程式,使用者可在搜尋結果直接查快遞進度。

百度如何成為小程式生态最大變量?

百度也意識到原有站長和App生态對智能小程式的重要性,是以智能小程式在技術、産品和營運上都做好了向下相容,站長開發小程式将直接繼承網站的權重,實作快速啟動;智能小程式跟網站一起參與到百度聯盟分成。

短短的300多天,百度智能小程式已實作從0到1,2019年百度聯盟生态合作夥伴大會,則會成為百度智能小程式爆發的起點,百度智能小程式将成為百度使用者聯盟的重要元件,将基于開放模式與其他小程式平台差異化競争,形成獨特的小程式開放生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