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視覺将打造中國技術的“勝利者效應”

8月底,2019年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在山城重慶閉幕。與往年一樣,今年的智博會依舊彙集了多領域最新的技術和各大前沿公司的加盟。在今年智博會上,智能制造、智能技術與産品、智能化應用、智慧生活等六個展區,充分展示人工智能、大資料應用、雲計算、5G、區塊鍊等為核心的前沿技術與産品。

智能化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主要方向,而中國技術在智能化領域正逐漸走向領先,将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握在自己手中,。無論對于當下國家或是企業無疑都是重中之重。

在衆多前沿技術當中,“計算機視覺”絕對有資格成為中國技術的代表。

“勝利者效應”讓強者恒強

自去年以來,美國自顧自的對中國發起一場貿易戰,所涉及範圍遠不止貿易層面這麼簡單,可以看到,美國出手大都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其目的是想拿捏住中國科技企業的命門,以此來威脅中國就範。

雖然無懼,但肯定還是會對影響到相關産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程序。

例如,受影響較大的中興通訊,中興方面曾表示,美國的禁令将使得中興“臨時性休克”,雖然禁令隻持續了三個月,但依舊使得中興在2018年巨虧70億。

還有一個更為熟知的案例,就是華為。今年美國政府繼中興之後又瞄向華為,在晶片、系統、網絡甚至SD卡等領域進行全面封鎖,也對華為造成了一定影響。

而此時,國内企業除了憤怒以外,似乎也是一籌莫展,隻因為這些領域的技術優勢都在美國,能夠成為他們政治博弈的工具。

至此,國人其實都已明白,一天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就隻有被牽着走的命。雖然在制造業的核心領域,中國确實受制于人,但可喜的是,中國已經将“未來的技術”抓在了自己的手中,那就是“人工智能”。

近年來,國内在人工智能的人才投入和科技産出均為全球第一,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第二的國家,而在衆多人工智能領域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将打造中國技術的“勝利者效應”

“計算機視覺”在國内基本已經覆寫農林牧漁、生産制造、城市交通、安防、出行、零售,幾乎所有的人類生活生産領域。

通過對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運用,例如人臉識别,中國已絕對處于領先地位,将其用在了警察工作、支付識别、機場安檢,甚至在北京天壇公園分發廁紙、防止廁紙被盜,以及其他許多場景。

在計算機視覺等領先技術推動下,中國技術将會進入“勝利者效應”周期,所謂“勝利者效應”是由浙江大學胡海岚團隊提出,大意是指,一旦你勝利過一次,那麼會讓之後的勝利更加容易。

回到目前中國技術領域,中國為不受國外技術遏制,急需自己的“勝利者效應”,而目前已經處于國際領先的“計算機視覺”已經成為建構中國自己的“勝利者效應”的一個重要支點。

當然在這背後,也少不了中國大批優質企業的付出,例如深耕“計算機視覺”的雲從、曠視、商湯、海雲資料等等。

以海雲資料這家公司為例,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人工智能與可視分析技術的研發與服務型公司,其自主研發的核心産品“圖易”獨立擁有全部知識産權,已成功申請30項全球專利,133項知識著作權。

顯然,中國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并掌握話語權。

“三大場景”讓計算機視覺逐漸落地

“計算機視覺”在被廣泛應用的同時,有三大應用場景是最被看中的:分别是“人臉識别”、“可視分析”及“智能駕駛”。

1、“人臉識别”能做的遠遠不止支付

說到“人臉識别”,其實已經獲得了一定的使用者認知,但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還是手機解鎖或移動支付,但人臉識别的應用場景遠不止如此。

例如,2018年“歌神”張學友又多了一個新的外号“逃犯克星”,大量在逃人員在其演唱會上被抓獲,原因正是“人臉識别”。通過安檢門的攝像頭,警方可以逐一捕捉到進入演唱會人員的人臉圖像。之後通過和後端資料庫進行人臉識别比對,當逃犯入場之後就已無處可逃。

之外,海雲資料在人臉識别的基礎上,更是開發出了“唇語識别”系統,僅通過嘴型便能分析出說的什麼内容。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中國就有2000多萬聾啞人群體,因為無法交流,可以說他們與外界基本處于“隔絕”狀态,“唇語識别”技術對于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唇語識别”作為海雲資料核心技術之一,不但開創了中文唇語識别模型的先河,并通過與包括指揮中心平台在内的多種系統的嵌入,實作了日常警令的唇語識别解析。在去年舉辦的“海雲資料圖易7 AI能力服務平台釋出會”上,海雲技術研發團隊在現場模拟示範了唇語識别技術如何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在現場結合報警,現場周邊警力資源查詢,案發地附件監控調看等業務場景的唇語智能解析,各項示範實作了100%的識别正确率。适用領域除醫療健康外,在城市安防、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都已開展試點應用。

2、“可視分析”助力企業數字化

“計算機視覺”另一個重頭應用便在于“可視分析”。在大資料時代,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料,成為了關鍵問題。

當下正在進入産業網際網路時代,企業想要繼續存活可以說“數字化”是唯一途徑,而“可視分析”在幫助企業實作“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不可多得的作用。

“可視分析”是一種全新資料認知能力和資料分析方式,其原則是将關聯分析、空間分析和多元分析等多種分析手段,通過計算機視覺轉換成能在具體應用場景應用的分析和決策能力,可以說是認知大資料與大資料價值實作的最後一公裡。

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例,為維持超4000萬的設計吞吐量,引入可視化的決策指揮系統是必然選擇。海雲資料的“智航順”是一款針對智慧機場建設,集智慧管理、智慧運作、智慧服務和智慧安全于一體的民航大資料應用解決方案,雙方在合作上一拍即合。

計算機視覺将打造中國技術的“勝利者效應”

目前,“智航順”已在廣州白雲機場建成AOC指揮排程平台,填補了國内機場可視指揮智能決策領域的空白。在建成之後,輔助白雲機場實作飛行支援準備時間減少33%;航班延誤率大幅降低;提升機場資源使用率28%。

3、“智能駕駛”将由“計算機視覺”決定

在“計算機視覺”技術中,還有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就是“智能駕駛”,甚至可以說:智能汽車何時能上路,完全取決于“計算機視覺”的發展程度。

随着汽車的普及,汽車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技術非常大的應用投放方向,但想要完全實作自動駕駛/無人駕駛,距離技術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

計算機視覺将打造中國技術的“勝利者效應”

不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汽車的駕駛輔助的功能及應用越來越多,這些應用多半是基于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技術來實作。

計算機視覺的商業化程序還有哪些坎?

雖然目前計算機視覺在政務、工業或消費端都有呈現,但在實際商業化落地過程中依然還面臨一些阻礙。

1、商業化全面落地之前,TO G還是TO C?

就現階段而言,計算機視覺商業化大都是由G端買單,但随着工業網際網路和5G時代的到來,如何走好消費場景的商業化将決定計算機視覺的“落地面積”。

例如在新零售、物流、服務機器人等方面,并且現階段已經有相當業務場景已經實作落地,然而C端市場還沒有被完全打開,一方面是技術上還有欠缺;另一方面是C端市場還沒有形成為技術買單的廣泛意識,還需要時間進行培育。

而像海雲資料這樣的公司,目前合作機構大多以政府機構為主,例如廣州白雲機場、海南“海洋與漁業大資料公共平台”、江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平台”等,顯然機構客戶具備為優質實用的高尖技術買單的條件。

計算機視覺将打造中國技術的“勝利者效應”

但總的來說這些問題不妨礙“計算機視覺”技術未來在更廣大市場上大放異彩,大批企業都對于中國市場有着充足的信心。

2、硬體與硬體的适配真的成熟了嗎?

“計算機視覺”是由一個龐大且複雜的系統組成,裡面涵蓋了多種硬體,而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在資訊化建設這一塊往往正是由于硬體間的适配問題,産生了所謂的“資訊孤島”,是以如何避免這一情況将是行業發展重點問題。

之前,行業中已經出現相關解決方案,或是通過硬體産品做資料接入,或是在平台層面搞大資料融合,卻少有一站式的完美解決方案。

海雲資料的核心産品“圖易”則正是将有價值的軟體、硬體、資料、算法變為資源,徹底解決“資料孤島”問題及“資料堆積”問題,幫助使用者業務的效率提升和實作資料決策價值變現。

在解決硬體适配問題之外,圖易還将賦予使用者個性化的AI應用能力,通過使用者自己的個性化定制,将各種能力提供給使用者。

3、品質工程還是面子工程?

當計算機視覺持續滲透到各個場景之時,如何保證裝置的有效使用也将成為實際落地之後的問題,避免出現有而不會、會而不用、用而不精等問題。

解決這一問題的的關鍵還在于“使用者體驗”,體驗是決定高頻次使用的重要因素。

如何獲得使用者認可,一方面肯定需要過硬的産品品質,之外則是是否有真正觸及使用者實際作業痛點。

不讓努力變成“面子工程”,要做的就是抓住使用者的心。

總結

如果說,計算機視覺已經成為現階段應用與變現速度最快、最受關注的人工智能技術,應該不會有反對的聲音,畢竟其落地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且越來越多。計算機視覺已經達到爆發的臨界點,即将帶動全球新一輪的市場熱潮。

繼續閱讀